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6132|回复: 24

中国名将评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5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自:金鱼树 > 《历史》

目   录


1.游戏规则
2.杀人吃人
3.末世悲歌
4.完美人生
5.特立独行
6.西域神话
7.南北决战
8.远征四方
9.军人之道
10.异族名将
11.草原蛮族
12.侠骨仁心
13.落日余晖
14.名将随想
15.将将之才






上一篇:中国的海洋权益争端漫谈
下一篇:明朝81位开国功臣下场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1.  游戏规则

文章说名将,平生快意事。在IT界有这么一个说法,“一流的公司卖标准,二流的公司卖产品,三流的公司卖技术。”三流公司的工程师们相当于打工仔,辛苦、没钱赚。卖标准公司的员工就完全不同,轻松、钱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要知道没有标准寸步难行,申请了专利,占据了主流,决定未来发展方向,无往而不利,而老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自然只能得点蝇头小利罗。这些题外话无非是说明:要讨论某件事情、辩论某个观点,要先有一个标准,否则是鸡同鸭讲,任大家争得面红耳赤,讲得唾沫横飞、天花乱坠,也毫无价值。玩游戏,就要遵守游戏规则,至于规则设定是否合理,另当别论。当然,一般情况下,规则设定越是合情合理又严谨,越是具有开放性,遵守和信服的人就越多。那么,这和我们讨论的名将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很大。中国数千年历史,名将浩如烟海,仅凭个人喜好与熟悉程度,很难做出合理的判断。

要讨论中国名将,就要选取某一武将某一历史年代的某一件事情,从某个角度加以讨论分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抉择这五方面,选择很微妙,一个人一生之中作过太多事情,有好也有坏,只是拿出一件来评价一个人未免偏颇,所以对讨论的对象,对讨论的话题作出设定是必要的,这就是说要有一个标准,也就是游戏规则。什么是名将?当然不能是名气最大的将军,有名气的将军,多数因为身份高贵,或者战场之外某些行为,这个标准不适合。我倾向于选择职业军人,那些兼文官职位的,或者是主公身份的,估计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与职业军人不同。职业军人至少应该有一个上司,项羽、曹操这些本纪名将就不适合在这儿出现,虽然在相关的章节中我会有所提到;另外,我以为名将应该是勇将和智将的结合,而不是军事家。勇将之勇,在于敢冒风险,能深入敌后,智将之智,在于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军事家呢?那是总结规律,写书论述,理论上的。名将嘛,最好还是亲自带兵打仗的。要找出一个纯粹的职业军人并不容易,中国的官场是文而优则仕,在战场上表现出类拔萃,就被分王分侯,委以行政职位,这样失去了完完全全职业军人的立场,可是需要中国特色作为来理解,没法子,将就着吧。

我这儿有一个田中芳树在《中国武将列传》中列的九十九位中国名将的名单,都是战功赫赫、为中国人熟悉之辈,田中芳树在选取的时候列出了四个条件:当皇帝的不算,作文官出色的不算,清朝以后的不算,不执着于特定年代,他根据中国人的心理,确认抵御少数民族侵略,维护天下统一与和平的优先,这样的设定无疑很有意思,也有一定的道理,既然田中大神敲定了这个武将名单,我也就偷懒不客气地拿过来以此为基础。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田中提出清朝灭亡之前是武将,清朝灭亡之后是军人的说法,而不谈近代名将。我赞成名将只提近代以前的人物,但并非田中所考虑之原因,田中无法理解我们的中国特色,所以他无法理解中国历史论坛不允许讨论中国近代史,中国历史题材作品水准远逊于日本,就在于我们禁忌太多的原因吧,当然,我个人认为中国军人和古代武将实在差别不大。关于名将的光辉事迹听得太多,牵强附会的比较名将之间高下,诸如关公战秦琼只是徒惹人笑。我想,讨论名将从职业道德来着手也许有点意思。一个军人,有天赋,有才能,有机会,成为名将并不稀奇,可是在他们价值观的取向上,比如需要良知和欲望作斗争,需要做出违反命令判断的时候,那才很艰难,然而也正因为如此,这方面的探讨才有趣。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但是军人只服从命令也就称不上名将了。我感兴趣的是名将作为军人的职业道德,是否屠杀放下武器的敌人或者平民;是否在战败的情况下投降;是否效忠残暴无能的君主;是否尊重强大的敌人而不是仇恨;是否抗拒非法的命令;怎样处理私人恩怨,诸如此类。看纽伦堡大审判》,提到纳粹陆军元帅凯特尔,起草像“突击队命令”和“报复令”这样的文件。仅在法国,后一命令就使得近三万无辜的人被枪决。所有这些命令中最残酷的是“夜雾”命令,该命令对抵抗运动实行恐怖措施,嫌疑犯半夜三更被抓走,从此再也听不到。凯特尔发布的R-98号文件,即“报复令”

根据该令,苏联游击队员每击毙一名德军,就要枪杀五十名苏联人质。凯特尔说:“人们必须牢记在心的乃是,在受侵入的诸国中,人的生命毫无价值。”而海军上将邓尼茨意役使的集中营一万二千个奴隶去建造舰只,并且批准“突击队命令”。这些纳粹帝国的将军们服从希特勒的命令,但是他们违背了军人职业道德和国际法,最终受到谴责和惩罚。相比之下,埃尔温·隆美尔元帅就是德国军人中最勇敢的人,他在接到重新确认的“突击队命令”时,干脆把它付之一炬。隆美尔固然是为纳粹而战斗的军人,但他无愧于军人的职业道德。或许用现代军人的职业道德观点来观察挑剔古人很过分,不过做人总是要朝前看,古人有他们不得已的理由,但并不等于他们做得对,在名将需要的成功之外,名将还是一个军人,更是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作为军人有一个象征荣誉感的职业道德,作为人有一个内心的道德法庭。做名将,要先做军人;做军人,要先做人,这才是不变的宗旨。这个世界上总有最高的价值,总有一个底线是在不惜一切取得胜利之上的。经过以上设定,我们基本建立起了名将的选择和讨论话题。另外,我只是历史爱好者,本文也属通俗性质,非严密、严谨之唯物主义科学观之分析论证文章,在评述上有想入非非之处,不免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敬请谅解。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2.  杀人吃人

我从来这么认为,地球不会因为少了某个人,也不会因为少了某个国家,或者少了某个民族而停止转动。战争谁胜谁负,靠的是实力和运气,与正义无关,也不妨碍天道循环。一般情况下,战争总是一方胜利,一方失败,大家争个你死我活,无非是为了保全自己,此外再怎么自我标榜也无济于事,正义这个词早已经被政治家用滥了。人们常说“以成败论英雄”,不过是胜利者拥有历史书写权。

要想分清楚每一场战争的正义与邪恶方,无异于痴人说梦。当然,我们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么就先来说说名将中的杀人狂吧,首屈一指的自然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白起擅长野战和攻城战,他征战四方,分别与楚国、魏国、韩国、赵国交战多次,攻取七十余城,是为常胜将军,被誉为中国“战神”,在赫赫战功之后,他也是个杀人魔王。我想,无论是神,还是魔,都是少了人类应该有人性和良知,所以缺乏人性、漠视生命吧。不过,话又说回来,杀敌人的将军,总比杀自己人的将军好,总比杀自己百姓的君主好些。白起功绩《史记》有载:秦昭王十四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秦昭王三十四年,攻魏,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秦昭王四十三年,攻韩,斩首五万。如此算下来,在白起导演的最负盛名之长平战役前,他已杀了四十来万人。不过史书上倒没说白起杀的是降卒,估计那些人是被白起打败时战死沙场之上的,真正大规模的屠杀当在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一战。战国纷争数百年,强国之道百家争鸣,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哄哄的局面太久,渐有大统一之势,各个国家既然不能靠签订契约、联盟来形成安定团结的局面,就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当时军事实力最强者无过于秦、赵,长平一役正是决定了秦赵两国未来命运的一战,也间接决定了结束乱世统一中国的主人。

众所周知,战争乃是政治之延续,可算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赵国尽管良将精兵不逊于秦国,可赵王大大不如秦王,赵国的政治手段大大不如秦国,这就是最大的分别了。长平之战的较量,看似刀兵相见,然决定胜负的关键在战场之外。秦国采纳范睢“远交近攻”战略以来,于公元前262年,即秦昭王四十五年伐韩,此为长平战役的开始,此役历时三年,最后几个月才是赵括和白起决战。韩国以“上党归赵”换取赵国参战。上党高地乃赵邯郸战略屏障,秦之伐韩亦是把矛头指向赵,所以赵王经廷议之后决心接受上党,抗击秦军。公元前260年,秦军围攻上党,赵使良将廉颇应之,初战赵军不利,廉颇遂以坚壁待秦。廉颇以弱示敌,旨在利用地势打持久战,而秦军补给线太长,只可速战。秦军几番出击,始终不能跨越丹河一步,士气低落,长久以往,形势对秦极为不利,所以秦国开始试图让赵军改变战略。秦国用计,赵王启用赵括,赵括取代廉颇后按照赵王的意图采取主动进攻的战术,白起则避其锋芒,先退兵,再阻隔,大胆穿插,控制据点,形成合围,消耗到赵军粮绝而取胜,这一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大规模敌军的包围战,极为罕见,凭借和敌人差不多的士兵数量,要围困四十万的敌兵,这种战术实施相当困难,一不小心就会弄巧成拙的,不过白起成功了。后世对赵括评价是“纸上谈兵”,认为他是赵军战败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赵括并非一无是处的将军。如说赵括纸上谈兵,当年其父赵奢也是缺乏实战经验,照样一战成名;至于说到赵括走马换将,将自己人取而代之廉颇的人,这也未可厚非,要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图,当然是自己人靠得住一些;说到“王所赐金帛,归藏於家”嘛,赵括在军中既无威望,当然立威为第一要务,安抚人心那是长久功夫。总而言之,赵括虽有失误,却并非长平之战失败的最关键。其时政治形势是:赵国遵行唯利是图的战略,时纵时横。当秦危及自身安全时,就合纵抗秦;当秦的威胁解除时,又与秦的关系暧昧,连横攻城掠地。山东诸国对赵国很不信任。长平战役初期,赵国举棋不定,试图同秦国讲和,从而失去了和纵的机会。反之秦国密切注视着合纵成败,秦国的意图是“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惜乎赵国之不察。

中国战争,政治上的失策导致战场上的失败数不胜数,长平战役可谓典范。到后来赵军陷入困境,粮道断了,赵国再“急请粟于齐、魏、楚”,自然无任何一国响应。就在此时,“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为了取得胜利,秦国动用了倾国之力,而赵国无动于衷,不闻有任何援军,也不见打通粮道,更没有政治外交上卓有成效的努力争取,轻轻松松便丢了国运。长平之惨败,首当其冲是赵王之失算。总算赵王痛定思痛,长平惨败后交好楚魏,楚魏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开始再次与赵国合作,不久秦军围攻赵之国都邯郸,战国时期的另一位名将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赵国的老弱残兵联合增援来的魏军力战保住不致亡国,但从此失去了争霸天下的资本。邯郸之围五年后,燕国还以“赵壮者尽於长平,其孤未壮”的理由攻赵,幸亏廉颇力挽狂澜,此刻赵王想起昔日之长平,已是悔之晚矣。赵括及其四十万赵军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无敌将军白起,还有动员起来的整个秦国,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赵括尚能力抗强敌,导致“秦卒死者过半”,秦军以惨胜结束,自己慷慨战死,也算求仁得仁了。长平之战的结果是:秦国方面,秦军惨胜,死伤过半;赵国方面,主将赵括战死,降者数十万,都饿得疲惫不堪。白起这时候做个一个惊人的决定,“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是为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屠杀的数目,此处不予讨论,估计以秦军的惨重损失,赵军方面又饿上了四十来天,最后活下来投降的不会多于二十万,十万之众应该有的。

问题是,这十万之众是不是应该屠杀,又或者是非杀不可呢?长平之战是白起的最后一战,此役之后白起和范睢闹意见,不欢而散,后来得罪秦王,被逼自杀。《史记》中这么写道: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这里提一下,战国时期李牧和白起都被封为武安君,不同的是李牧为赵国的武安君,白起为秦国的武安君,但两人的最终命运差不多,都是被自己的主君抛弃,这“武安君”大概是不祥的封号吧。)按这段文字来看,当时的价值观应该把杀降当成罪过,毕竟征战各为其主,一旦投降再屠杀就是灭绝人性了,白起一生功过也因长平大屠杀受到后人的批评。屠杀对赵国是致命的损失,秦国也并不好受。从此之后各国凡与秦军交战,必定力敌,宁死不降,以秦之强,要屠尽天下人只怕也难,“战杀虽难,降杀虽易,然降杀之为害,祸大於剧战也”。后人评价白起“善战而拙胜”,一针见血。做人的底线,也是军人的底线,更是名将的底线,白起此举,有失军人之荣誉,有失军人之职业道德。屠杀,所得者小,    所失者大,秦国经此教训,再不见大规模屠杀降卒,而是收拾民心,遂有四海。

在中国历史上,屠杀之事并不少,但只是招来更加顽强的抵抗,让局面不可收拾,要安定人心、繁荣昌盛,还得靠生息养民的政策。时至今日,屠杀为世人唾弃,比起古代为求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来,倒是大大的进步了。可是我突然想到,长平之后白起一直未受重用,是不是也和屠杀行为有关呢?这么大的事情,没理由白起一个人作决定而不问秦王的意见?白起负责行军打仗,更没理由当冤大头留下如此恶名于后世?那么,屠杀是不是秦王做的决定,而推卸给白起,然后秦王再杀人灭口呢?如果是真的话,那白起可是比窦娥还冤啊。长平的真相也许永远都是个谜了。既然说到了杀人,那就顺便提一提吃人吧。中国历史上,每逢政治混乱之际,恰恰遇上大荒之年。没饭吃,怎么办?老百姓易子而食,你吃我的儿子,我吃你的女儿,于是心安理得。所谓仓廪足而后知廉耻,仁义道德的教训怎么也架不住肚子饿,既然中国人习惯认命,那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碰上好皇帝就是盛世,碰上坏皇帝就吃人,饿死不要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嘛,吃人真的没什么大不了。君不见唐代张巡,为抗击叛军坚守城池大吃特吃,并且得到了文天祥的歌颂,可怜那自愿或不得已无辜被害的怨灵,千载之下还被后人嚼得津津有味呢。在中国,无论人性、良知、义气,一旦遭遇仁义道德、忠君爱国,就成了可以抛弃的小利小义,生死更不在话下。张巡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为大唐尽忠,居功甚伟。

张巡死守睢阳,“大小四百战,斩将三百、卒十余万”,果然是名将手段,众议其“蔽遮江、淮,沮贼势,天下不亡,其功也”,可谓大唐的恩人。但吃人一事,“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遣民止四百而已”,其大悖天理人道,是为人类历史上的罪人。清代王夫之说,张巡“捐生殉国,血战以保障江、淮”,功绩“出颜杲卿、李澄之上。”但是“守孤城,绝外援,粮尽而馁,君子于此,惟一死而志事毕矣”,“过此者,则愆尤之府矣,适以贼仁戕义而已矣,无论城之存亡也,无论身之生死也,所必不可者,人相食也。”说得很有道理。我相信张巡此举也是百般无奈之下的选择,是时道德观如此,也就不忍再苛求张巡。只是心中未免疑惑,堂堂大唐盛世,沦落到靠吃人来保家卫国,怎至如此?把国家糟蹋到老百姓“易子而食”的地步,那个朝廷还值得去誓死捍卫吗?为朝廷尽忠,乃至无所不用其极,只求目的,不问手段,究竟是顺应时势还是违背时势呢?名将不以成败论英雄,可是后人面临如此尴尬选择,又将何去何从呢?王朝末代之名将真是悲哀,除了面对昏君、腐败的政府、士气低落的老弱残兵和强大又得民心的敌人之外,还要面临道义良心上的折磨,最后总是牺牲了自己,也亡了国家。名将杰出的军事才能成为国家最后的支柱,那个王朝的末日也不久矣,名将的慷慨热血只不过是末日挽歌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3.  末世悲歌

《红楼梦》中探春的判词有这么一句:“生于末世运偏消”,极为感慨,探春才智过人,惜乎生不得时,精明强干派不上用场,徒惹烦恼。细数中国名将,忠心耿耿反被杀、不得善终者过半。无非是得其时不得其主,得其主不得又其时,难遂平生志。有的君主杀名将是在大功告成之后,名将失去利用价值,天下既无英雄用武之地,勉强算得上死得其所。可有的君王杀名将,偏是在大敌当前,还自毁长城,导致速亡,那就真叫人为之悲切了。李牧,赵国之良将也。赵国盛产良将,李牧绝非第一个,不过他是赵国的最后一个,在秦国纵横无敌之时,李牧领军奋力抵抗,七战七捷,秦国用反间计,赵王昏庸将李牧擒杀,李牧一死,赵军再无斗志,一溃千里,于是三月后赵亡。李牧之死与赵国之亡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赵国之衰败是长期战略失误所致,秦之统一已然势不可当,但李牧抗秦胜利给赵国带来最后一线生机。可是赵王亲手把唯一的希望丧送,赵国自然只剩下绝望了。李牧的被杀,昭示着赵国的灰飞烟灭。赵王最后一个战略错误终结了自己的国家。时隔千年,赵国之覆灭并不令人遗憾,而李牧之死却成为千古叹息。汉武之后,帝王没有不读《史记》引以为鉴的,可惜他们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一方面悲哀自己无忠臣良将可用,一方面又大肆杀戮忠臣良将,落得亡国下场。中国历史上幸福的名将各个相同,不幸的名将却各有各的不幸。当年赵王受奸人挑拨,决意抓回李牧受审,李牧选择了离开。要乖乖的束手就擒,回去任人宰割,谁都不愿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是对手无缚鸡之力的愚忠臣下说的;要领着赵军造反起义,既没有成功的可能,也有违臣子之道,只怕李牧想都没想过;剩下的还有一条路,那就是投敌。战国时期,才智之辈选择赏识自己的君主并不稀奇,没有今天这么多封建思想束缚,孔夫子也曾周游列国,廉颇还投奔过魏国和楚国。秦始皇既是爱才之人,想来以李牧的本事,不说深得信任掌握大军,至少混个将军、立下汗马功劳,保全自己绰绰有余。可是大概李牧并不愿意与昔日并肩作战的赵军兵戈相向吧,所以选择了只身离去,只是这一刻走得太迟了,但是李牧又怎么能和张良相比呢?汉初之张良急流勇退,潇洒从容的离去毕竟还是在大功告成之后啊。想起沈从文初到北京,穷困潦倒,无以为生,求助于郁达夫,郁达夫悲愤之际,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建议沈从文去偷盗,又或者当兵,那个时候中国环境恶劣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真是无可选择,而中国末代名将之时局惟艰,生亦难,死亦难,服从命令难,抗拒命令更难。南宋岳飞,十二道金牌召回,那是帝王大发雷霆,兴师问罪,要他的脑袋。岳飞是该回去,还是不该回去?思来想去,天下虽大,竟无岳飞可逃生之处。假若历史重来一遍,岳飞还是没得选择,若不回,成抗旨;若造反,成叛逆;若投敌,成汉奸;若离去,只怕依旧逃不了李牧的命运。最后只能献上自己性命,成就千古名声。明末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感慨自己无岳飞可用,却偏偏效仿杀岳飞的赵构斩了名将袁崇焕。

赵构杀岳飞,还有奸臣秦侩做替罪羊。袁崇焕之被擒,正值皇太极兵临城下之际,崇祯听信流言,自作主张抓下袁崇焕,于是明军失去总指挥,歼敌战变成了被歼战,好不容易牢里的袁崇焕写信给自己部下奋力杀敌退了清兵,崇祯就迫不及待的要了袁崇焕的性命,崇祯皇帝真是想把责任推诿给别人都不行。岳飞逝世后,南宋还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繁荣安定,最后还有接位的南宋皇帝替岳飞翻案。可袁崇焕死后,崇祯没过上十几年就亡国了,遗书以为臣子无能皆可杀,至死不悟,最后还是大清皇帝为袁崇焕洗清了冤屈。更不值的是,岳飞的冤屈,天下人都知道,而袁崇焕身受凌迟酷刑,在押送刑场路上,北京城的老百姓把他当成汉奸卖国贼,争先恐后生食其肉,直达肚肠。要说委屈,袁崇焕真是比岳飞更委屈百倍啊。岳飞、袁崇焕忠心耿耿,奋不顾身为国战斗,最后倒落得如此收场,这难道便是忠诚的代价吗?要说悲愤,历史上有位名将只怕比袁崇焕更加悲愤,那便是一夜白头的伍子胥。伍子胥算不上职业军人,不过他是难得的政治和军事人才,其经历坎坷,颇具传奇色。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他家是楚国的世族,颇有威望。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为太子太傅,另有一个费无忌为少傅。楚国大王楚平王为太子取老婆,选择了秦国一个女子,那个女的长得很漂亮,费无忌就出主意让楚平王抢了儿媳妇做老婆,因为这件事得罪了太子。费无忌既然得到楚平王的宠信,就先下手为强,陷害太子,逼得太子逃往宋国,再回过头来对付伍奢一家,伍奢和伍子胥的哥哥伍尚被杀,只剩下伍子胥逃了性命。伍子胥跑到宋国找到太子,又一起来到郑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郑国把太子杀掉,伍子胥又只身逃到了吴国,乞讨于市,为公子光所用,从此开始了和吴国一起兴衰成败的命运。伍子胥效忠公子光,当时是吴国是吴王僚掌权,伍子胥推荐刺客专诸用鱼肠宝剑杀了吴王僚,帮助公子光夺得权位,是为吴王阖庐。

吴楚争霸,楚国是泱泱大国,吴国却很弱小,阖庐一代雄主,伍子胥文武双全,君臣相得,伍子胥又七荐兵圣孙武,努力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改革,为吴楚争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伍子胥和孙武的配合下,五破楚军,攻入了楚国国都。其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慷慨悲歌之士,为报家仇,更为一吐多年怨气,“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太史公司马迁很看得起伍子胥,以为“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白公如不自立为君者,其功谋亦不可胜道者哉!”阖庐死后,伍子胥辅助阖庐之子夫差破越军,擒越王勾践。伍子胥这辈子笼罩在复仇阴影之下,大概是看出勾践的坚毅隐忍和他有些相似之处吧,力劝夫差杀死勾践。夫差这个人志大才疏,好大喜功,受小人挑拨,又爱上越国送来的西施,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意见,久而久之,对伍子胥恨之入骨,竟逼伍子胥自尽,伍子胥感慨万千,悲愤的说:“我死后把我的眼珠挖出来放到吴国城门上,我要看到越国的军队灭亡吴国。”伍子胥果然准确的预言到了吴国的命运。吴被越灭亡的时候,夫差感叹说:“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可惜悔之晚矣。像伍子胥这样的国士无双,遇楚国之昏君楚平王,惨遭杀身之祸,而楚国有国都被破之劫,楚王有鞭尸之难;一旦得遇明主阖庐,则国富军强,荐名侠、名将,霸业天下;而后不幸遇夫差,夫差不用,杀伍子胥,遂亡国。一人之存亡兴衰,决定了一国之存亡兴衰啊。古代用人往往系于君主的眼光判断,千里马从来不缺乏,缺乏的是能做得了主的伯乐啊。只有天下有昏君,忠诚就成了愚忠的代名词。或许在王朝的末世,选择了忠诚,就选择了悲惨的结局吧。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于谦,比如徐达,唉,提起来都颇为伤感呢。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4.  完美人生

中国皇帝大都有很重的疑心病,生怕别人谋朝篡位,整天疑神疑鬼。文官倒也罢了,知识分子造反十年不成。将军就不同,他们深得军心,手握重兵,更有天大的胆子,而且历史上造反的将军比比皆是。功高震主,也难怪皇帝们为此寝食难安。最为难的是,皇帝还必须倚重这些将军对付自己的敌人,这儿起义,那儿造反,怎么办?只有靠良将出马,若是派个酒囊饭袋,非但丢面子,更有皇位不保之危险,只好饮鸩止渴,放权给名将大干一场,待事情了结后再慢慢收拾。狡兔死、猎狗烹,飞鸟尽、弓箭藏,有才能的皇帝大都存着这个心思。倒也可以理解,毕竟殷鉴在前嘛。


皇帝心里存了这个念头还是小事,可是上有所好,下必盛焉,皇帝有了这个意思,臣子们从来不乏靠揣度圣意来飞黄腾达的人才,于是乎罗列罪名、捏造证据迎合圣意,一来二去,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弄假为真,那名将的末日就到来了。中国这官场之上,政治斗争十分残酷,你死我活,一点都容不得宽恕,只可惜那些无辜的名将,再凶残狡猾的敌人也不能将他击败,反而倒在了自己人手上,还不如那些碌碌无为之辈,平平安安的过上一生。



在中国历代名将中,被自己主君杀死的不在少数,然而却有那么几个名将,不仅帮助君主成就万世伟业,更难得的是保全自己,写下完美人生,这就实在令人惊诧。细细看来,要像他们那样有个好结局,必须勇猛如虎,忠诚如狗,狡猾如狐,谄媚如猫,还要善于中伤自己,使出韦小宝的手段,显得十分贪财或是好色,让皇帝以为其人没有野心,可以放心使用,这才能够备受恩宠,直至老死。做人做成这样,还有什么乐趣?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要小心翼翼,夹着尾巴才能生存下来,不免让后人嗟叹不已。秦王嬴政征讨六国,已经“灭三晋,走燕王,数破荆师”,兵锋直指荆楚大地,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实力不凡,乃是秦国争霸的主要对手,秦王问手下的将军们要攻破楚国需要多少军力,老将军王翦说:“非六十万人不可。”而年轻猛将李信说:“二十万人就够了。”秦王以为王翦老而生怯,让李信领军,王翦也不多说,称病养老。



不久,李信战败,秦王这才醒悟过来,再次让王翦出马,也备齐了六十万人马。六十万秦军,即使在秦国最鼎盛时期也是庞大数目的军力,况且领军还是王翦这样能征善战的老将,赢政必然有些担心,王翦想到了这点。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大军讨伐楚国,不忧破敌,反而担心起自己的“美田宅园池”,一而再、再而三的求得赏赐,正是为了安秦王的心。换得秦王欣慰放心之大笑,那可比破楚国更难。别以为王翦是多此一举,其实这正是老将过人之处,历史上不知道多少名将浑浑噩噩栽在了主君的疑心上,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呢。老将做事就是稳重,“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再次邀功,丝毫不疏忽,滴水不漏的取得了秦王的绝对信任。


《史记》上提到: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此话道出了王翦自污的动机,这番心思可比对付敌人难多了。不过我估计这番话是司马迁杜撰的,王翦不可能轻易说出这番话来。以王翦之老到,即算有人责备,王翦也必然装糊涂。生死关头,岂可图一时口舌之快?这番话能传到司马迁耳中,秦王不可能没听到吧,那王翦不是弄巧成拙?所以我想是司马迁根据王翦的行为而下的判断,以王翦的口气写了这一段话,准确到位,极为传神。得到秦王的信任,王翦自己也安心下来,专心对付敌人,不久大破楚军,亡楚国,为秦朝的统一立下奇功,自己也得以安享天年。



秦代之后,便是汉代。汉武时期的大将军卫青小时候是个胸无大志的家伙,他是私生子,被人看不起,后母的儿子们把他当奴隶使唤,有一次相士相他说道:“贵人也,官至封侯。”卫青倒想得开,笑道:“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卫青运气不错,他同母异父的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刘彻看中,成了皇后,因着裙带关系当了将军,自己被皇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看上,顺便当了驸马;他和李广分别率领万人出战匈奴,李广遇上数倍自己的强敌,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卫青却捡了个漏子,遇上小伙敌军,轻轻松松的打了个胜战,从此更受青睐。卫青虽然是皇帝的小舅子和姐夫,但作官仍然极为谨慎。他立下大功,皇帝封他的儿子为侯,卫青赶忙推辞,不敢居功自傲;在外面打仗,有人犯了军法,卫青也不理会“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那一套,持意将犯人交由皇帝处置,以示人臣不敢专权。当时抗击匈奴名将中,还有卫青的侄儿霍去病(霍去病是霍仲孺同卫青另一个姐姐私通生下来的,他和汉武之后把持朝政数十载之霍光是同父异母兄弟),霍去病嚣张烈焰,而卫青“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不为世人称道,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卫青正是深谙保全之道,即使被属下李敢暴打一顿也不声张,恬淡退让简直没有名将的硬朗作风。霍去病为上天所妒,不到25岁即病死,此生仿佛为了抗击匈奴而活,我觉得他算死得其时,否则以其鲁莽性格,难得善终。卫青一生恩宠有加,在世时候安然无恙。可惜子孙后代不争气,因为犯法被剥夺侯位,渐渐销声匿迹。霍氏因霍光当政荣极一时,整个朝廷都是霍家党羽,深为皇帝所忌,霍光一死,霍家便开始没落,后因谋反被灭族。抗击匈奴众名将中,还有李广,其人多打硬战,运气不好,一生难封侯,最后还因迷失道路受责,不堪忍受刀笔吏的折磨自杀;李广之子李敢,良将,因打伤卫青被霍去病射杀;李广之孙李陵,良将,以五千步兵中伏匈奴数万骑兵,因无援军,虽力战而不敌,降,其亲人为汉武帝所杀,李陵终老于匈奴。司马迁也因为李陵说话而受宫刑之苦。李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广至陵,遂亡其宗,哀哉。”前面提到的王翦,其子王贲、孙王离,世之良将。王离驰骋沙场之时,已是大秦末日,王离无回天之力,终为项羽所擒,此乃国运衰落,将星亦黯然失色,秦之名将不得不让位于楚汉名将。现在看来,古代名将能保全自己已是极为难得,想要子孙后代还得以功名厚禄者,更是难上加难罗。这所谓的完美人生,其实是畸形人生,那所谓开国盛世,也不过是畸形盛世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5.特立独行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中国古代名将之中也有些生平作为不是那么令人尊敬的人物,在看惯了太多规规矩矩、忠心耿耿,堪称军人表率的名将后,不妨来瞧瞧几个特立独行的家伙,他们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行为却不符合道德规范,甚至有些过分乱来了。吴起这个家伙便是名将中的特立独行者。他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地位很高,和兵圣孙武差不多,被称为吴子,著有《吴子兵法》。吴起是卫国人,少年时候家里比较有钱,大概有些虚荣心,倾家荡产谋求当官,却因为运气不好始终没混上一官半职,他家乡的人嘲笑他,吴起一怒之下,杀了三十几个嘲笑过他的人。自己不思积极进取,还杀人泄愤,真是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家伙。吴起逃出了卫国,拜大儒曾子为师学习仁义道德,他的母亲去世消息传来,曾子以为吴起会赶回去奔丧,谁知第二天吴起若无其事照常来上课,曾子惊讶的询问吴起,吴起满不在乎的回答:母亲既然已经死去,赶回去也无济于事,还不如继续追求学问。儒家最讲究孝义,怎么容得下吴起这样的异端邪说,于是曾子将吴起扫地出门。吴起这个人道德观念淡薄,和很多名将大相径庭,不过历史上像吴起这样的人也并非没有,如《晋书·阮籍传》上说阮籍母亲死的时候,他正在下棋,对手表示可以暂缓一下,待阮籍料理完老母后事再继续,阮籍不干,定要继续决一胜负。和吴起也是一时瑜亮了。阮籍可以说是沉迷棋道,吴起却似乎对儒家学说兴趣不大,以他的聪明才智,难道不能洞察到曾子对他的回答有强烈反感吗?明知故犯,吴起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吴起被曾子赶走后,来到了鲁国。当时齐国攻鲁,鲁国打算用吴起为将,但是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国君表示出怀疑的意思,吴起了解后毫不犹豫的将自己妻子杀掉,于是鲁国用吴起大破齐军。吴起深得军心,用兵如神,对于士兵很是照顾,有士兵脚部受伤流脓,吴起竟然亲自为士兵吸脓,即算是为了收买人心,这种做法也是很了不起的,不过感觉这种做法的性质和他杀妻求将差不多,都是为了成功不惜一切代价嘛。吴起的行为并不为当世所认可。当年齐桓公威震天下时候,易牙杀子烹成美食取悦桓公,管仲认为这种违反人伦的举动十分可疑,以为“人之情非不爱其身也,其身之忍,又将何有于君!”桓公不信,继续信任易牙,管仲死后,桓公有病,易牙作乱,桓公求一饮一食而不得,病死。“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蟲出于户”,一代霸主,沦落如此收场,可悲可叹。前车之鉴,后车之覆,大概因为这些原因,加之齐国威胁已去,鲁国国君赶走了吴起。吴起被迫流亡到了魏国,终于遇上了赏识他的才能,又不拘吴起小节的魏文侯,从此大施拳脚,屡破秦军。可是好景不长,魏文侯死,吴起受到新主怀疑,加之小人陷害,被迫逃到了楚国,自古名将总是和小人相伴始终,为之一叹。在楚国,吴起受到重用,并以改革家的姿态活跃于楚国政坛,开始了对楚国一系列政治上的改革,幅度之大可以和商鞅对秦国的变法相提并论了,“於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卻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彊。”只可惜楚国在吴起死后废除了他的强国政策,而秦国在商鞅之后却仍然依其改革至道而行,改革本来非一朝一夕可成,所以秦渐强而楚渐弱。吴起和商鞅一样,因为改革得罪了国内的贵族而遭遇不测。先王刚逝世的时候,吴起就受到了贵族们的围攻,吴起狡猾的趴到先王遗体上,那些射杀吴起的箭也射到了先王身上,吴起虽然不免一死,但那些射箭的人因为亵渎先王尸体,都被判了死刑,吴起也因此间接为自己报了仇。这最后悲壮而别出心裁的谋略,正是吴起此生之写照,不够漂亮,但深得光棍无赖精神之三昧。吴起这辈子运气并不好,流亡数国,多有牺牲,换来的还是恩将仇报,然而其人特立独行,率性而为,写下传奇人生,不得不使人感叹:吴起不过是不得其主罢了,若在有为君主手下,又岂是这等成就,封王拜相都不在话下。命运就如同微风吹起花瓣,有的落到了庭院,有的落到了池塘,像吴起这样行为怪异的人才一旦被置于历史舞台,能够脱颖而出,功成名就,然而更多人才被遗忘在角落,任你心比天高,学富五车,也只能整日为生活疲于奔命,郁郁而终,埋没世间,和这些人相比,老天待吴起也不薄了。汉代陈汤是另一个行为不端的家伙,他晋身名将之功在抗击匈奴的一场战役上,以后则再没有做过一件好事。他这一生起起落落,颇多争议,却称不上英雄,如果没有赫赫战功,只怕也是历史上无良奸臣之流。汉代时候是以德治国,做官靠举荐贤良,陈汤偏偏是个十足的无赖,经常借钱不还,名声不好,被人举荐当官,又因为父死不奔丧被人弹劾下狱,后来又被人举荐当官,当上西域副校尉。当时匈奴郅支单于和汉朝有矛盾,又杀了汉朝使者,逃到西域康居国,在汉朝属国杀人掠地,妄自尊大,很是骄横,汉朝政府鞭长莫及,只能忍受。陈汤这个家伙出使西域,既不管自己不是为打仗而来,缺兵少粮,也不管没得到朝廷的命令,就打算私自攻击郅支单于。当时陈汤的上司甘延寿病了,陈汤自作主张,不请示朝廷,也不理会上峰,一个人矫诏策划战争,这在今天叫做挑起边境争端,引发民族矛盾。当甘延寿得知这件事要制止陈汤时,陈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拔出剑来威胁甘延寿,逼迫甘延寿和他一起行动。陈汤不愧为了不起的良将,他利用郅支单于和西域各国的矛盾,因势利导,历经几番艰苦卓绝的战斗,最后大获全胜。陈汤上书皇帝表功,其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是为中国最瞩目的豪言壮语,“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只不过这句话由陈汤这个人口中说出来,令人有些啼笑皆非,按陈汤的性格来看,这句话不过是为他的鲁莽行为找借口而已。陈汤这个人比较贪心,打仗自己也得了不少好处,有官吏在道上查验,陈汤上书说:“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今司隶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仇也!”这是挟功自重,表示贪污有理。陈汤虽然是为汉朝出了口恶气,但毕竟属于妄作主张,既矫诏、又动兵,有大臣以为,如果一旦嘉奖陈汤,那些边疆将军为一己之私,势必铤而走险,挑起战乱,长此以往,祸国殃民。皇帝为此也很是头痛,不赏不是,赏也不是。后来有人提出,“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重”,那是汉朝杀之而后快的敌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陈汤决战于万里之外,“万夷慑伏,莫不惧震,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功莫大焉。所谓“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汉武帝时候李广利将军“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这劳,而廑获骏马三十匹”,但汉武帝“以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余人”,今“康居国强于大宛,郅支之号重于宛王,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汤不烦汉士,不费斗粮,比于贰师,功德百之。”这篇疏文滔滔雄辩,比较公允的认同了陈汤的功绩,很有说服力,于是皇帝“赐汤爵关内侯”。陈汤冒险成功,更加嚣张得意,又犯下欺君之罪,几乎下狱当死,经人说情才逃过一劫。即使这样,他却不思悔改,照样受贿贪财,作了不少胡闹的事情,劣迹斑斑,和古往今来的贪官污吏也没什么区别,他一生几经起落,后死于长安。陈汤是前汉最后一位名将,他死后不久,王莽就把持了朝政,王莽和陈汤关系不错,如果陈汤多活上一些年头,只怕会做出更多错事来吧。陈汤这个人,的确是那种为了功名利禄不惜挑起战乱的人物。贪财过甚,又不知收敛,虽立有不世之功,然人品卑下,不敢恭维。此种人有非凡才能,于国家而言未必是好事吧,总算陈汤生逢其时,小过不足掩大功,若生在乱世还不知道他会做出些什么来,这大概是陈汤不幸国家幸吧。平心而论,陈汤入中国名将之列并不合适,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破坏,对人性的摧残都是巨大的,不必要的战争尤为如此。然而正如开头所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见识见识也好,可是陈汤这样的名将,但愿以后不会再出现了。然而命运自在冥冥中,不是个人愿望能决定的,最靠得住的还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国家富强,政治稳定,制度严明,自然名将多忠义,反之则名将变叛臣,治国良臣多因末世而成乱臣的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6.西域神话

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最大的威胁就是匈奴,汉朝的名将大都有抗击匈奴的纪录。前汉时期,自然是汉武帝时候的李广、卫青、霍去病他们,不过当时只能算作自卫反击战。而开辟和匈奴作战第二战场,真正纵横西域所向无敌的,当数东汉班超。班超出生于文学世家,他的父亲班彪是东汉著名大文豪、史学家,他的哥哥班固是《汉书》作者,他的妹妹班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在班固死后,班昭继承班固事业,完成了《汉书》。然而班超对文学不感兴趣,书香门第竟然出了一位名将,也算罕见了。在班固入洛阳为官的时候,班超和母亲也都到了洛阳,当时他们家里很穷,班超靠替人抄写文字赚点钱贴补家用,很是辛苦。落魄的名将大都是不安分的家伙。班超曾经弃笔感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当时在一旁抄书的人都嘲笑他,班超感叹道:“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这句话和陈胜吴广的“燕雀焉知鸿鹄志哉”同样嚣张了。这便是弃笔从戎的典故,倒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班超放弃了一份很有前途的文学工作,年轻人有出人头地的想法并不稀奇,不安于现状的豪言壮语从古至今也不知道有多少,但说到做到、成就伟业的就很少,不过千万不能因此而小看年轻人的志气哦。改行之后的班超几次征战匈奴,表现突出,于是被派出使西域。当时东汉帝国对西域的政策和汉武帝时期大为不同,汉武帝好大喜功,对西域势在必得,不惜重兵经营,而东汉帝国认为西域不是自己的地盘,加之利益不大,几乎是放弃管理。国家的政策因帝王的性格喜好而改变,这也算一例了。想起来,缺乏国家有力支持的远征,就显得更为难能和可贵了。在战略上,东汉和匈奴都希望拉拢西域诸国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削弱对手,所以不得不对西域诸国恩威并用,当时的西域诸国也处于首位两端的艰难抉择之中,东汉和匈奴都是超级大国,都惹不起,一不小心就有亡国之祸,谁也不能得罪,在地理位置上匈奴的威胁更大,如果东汉帝国不能切实保障西域小国,西域各国也只有讨好匈奴了。班超出使到西域鄯善国,开始的时候鄯善王对他们很客气,可是过了几天就变得漫不经心起来,警惕的班超想到可能是匈奴派来了使者,并且通过使诈询问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于是召集手下官吏三十六人摆宴,在吃到酒酣之时,愤然告知情况危急,鄯善王有倾向匈奴之意,一旦投向匈奴,势必杀掉汉使,以为必须先下手为强,当夜便要动手。“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也是在这里说出来的。想来班超考虑到出使的众人并非职业军人,又身在绝域,有畏惧之心,难以成事,于是乘其喝得热血沸腾,加以煽动,才得到激昂的士气,从而顺利地展开奇袭。时值初夜,正起大风,班超使用火攻,将三十六人分为两路,一路藏于匈奴使者住处后方,大吵大闹以做欺敌之用,另一路携带弓箭伏于住处门口。其时匈奴众人睡得正香,忽见火光,又听到前后大呼小叫,心慌意乱,往门口逃去又中了埋伏。此役匈奴使者被烧死上百人,被汉使杀死三十多,班超一个人就单挑砍了三个。匈奴使者团全军覆没,汉使无一伤亡,三十几个人使用起来宛如千军万马一般,真是非常厉害啊。“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顺利地完成了这次的出使任务。班超立下大功,再次出使西域,皇帝打算增加他的人马,班超满不在乎的拒绝了。这次他又来到一个有敌意的国家——于窴,于窴和匈奴关系很好,又有匈奴撑腰,对待班超一行颇为冷淡,当时于窴国迷信巫师,那个巫师口出狂言,要汉使的马来祭神,班超一口答应下来,乘巫师来的时候一把抓住他杀了。虎口拔牙、敲山震虎取得了威慑的效果。“于窴王广德素闻超在鄯善诛灭虏使,大惶恐,即攻杀匈奴使者而降超。”班超在西域五年,很有威信。一直协助西域诸国对抗匈奴,而匈奴在西域根深蒂固,经常挑起事端。其时西域强国龟兹国龟兹王建为匈奴所立,依仗匈奴势力,攻打和汉帝国较好的疏勒国,班超挺身而出维护疏勒,但因为兵少,只能苦苦支撑。那时正好老皇帝驾崩,新皇帝继位,新皇帝担心班超在西域孤立无援,要遣返班超。疏勒国上下苦苦哀求班超,班超终是不忍抛弃共同作战的朋友们,于是毅然抗旨,返还疏勒国,当时疏勒国情况相当危急,已经有造反者投降匈奴,班超杀叛变者六百多人,安定疏勒。那时候班超的全部军力还不过三十六人啊。疏勒转危为安后,班超决定攻打龟兹,率西域诸国军破姑墨石城,班超还有乘胜追击,于是上书东汉皇帝请求援助,班超说,“若得龟兹,则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而“取三十六国,号为断匈奴右臂。”为此,东汉皇帝增派千人援兵给班超。班超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一方面攻打依附龟兹的小国,另一方面交结可以利用的国家,多次平定内部的叛乱,将西域各国之兵,巧施妙计,每每以少敌多,料事如神,行动迅速,最后总是大获全胜,威震西域,不久龟兹降。班超再接再厉,无论天险阻隔,均攻无不克,于是“西域五十余国悉皆纳质内属焉”。这样的功绩得来很不容易,正如后来班超自己所说,“寒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这一群乌合之众,各有异心,要指挥他们打胜战真是十分头疼的事情吧。班超在西域一共呆了三十一年,到大功告成之际,已经七十一岁高龄,他思念故土,上书祈求回到汉土,他妹妹班昭也写了一片声情并茂的文章为自己的兄长求情,皇帝看了很受感动,于是调回了班超,只可惜班超身患疾病,返回洛阳后没多久就病逝了。班超离开西域后,继任者曾问他治理西域方略,班超简单的说了“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那位继任者不以为然,私下对人说,“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谁知道“尚至数年,而西域反乱,以罪被征,如超所戒。”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此再无后人有班超之成就,而东汉帝国对西域的影响力也随之减弱,直到最终放弃。班超以三十六人纵横西域,在艰难的环境下当机立断、百战不殆,写下传奇人生,更创造了中国历史名将之西域神话,扬我中华国威,牵制匈奴保汉帝国太平,制止匈奴在西域的恃强凌弱,更维护西域诸国和平往来。班超既没有陷入内战,也没有屠杀自己人,又不居功自傲,更不为名利而战,其为军人之表率,当之无愧。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7.南北决战

中国历史,分久必合,和久必分。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而来,楚汉争霸,汉王朝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稳定,终于来到了三国演义时代,晋朝结束天下三分,随即为五胡乱华取代,南北对峙三百年,汉族勉强维持血脉正统,至隋唐而统一,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使中国创造了最繁华的盛世——大唐盛世。唐朝之后颇多争议,基本上属于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其间蒙古和满族全面统治中国,再也没有名将能够阻止汉族王朝沦陷。三国时代和五胡时期,都是北方实力远胜南方实力,大概是北方地域广阔,又有骑兵可以招募吧。但是最出名的几次南北大战,比如赤壁、淝水,都是北方主动发起的攻击,决战却铩羽而归,反而奠定了南方保持独立的基础。北方得天时,南方则占地利,南方每每因为拥长江天险,靠着北方人不熟悉水战的优势取胜。当然这两场战役中,北方之勇将和南方之智将都表现得很突出,南北两次大战虽然维持了地方势力割据的状况,但最后还是北方收复南方,只不过此北方已经不是彼北方了。赤壁时候,是北方的曹魏失败,到三国末期统一时候,北方已经变成司马家的天下;淝水一战,是前秦符坚败于东晋之谢玄谢安,而北方统一南方时候,已经是隋消灭陈,北方南方均是沧海桑田换了人间啊。南北政权对峙,每每初期比的是哪一方更聪明,后期就是比哪一方更加愚蠢。几次南北大战的双方竭尽全力,都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罢了。在后人看来,南北大战最有趣的就是名将的对决了。中国历史上,名将对无名小卒、或干脆是花花公子,胜负自然毫无疑义,虽然痛快,却嫌不够刺激。还是明君对明君、名将对名将的来得惊险好看,双方都是挖空心思、奇谋妙计迭出,你猜中我、我猜中你,计中有计,只可惜历史不遂人愿,这名君名将几千年来屈指可数,要让他们生活在同一年代,偏偏还需要互相抗衡,那可真不容易。小说家可不用管这些,在《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了名将对决的局面,比如群雄逐鹿时候割据势力,比如官渡之曹操袁绍、赤壁之曹操周瑜,之后有诸葛亮对周瑜、诸葛亮对司马懿,好看得紧。名将对名将,春秋战国有过乐毅、田单,五胡乱华时期来得更多些,慕容垂对桓温,刘裕对桓玄等等。宋明时期,少数民族的名将和汉族名将作战,甚至包括日本名将和中国名将在朝鲜半岛上的作战,都可以看成名将对决。不过在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名将受到偏见和歧视,史书很少给予他们和汉族名将相等的地位,所以通过史料很难对他们做出准确判断,那么就只能对几次难得的南北大战出现的名将对决格外关注了。也许罗嗦了太多,言归正传吧。赤壁之战就不提了,我们还是来看看淝水之战,这是发生在北方前秦和南方东晋之间的战争。前秦氐人符坚像极了一个理想的君王,他初登皇位,就“修废职,继绝世,礼神祗,课农桑,立学校,鳏寡孤独高年不自存者,赐谷帛有差,其殊才异行、孝友忠义、德业可称者,令在所以闻”;更慧眼识王猛,王猛是不亚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才干的人物,大治前秦。当时更荟萃了相当多的帝王纪名将,如纵横无敌的慕容垂、老奸巨滑的姚苌,可谓人才济济,南征北战,无不披靡。当时天下“九州百郡,十居其七”;恩威并重,名扬海外,“鄯善王、车师前部王来朝,大宛献汗血马,肃慎贡楛矢,天竺献火浣布,康居、于阗及海东诸国,凡六十有二王,皆遣使贡其方物。”总之在淝水之战前,符坚的表现决不逊色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杰出的帝王,这样一位统治全国的帝王也许是老百姓的幸事吧。符坚的容人器量天下无出其右,无论敌人、反叛者,均能轻轻放过,不过这也许是他最终亡国的原因,事实证明太理想主义的君王是无法治理好国家的。在伐晋的主张上,符坚的重臣王猛、弟弟符融、太子都竭力劝阻,而后来那些自立为王的人倒很是赞成,估计这些野心家们并非是想符坚统一全国,而是想在乱中取利罢了,相当多的野心家不谋而合的利用了这次机会,这也就是淝水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出自于内部而不是战争本身。感受到前秦的压力,东晋方面空前的团结起来,为了捍卫汉人政权正统,东晋最大的世家之一谢家承当了重任,表面看上去这是一边倒的战争,前秦集结了多个少数民族共上百万的军力,而东晋不过数万人马,但是具有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当时晋军坚守于淝水,符坚的大军暂时不能渡过,谢安写信要符坚退兵一段距离以便决战,符坚打算乘晋军渡河过半的时候攻击,就开始撤兵,谁知这一撤就不可收拾,有东晋的内应造谣前秦的失败,于是兵败如山倒的情形发生了,曾经强大的前秦军就这样失败,真是不可思议。这之后符坚也失去了信心,前秦渐渐衰亡。淝水之战,在战略上前秦并不存在致命的失误,符坚也不是用兵的菜鸟,让出一段距离乘敌人渡河进行攻击也未可厚非,可是为什么会受到谣言的骚扰就无法自制了呢?事实上,淝水之战前秦失败既有前秦军人心不齐、故意捣乱的一方面,也有东晋的部队并非如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少的另一方面。淝水之战的结果是南北继续对峙,保住了汉人的政权,而国家继续陷入长期的分裂战争痛苦之中,这样就一定正确吗?在五胡乱华时期,北朝的北魏和南朝的梁有过一次钟离大战,北方动员了数十万人马,魏军方面还一个以勇力闻名的名将杨大眼,而梁方面是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韦睿,这场战争同样以南方胜利结束。既然在南北决战中,北方每每落于下风,那么能够率领部队征服长江之北方名将就很了不起吧。王濬就是晋朝率领水军跨越长江征服吴国的名将。王濬“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真是庞大的水军队伍啊。王濬七十多岁的时候正式率领水师南下,一举攻克,结束了三国鼎立以来纷争的乱世。其实说起来,宋明两朝也有少数民族政权和汉族政权的对峙,更有不少南北大战,只不过少数民族对汉人的战争、少数民族胜利的战争,远没有汉人对汉人的战争、汉人胜利的战争来的有名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8.远征四方

在中国历史上名将辈出的几个时期,如春秋战国、如楚汉争霸、如三国演义、如五代十国,那都是内战,悲观的说法是:名将只是更高效率的杀死中国人而已,其实谁入主中原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大家都不过是为了独裁者的野心和欲望而成为炮灰罢了。在另外一些名将荟萃的历史时期,如五胡乱华,如宋明两朝,大多时候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赫赫战功也只是防御性质,汉族人口万倍于少数民资人口,反而经常处于下风,这并不怎么值得夸耀,何况在今天看起来,当时固然有民族之争成分在里面,但现在大家都已经融为一体,剥开旧伤口再看,还是逃不出内战的范畴。看罢太多中国人自己的勾心斗角自相残杀,也许稍微有些失望吧,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征战在外国的中国名将们。毕竟近代史以来,中国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不亡国已是不幸中的万幸,哪里还谈得上征战于国外战场呢?当今世界潮流是和平发展,人民当家作主了,不再为独裁者而战斗,在谈判桌上靠契约和双赢来谋求自己的利益,大打出手的机会看来是不多了,今天再来回顾一下古代纵横四海无敌的中国名将们的辉煌成就,也许别有一番滋味吧。众所周知,战争胜负之决定因素,不仅仅单是战场上将军指挥、士兵拼命,大而言之,战争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盛、取决于政治外交的策略、取决于人才的选拔,小而言之,一场战役涉及到平时的练兵、涉及到情报的准确、涉及到后勤粮草的到位,别看战场上决战精彩刺激,那只是台上漂亮,台下可要十年功夫呢。战争胜负往往是被内部因素左右,战争准备工作任何一点没做好,就可能成为致命的要害呢。所以国力不强,没有底气,根本就不可能有孤军远征。战于国外有很多困难,地理不熟,气候又不适应,当地人的敌意和戒心,而这些都是敌人的优势。国家虽然强大,但天高皇帝远,自己的部队既无援军,又无补给,必须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否则一败则溃,没有翻身的机会。所以远征之名将都享有“不败”之名,失败一次的军队早就在历史中灰飞烟灭了。中国之强盛,无过于汉唐,扬威海外的名将也多出于汉唐。汉代的故事讲了不少,现在轮到唐朝了。唐朝初期之二李,是为唐帝国武将功勋之最。李靖是正史和野史中都相当有名的人物,不过野史中的故事更有趣,他曾经在隋朝大臣杨素的府里带走了红拂女,在今天看来属于虎口拔牙、诱拐未成年少女的行为,相当有意思。当然,这里并非讨论野史。李靖年轻时候比较郁郁不得志,直到他遇上李世民才时来运转,在统一战争中立下了赫赫功勋。然而,他最大的事业还是抗击突厥方面。同汉帝国的对手匈奴相比,唐帝国的对手突厥也很厉害。史书中这样记载突厥:“其俗被发左衽,穹庐毡帐,随逐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务,贱老贵壮,寡廉耻,无礼义,犹古之匈奴。”如果需要简单理解的话,把唐朝时候的突厥当成汉朝时候的匈奴也可以吧。当时的整个中亚被突厥帝国占据,中东突厥帝国,从中国东北部边境到长城和到哈密绿洲;西突厥帝国、从哈密一直延伸到威海和波斯。就控制的范围来说,突厥帝国比唐帝国更为广大。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尤为擅长马术和弓箭,战术灵活多变,野战能力极强,在火炮没有广泛应用之前,是农耕民族的死敌,基本上只能依靠一定规模的城池和技术手段进行防御。在隋炀帝时候,东突厥始毕可汗反叛,在山西西北的雁门关几乎俘虏了隋场帝本人,在新唐王朝时候,东突厥可汗颉利率领着十万人马对帝国都城长安进行威胁,唐王朝屈辱而巧妙地争取到了暂时的和平。突厥内部产生了分裂,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命令李靖出击,李靖这人颇有决断,擅长以少胜多,更得兵贵神速之道。他率领了三千人的骑兵队伍进军,这是一支相当罕见的远征队伍,从以往反击匈奴经验来看,李靖这支部队,无论是数量、兵种、还是奔袭距离,都是在进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在牺牲了优势兵种、优势数量之后,李靖赢得了速度,兵法讲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突厥的颉利可汗本来以为唐军要一个月才能到达,但现在十天就出现在了他面前,颉利可汗担心唐军以倾国之军出击,匆忙逃逸。那时候的颉利可汗并没有元气大伤,他有充分的地利,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集结十万骑兵,而李靖毫不畏惧,一次又一次的正面击溃突厥骑兵,最后一战竟然“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真是个使用骑兵的天才。颉利可汗液在逃亡的时候被唐军抓住,从而结束了这次远征。在这之后的五十年里,东突厥一直臣服于唐帝国。唐太宗评价李靖说:“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李靖“南平吴,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剩下还有高丽,就该轮到李绩显奇功了。李绩是当时仅次于李靖的名将,他跟随李靖讨伐突厥的时候才二十多岁,在李靖死后,李绩被李世民委以托孤的重任。高丽的朝鲜族也是顽强不屈的民族。隋炀帝曾经三次大规模征伐高丽都以失败告终,而唐太宗在世的时候也曾进行过三次战争,始终不能攻克,在李世民死后,机会终于来了,就像突厥的灭亡一样,高丽出现了内乱,而唐军抓住了这次机会,再次发动了以李绩为首远征高丽的战争。在李绩七十五岁时候那年,终于将高丽划入唐帝国的版图。这里说句题外话,进攻高丽大概也属于劳民伤财的侵略行为吧,至少和明朝时期日本侵略朝鲜半岛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可是为什么我们的感受会完全不一样呢?在武则天时代,抗击突厥的名将当属裴行俭,裴行俭很像东汉的班超,他以使者的身份来到波斯,突袭抓住当时叛乱的部落首领,平定了事态。后来他率军三十多万讨伐突厥叛军,虽然比不上李靖,但也算是“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很耀武扬威了一把。其实唐代抗击突厥的名将应该比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更厉害一些,但人们对汉代打了败仗的名将都青睐有加,不知道为什么对唐代取得重大胜利的名将置若罔闻,真是难以理解啊。远征名将在唐朝还有不少,比如度过帕米尔高原,让西域七十二国臣服的高丽人高仙芝,战于印度的王玄策等等。汉唐之后,就只能从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去寻找远征名将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9.军人之道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这岂不是说了等于没说?要仔细讨论军人之道究竟是什么,最后会变成玄而又玄的事情。我简单的理解为军人这种职业所需要的职业道德,那么就包括敬业精神,军人的器量以及勇气。什么是敬业精神?在坚守孤城多日,敌人势大不可战胜,外无援军、内无粮草的情况下,为了保全残兵败将,毅然组织投降者,可算名将的敬业精神。什么是勇气?战场上英勇杀敌毫不畏惧死亡,那只能算匹夫之勇,为了仁慈正义的理念违抗圣旨,事后又能请罪,这才算是名将的勇气。什么叫做器量?对自己的敌人保持应有的尊敬,决不因为是对手而侮辱歧视,能够做到相敬如宾,又有决不公报私仇,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如此等等,可谓名将之器量。说到各为其主、但是相敬如宾的敌对名将有三国后期晋之羊牯与吴之陆抗,他们俩的故事很感人。羊牯和陆抗各守边境,相安无事,两人都是大行家,自然不会轻易出手。一次羊祜打猎,正碰上陆抗也在打猎,于是各各勒令军士不得越境,羊祜回来后甚至察问猎物被吴人先射伤者都送还回去,陆抗欣然笑纳,把自己珍藏的酒送给羊祜作为回报。当时陆抗的手下将军们就问陆抗有什么奇谋妙计,陆抗说:他对我施德,我就投桃报李啊。那些将军们都晕了。羊牯也够豪气,拿到酒就喝,一点儿都没对其疑心。又一次陆抗生病了,羊牯知道后问明病情和自己类似,就把自己的药送给陆抗,陆抗毫不犹豫的吃下去,治好了病。这两人竟然惺惺相惜,交心到这种地步,难以想象的知己啊。想必他们一定私心遗憾,如果能够在同一方并肩作战那该多好啊。战国时候赵国蔺相如以文官而位居上卿,在良将廉颇之右,廉颇不服,口出怨言,蔺相如敬而远之,有人谏之以为蔺相如胆小畏事,蔺相如解释说:“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後私雠也。”正是国家利益重于个人恩怨,廉颇听到了这些话,恍然大悟,他也很够豪爽,负荆请罪,两人遂成刎颈之交,“将相和”则国家兴也。秦末汉初,韩信年少喜带长剑,有无赖辱之,强迫韩信从其胯下过,韩信看了那小流氓良久,终忍胯下之辱,众人以为怯也。韩信大概和战国第一刺客荆轲一样,神勇则怒而色不变,不为私怨辱刀剑吧。后来韩信封王,招曾经侮辱自己的少年“以为中尉”,以德报怨,虽有自夸之嫌,但气度非常人能及。南宋名将岳飞曾镇压各地起义,皇帝为泄愤下密旨一律斩首,岳飞抗旨力辨,终于求得只办首恶,胁从不问,此义举足以见证岳飞非愚忠之人,实乃英雄也;岳飞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敌人金兀术为金国名将,多次战败南宋将军,但败于岳飞之手,在秦侩诬杀岳飞后,金兀术对南宋派来的使者直面批评杀死岳飞的做法。能够公正评价自己的敌人,也算很了不起的胸襟了吧。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因为洪秀全的猜忌,不得已携部队转战四川,后受到围歼,进退无路,于是他毅然舍命全三军,保全了手下的部分将士。石达开在大渡河指挥时候战术上乏善可陈,他大概是被天国抛弃后的孤独感击倒了吧,然而其不苟且偷生,却“勇敢的转身离去”,直面死亡,这份非常勇气真叫人钦佩啊。在名将的素质中,最叫人感慨地还是不求回报的忠诚,无怨无悔的效忠。然而忠于君未必是忠于民,大概只有政府的意见完全代表民众的利益和想法时候,名将的忠诚才是一定值得的吧。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那是说越当大官就越要“慎独”,在古代,一个七品县令就能定老百姓的生死、甚至抄没家产,权力大得很,在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下,官越大,权力就越大,所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所以要靠官吏们自己约束自己,不为私人恩怨、不为感情冲动的为人处事,名将亦然。郭子仪是盛唐时期平定安禄山、史思明叛军的名将,就用兵才能来说,他可能不是特别突出,比不上李光弼。只不过郭子仪有很特别的本事,唐朝政府用他为帅就能打胜仗,而一旦遣返他就要战败。受小人挑拨,郭子仪领军在外,多次召回,郭子仪倒也忠厚,从来不含糊,即日启程,这么折腾几次之后,唐朝皇帝反而更加信任郭子仪了。郭子仪声名远播,在少数民族心目中也很有威望,有一次吐蕃、回纥、常项、羌、浑、奴剌三十万联军进攻,郭子仪率领十几个人深入敌营,瓦解联军,联合回纥而破吐蕃。郭子仪破吐蕃于灵州时候,皇帝宠臣鱼朝恩嫉妒贤良,“使人发其父墓”,后来郭子仪回军,天下人皆以为郭子仪要报仇,谁知郭子仪对皇帝说“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此天谴,非人患也。”毫不抱怨。鱼朝恩又约郭子仪到他家做客,郭子仪坦然而行,不做设防,鱼朝恩感慨郭子仪的气度,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长者风范,非凡器量,无论艰险小人还是生死敌人都为之折服。如田承嗣傲狠不轨,唯敬郭子仪,如李灵耀“据汴州,公私财赋一皆遏绝”,可是“子仪封币道其境,莫敢留,令持兵卫送。”新唐书郭子仪传记载,“麾下宿将数十,皆王侯贵重,子仪颐指进退,若部曲然。幕府六十馀人,后皆为将相显官,其取士得才类如此。”郭子仪一生也算尽善尽美,自己富贵始终,八子七婿,也“皆贵显朝廷”。唐史臣裴垍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的确是很高的评价,大概也是过人器量的福报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2 16:20 , Processed in 2.78035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