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辽东政权是在东北边疆地域建立,历经数十年之久,汉朝在这里还设置了辽东郡。辽东政权是公孙氏家族所建立的,因此也被称为辽东公孙政权。关于这个政权的记载,只有少数史书,譬如三国志中稍作提及,但也只是将这个地方政权看作是军阀,并未进行任何其他详细的叙述。
作为辽东政权创始人的公孙度,曾任职于辽东太守,数年之后大汉王朝已经岌岌可危,他便开始自立门户,在辽东自封为辽东侯,且一切制度、配置都按照帝王制度设置进行。之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公孙度不断地完善与扩张辽东的势力范围,周边诸多地区纷纷臣服于他。
在他的经营治理之下,辽东地区已经达到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对比起中原地区战火不断的状况,这辽东地区已然是一片世外桃源,可见公孙度为辽东政权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为辽东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政权衰败
公元204年,公孙度驾崩,公孙度的将近二十年的政权统治也宣告结束,由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即位。公孙康显然不如父亲的魄力及谋略,因此面对曹操时他的底气与态度并没有父亲那样强硬,反而主动向曹操示弱。
像之前曹操一直想要授予公孙度封号“永宁乡侯”,公孙度拒不接受,而到了儿子公孙康却为了讨好曹操欣然接受,并将此封号授予了自己的弟弟公孙恭。之后曹操在讨伐乌桓等人之时,乌桓他们本想投奔公孙康以求庇护,没想到公孙康将他们全部抓获献给曹操,以此示好。
公孙康即位将近二十年,辽东越来越走向弱势,且已经被曹操死死地控制。等到公孙康驾崩后,由于他的孩子尚且年幼,便由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即位。公孙恭自幼体弱多病,更是无心也无力于政治国事,就只能维持着现状,继续与曹魏保持着看似良好的关系。
而曹魏本来就有攻打收服辽东之意,只是碍于蜀国与吴国的局势牵制,才暂缓了攻打的想法。这样的政治局面又维持了数年之后,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已经长大成人,公孙渊有着自己的野心,他认为自己才是政权的继承人,并且看着自己的叔叔软弱无能且体虚多病,便逼迫叔叔退位,自己成为了辽东政权的第四任继承人。
公孙渊本着野心想要开疆拓土,可惜却志大才疏,他一边保持着与曹魏的关系,而另一边却又跑去与东吴交好,然后又拒绝与东吴联盟对抗曹魏。如此朝秦暮楚的行径,彻底惹恼了吴国与魏国。
恰逢这个时候蜀国的诸葛亮病逝,失去诸葛亮的蜀国已经不再是魏国的心腹大患了,随即魏国便派出司马懿去攻打辽东,自此辽东长达数十年的统治便在此画上句号。
总结:公孙氏族虽然早就建立了辽东政权,但由于自知与其他三国的实力悬殊,都是低调的养精蓄锐、独霸一方当着土皇帝。虽然它的存在感不强,但却也由于它的存在,而牵制了三国之间的局势,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