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雍正皇帝胤禛在即位后的头几年里并不舒坦。以胤禩、胤禟为首的皇兄皇弟们,不断的攻击他的“新政”,窥觑他的“皇帝宝座”,甚至密谋“逼宫”,试图胁迫他下台。雍正在粉碎了这场政治阴谋后,决心对胤禩、胤禟进行严厉打击。一方面下令革去他们的“黄带子”,“削籍离宗”;另一方面命令他们“更改旧名”,把胤禩和胤禟分别叫做“阿其那”和“塞思黑”。
对于这两个听起来感觉不太雅的“绰号”,不少文献资料上解释为“狗”和“猪”的意思,这让人感到有些疑惑和纳闷。尽管雍正皇帝的薄情寡恩和凶狠残暴是出了名的,对付胤禩、胤禟这两个令他深恶痛绝的弟弟,他完全可以用一些比狗和猪更加不堪入耳、令人作呕的名字来羞辱他们,甚至可以杀了他们,但决不会把自己同父异母的“同脉兄弟”称为狗和猪,如果这样,康熙皇帝是什么?雍正皇帝自己又是什么呢?这岂不是自己骂自己!显然,这是误解。
出现这种荒谬解释的的根源在于不少满文研究者错误的将“阿其那”的满文误作为“acina”,将“塞思黑”的满文误作为“seche”。“acina”和“seche”都是满族口语,前者的意思是把人像狗一样厌恶的赶走,而后者则是把一个人比作野公猪用其长牙伤人的意思。正是因为出现这两个错误,时间一长,才有了“阿其那”和“塞思黑”是狗和猪的讹言。
其实,“acina”和“seche”作为满族口语,并不见于满文版的《清实录》中,而“akina”和“seshe”却屡见不鲜。在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十七怒斥胤禩、胤禟的上谕中,“akina”出现28次,“seshe”出现10次。可见,“阿其那”和“塞思黑”的满文应分别为“akina”和“seshe”,而不是“acina”和“seche”。
“akina”作为人名,应该源于“akiyan”,意思为“夹冰鱼”。胤禩被逼自己改名为“阿其那”,是因为他承认自己在储位之争中已彻底失败,如今身不由己、万念俱灰,就像是一条死鱼,一条俎上之鱼,也只有任凭雍正处置的份了。“seshe”源于“seshembi”,有“讨厌”的意思,是指痴肥臃肿、娇柔妄作、粗率狂谬、卑污无耻的人。雍正让人为胤禟改名为“塞思黑”,既符合胤禟的体貌特征,也符合胤禟在夺嫡斗争失败后被雍正讨厌的政敌身份。
雍正在下令胤禩、胤禟改名的同时,同时让他们也为自己的儿子们改名。胤禩把儿子弘旺改名为“菩萨保”(佛教化名字,虽无贬意,但因去除‘弘’字辈,有如贬为庶民)。胤禟则把八个儿子分别改名为“拂希珲(下贱的)”、“佛楚珲(行事丑陋的)”、“乌比雅达(讨厌的)”、“额依默得(讨人嫌的)”、“海拉坎(很可惜的)”、“董奇(愚钝的)”、“杜希贤(浑浊的)”、“额依浑(愚昧的)”。这些名字的更改,几乎是与胤禩、胤禟改名发生在同一时间和环境,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证明“阿其那”和“塞思黑”虽然有贬低的意思,但决不是像狗和猪一样的“恶名”。
勒令胤禩和胤禟改名为“阿其那”和“塞思黑”,固然是雍正出于对他们的愤怒和厌恨,是雍正作为皇帝巩固皇权统治、打击政治敌人的一种手段。不过,雍正的这种做法并不够高明,因为违反了“士可杀不可辱”的原则,所以引起了不少世人对雍正在人格、人性方面的丑化和扭曲。
雍正四年,胤禟、胤禩被迫改名的同年八月和九月,这对难弟难兄,因为经受不住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先后中年夭逝。雍正晚年曾多次对儿子弘历提及此事,对胤禩、胤禟的遭遇表示出了后悔之意,并期待弘历将来能够予以修正。
雍正暴薨,弘历即位后,于同年腊月初九下令,将他的八叔胤禩、九叔胤禟恢复原名,与其子孙一并赏给“红带子”,归入宗室籍中,收入皇室族谱《玉碟》。这样做,一者为胤禩、胤禟恢复了原名,二者替父亲雍正送了人情,再者自己也树立了仁德的贤君形象,岂不三全其美。
来自:南丹山人 > 《古代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