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2915|回复: 13

[心情随记] 【振民族传统节日】中秋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8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昨天因为回来太晚了,所以今天才发。依照惯例,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发一篇,之前中元和七夕的不造沉底到哪去了Orz
节日名称: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不是复古,不是穿越,而是传承我们只是找寻失去的一切,属于我们自己的。
纵然千年已经去,传统仍在继续,坚持继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本文语多出自溪山前辈,仅以此文尽前辈传承之精神,让更多人了解接触传统节日。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一席深衣,遥想月圆之前,华夏民族之情。
传统重要节日共有15个,然而,我们失去的太多,太多……





一、春分祭日、秋分祭月——淡忘的中秋本源
1、“朝日”与“夕月”
中秋又叫仲秋、月夕,是华夏岁时节日系统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民俗节日。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历来的说法,皆把嫦娥、玉兔、元末起义之事纳入其中。其实,中秋节最核心的起源要素,是自上古时代即有的敬月信仰,以及流传几千年的祭月之风。中秋节本质上是“华夏祭月之节”,那里有先民天地人和的哲思,也有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信仰。说起中秋,不能不先说说汉民族的祭礼。

汉民族的祭祀文化,表达的是“敬天、礼地、爱人”这三种基本情感指向,所崇拜的是天神、地祗、人鬼三种类型的神明(具体参照中元节的帖子)。天神之中,按等级分为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和列星三等,太阳和月亮就是华夏先民最崇拜的自然神之一。远古时代的日月崇拜之俗已遥远难考,但是《周礼》等文献中已确定无疑地证明当时对日月的崇拜已发展至宏大而正规的天子的日月祭祀。
《周礼·典瑞》:“圭璧以祀日月星辰”。
《礼记·祭义》:“祭日于坛,祭月于坎”。
《国语·周语》:“古者先王即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尊君”。
为什么天子要祭天地日月?
郑玄曰:“王朝日者,示有所尊,训人事君也。王者父天而母地,兄日而姊月,故常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况人得不事耶
帝王自命昊天上帝之子,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为兄以月为姊,天子祭天地日月,既是敬畏、祈求护佑,也是向天下臣民示范“孝悌”之义,即祭天地以示孝,祭日月以示悌。

日月之祭的时间,自周代就定在了春分和秋分,即所谓“两分”。为何要定在这两个日子呢?
这要从天文与二十四节气说起。

每年夏至之后,太阳就从北回归线逐日南移,到每年公历9月23日前后(22-24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此时,太阳几乎直射赤道,再往南,北半球的秋季就将结束而迎来冬天。这一时刻,二十四节气中称为秋分。先民认为,日属阳之精,月属阴之精,“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阳气方永,秋分阴气向长,故祭以二分,为得阴阳之义。”郑玄也说,“君子履端于始,举正于中,故本二分也。”因此,春分和秋分就分别成了祭祀太阳和月亮的日子。

祭日,称“朝日”,祭月,称“夕月”。“夕月礼”就成为了祭月之礼的特有称呼。
虽然《周礼》中就已经确定了“两分祀日月”之制,但日月之祀在历代的时间并不绝对固定(波动主要发生在比较短的王朝),不过,总的来看,春秋二分仍然是天子祭日月最基本的日期选择。

每年两分祭日月时,日月是礼敬的主神,是祭礼的主角,这种专门的祭祀为正祀和常祀。除此之外,日月还在其它祭祀场合被附带祭祀,此时日月充当的是配祀。比如,郊祀天地常以日月从祀;诸侯觐见天子之礼要到南门拜日、北门拜月;祈年、禜祭等也都要祭日月。具体各个朝代的变迁可以查看后文附录。

评分

参与人数 1智力 +20 五铢钱 +20 收起 理由
野人 + 20 + 2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1年半没来了
下一篇:貌似兵心在霸图4.0里作用不大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2、中秋节的产生

“中秋”一词早已有之,《周礼》中即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但那时的“中秋”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并无节日之意。中秋成为节日,是唐宋以后的事,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实际上纵观华夏诸多传统佳节,或早或晚,多由节令演变而来,由纪而祭,由祭而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今,人们总抱怨传统节日萎缩无趣,是否想到这句诗所蕴涵的简单道理惟有诉求华夏文明精神信仰的本源,了解节日的来龙去脉,才有可能真正为脱水的传统文化带来新的生机。

华夏传统历法中,将每一季节分为“孟、仲、季”三个月,仲秋处秋季之中,跨越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时段,所以,秋分的祭月之俗为仲秋的望日——八月十五成为“中秋节”预设了时间条件。

    祭月之礼如何产生了中秋之俗?一般的说法是,祭月固定在秋分日,而秋分日未必有满月,有时甚至可能无月,祭月无月自然大煞风景,所以后来逐渐改到八月十五日祭月,但这种说法不尽准确。

如前所说,天子祭月直到明代仍然是固定在秋分日。在皇家看来,祭月重在礼敬夜明之神,并以示悌。敬如在,秋分日有月无月、月圆月缺并不重要,秋分是阴气向长的时刻,避开此时而追求圆月之祭,是对月神的不诚不敬。所以,哪怕是秋分日下雨,也是要祭月的。秋分祭月和中秋节并非一回事。

汉民族自上古便有敬天礼地的习俗,月神崇拜古以有之。上古时代的月神信仰在殷、周时代似乎出现了两种发展方向,一是在民间自然发展演变,一是上升为天子礼天的礼制组成部分。周礼是因俗制礼,天子礼月显然是建立在华夏月神信仰的基础之上。由此,天子的礼月才能获得足够的信仰合法性,礼月才能成为巩固统治政权的有效的政治仪式和文化制度。此时,民间对月神的崇拜仍然在缓慢发展,而统治阶层重在向月示敬,游赏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所以,直到南北朝时,以“祭月+游赏”为标志的中秋节仍未在华夏大地上全面成形。

汉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上,礼仪和风俗的演变在诸多领域皆呈现礼退俗进的趋势。隋唐时代的繁荣,逐渐激发了民间在仲秋祭月时节的玩赏之风,赏月之风和民间流传的祭月风俗逐渐合流,由于民间信仰表达的相对灵活性,人们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在秋分日祭月,所以,最接近秋分点的一个满月日,就成了这一秋月祭赏之节最佳的选择。这就是夏历八月十五。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夏历八月十五成为第二大民俗节日“中秋节”,是由于那一天恰好“满月”造成的“巧合”。华夏先民需要一个满月日来行仲秋祭月和游赏,这一任务恰好落到了八月十五的月亮身上——谁让它是最接近秋分的满月日呢。

中秋的月亮之所以格外圆、格外亮,是因为它“沾”了神圣的华夏祭月日——秋分的“光”。

这一点,和“清明”节气沾了盛大的寒食节、上巳节的光而摇身变成“清明节”异曲同工。可惜的是,现在的人们,只知中秋而不知秋分,只知清明而不知上巳与寒食。本源被忘记了,真正的神圣和盛大也被忘记了,单薄的清明和中秋割断了与其节日母体的联系,逐渐变得虚弱和空洞。

有论者认为,唐代没有中秋节,文人有八月十五玩月吟诗的风气。昊天明月逐渐披上了人情的薄纱。宋代文人中秋玩月多伴随着宴饮聚会,这一形式为都市富户效仿,造成了一种娱乐享受的氛围影响整个社会,北宋中期形成了以文人官僚的诗筵笔会和市民宴饮玩乐并行的大众化的准节日。

从北宋末开始,中秋的节义有了更不一般的内涵。破碎了山河,破碎了汴京的明月,中秋的圆月弥足珍贵。“团圆”特征及其象征意义被凸显和强调,“团圆”涵义的加入使中秋节俗内涵变得完整,自此,中秋的团圆性质和地位在南宋得以确定,流传至今。

中秋节,是不折不扣的“祭月之节”“月神之节”“团圆之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中秋的神话传说

关于中秋,关于月亮,关于月中的神仙,民间产生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这些神话故事主要有: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见于《淮南子·冥览训》,只有一句话:“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后世在传说中演绎出多种不同的版本,故事变得愈发有声有色。
在其它的版本中,也常见到将嫦娥描述成反面角色的,不过,最受民间欢迎的,还是各种经过修饰、加工,使嫦娥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的版本。而《灵宪》中更是第一次阐释了为什么月宫又被命名为“蟾宫”。
【吴刚伐桂】   
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神奇的自愈功能。有西河樵人吴刚,醉心于仙道却修习不力,被放逐月宫,伐桂树作为劳改。仙诣:“若伐倒桂树,就可获仙术。”结果如诸位所料,日复一日地,吴刚便在这月宫住了下去,这个故事再也没有尽头。

【玉兔捣药】  
“玉兔捣药”为道教掌故之一。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在道教中,玉兔常常与金乌相对,表示金丹修炼的阴阳协调。

【唐明皇游月宫】  
传说唐开元年间,中秋之夜,方士罗公远邀玄宗游月宫,掷手杖于空中,即化为银色大桥。过大桥,行数十里,到达一大城阙,横匾上有“广寒清虚之府”几个大字,罗公远对玄宗说:“此乃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素衣飘然,婀娜多姿,随音乐翩翩舞于广庭中。玄宗看得如痴如醉,默记仙******美舞曲,回到人间后,即命伶官依其声调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然后配上模仿月宫仙女舞姿的舞蹈,这就是闻名后世的《霓裳羽衣曲》,成为千古佳话,月宫从此也有“广寒宫”之称。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奉祀月神的祭品——月饼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月饼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逐渐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明代《西湖游览志会》:“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与其说月饼是“中秋食品”,不如说它首先应该是“中秋祭品”。与当下国人的认识截然不同的是,月饼首先不是给“人”吃的,它首先是给“月神”吃的——月饼是奉祀月神的祭品。人必须在月神“享用”祭品之后才能吃,神主享用后,祭者以“馂”的环节结束整个祭祀礼仪,从祭月到分食月饼,是汉民族祭祀礼俗的完整环节。

所谓“馂”,也叫“分胙”,是指参加祭祀的人在神主(自然神或祖先等)享用祭品后分食祭品的过程。华夏先民认为,神主享用祭品后,便把福祉寄寓在祭品中,参祭的人分食祭品,便可得到神主的赐福与护佑。祭祀月神也是如此,人们以月饼、西瓜、各色水果等奉献给月神,在月神“享用”后人们再分切月饼,按照长幼之序分食,如此,地上的人虔诚以敬奉祀月神,而月神则慷慨地赐福人间。月神“吃”过的月饼,是已经带有神性的祭品。我们吃月饼的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华夏传统的祭祀文化。

华夏祭礼的要义在于“诚”与“敬”,月神并不要求多么丰富和豪华的食品敬献,关键是祭拜的人是否在内心真正具有诚意和敬意。《谷梁传·成公十七年》说,“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左传》说,“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礼运》郑玄注:“物虽质略,有齐敬之心,则可以荐羞於鬼神,鬼神飨德不飨味也。”朱子在《家礼》中说,“凡祭,主于尽爱敬之诚而已。
所谓的“诚”与“敬”,是内心真正的信仰,是简朴适当的祭品,是庄重得体的仪程。

我们的民族已淡漠了敬畏的意识,月饼已经完全异化为纯粹的中秋食品和礼品。买来就吃,迎来送去,祭月的意识则荡然无存。酒足饼饱之后,我们不妨自问,这究竟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化的倒退?
中秋节复兴,重中之重和复兴的关键便是复兴中秋祭月习俗,使家家祭拜月亮重新成为中秋节最重要、最核心的节日活动。中秋节有望得以重新整体激活。月饼这种早已乏味的“中秋食品”也可以实现“新”的价值定位——月饼回归祭品的本位,中秋便可望得以再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关于月饼来源的几个传说

(1)唐军大捷说
唐太宗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李世民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2)祭祀闻仲说
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可谓月饼的“始祖”。

(3)贵妃望月说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明皇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明皇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

(4)元末起义说
元朝时期,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者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传开。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中秋之风俗

中秋节的主要主题有三:祭月、游赏与团圆。祭月是中秋的核心,其它习俗皆是祭月的衍生习俗。

(一)祭月之俗  
自周代起,仲秋时节便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为区别于统治者的月神(夜明之神)祭祀,民间祭月也常称为“拜月”。方式大同小异,设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月饼是最重要的祭品,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的,都要算在一起,大小要一样。如果家里有孕妇,就要多切一份。俗语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男子一般不对月亮拜祭,但也不绝对。

在汉民族的祭祀文化中,对自然神多用生的祭品,对祖先多用熟食入祭。祭祀月神,自然是用水果等生食,当然,为便于祭后之餕,月饼经过烤制,经过长期的发展,月饼的制作产生出各种风味流派。

除了月饼、水果等,还有一些有特色的祭月用品。如月光纸和兔儿爷等。

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需;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缋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挂殿,有兔持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约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粉。
这种纸,上部画有月光菩萨像,下部绘玉兔捣药及月宫图案,到了满清时期改称“月光马儿”。

兔儿爷是一种兔首人身的泥塑,它产生于明末,既是祭品,也是中秋的儿童玩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游赏食饮之俗  

祭月之风产生了游赏之俗。赏月又叫玩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唐时文人便有赏月的习惯,至宋代正式形成中秋节。古时中秋游赏,形式丰富多彩,良辰、美景、美酒、美食,佳节尽欢。

《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漓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桔,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去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中秋节有许多有特色的节日食饮。最常见者,自然是月饼了。往往祭月之后,家家便铺陈中秋酒宴,一边欣赏明月,一边享用中秋美酒美食。

《西湖游览记》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清代诗人袁景澜《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详细记述了制作月饼和中秋饮宴的情景。

(三)中秋团圆

中秋一轮圆月,被人们寄与了团圆、美满的心愿。中秋之夜,月饼是圆的,水果是圆的,西瓜是圆的,当空的浩月更是圆的。自古,中秋就是一个团圆之节,人们在分切月饼的时候,不会落下一个人,连离家的游子和孕妇腹中的胎儿也要算上一份。游赏、饮宴、娱乐,中秋的活动都是合家团聚方能尽兴美满。历代诗人歌咏中秋圆月、抒发怀乡情思的诗词佳句,不胜枚举。

(四)中秋娱俗  

中秋之夜,明月如水,人们还以燃灯助兴,以为娱乐。中秋燃灯之俗,其盛仅次于元宵节。中秋花灯品种繁多,中秋灯市各色花灯争奇斗艳,中秋猜灯谜,也是民间喜爱的中秋娱乐。有的地方还有西瓜灯、桔灯、柚子灯等中秋燃灯。而浙江更有观潮的习俗,有些地方,还有烧斗香、树中秋、烧塔、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中秋桂下人祭月,月夕灯影夜迎寒——中秋节复兴方案
(语出溪山前辈,有改动,另:此文撰于2006年,如今中秋节已成为法定假日
中秋节俗复兴的前提是中秋节放假。建议有关部门加快传统节日法定化进程,使人们有时间过中秋、庆团圆。

中秋节风俗的重建,重点是重建祭月之俗、重兴游赏之风。  
(一)中秋祭月操作方案  
【祭月形态】
以家庭为单位最佳,也可集体祭月(如企事业团体、学校、友人等),个人祭月亦可。本方案以家庭祭月为例,其它情况可酌情调整。  
【时间】  
在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祭后分胙,饮宴、赏月。华夏祭礼讲究“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中秋祭月,关键是向月神示敬,天气因素不是关键。中秋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  
【场地】  
以家中庭院最佳,也可以在阳台。草坪、花园、游船、小区空地……凡是月光能照射之处,都可以举行。如遇阴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如遇到下雨,可以转移到船上、檐下或室内,但需打开门窗,面向月亮的方向而祭。
【人员】  
参加祭月的人中选一名主祭,一名赞礼,若干执事,其它人均为从祭。家庭祭月时,以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担任主祭。集体祭月时,也从女性中选定主祭。按照传统,男不拜月。男子可以担任赞礼、执事协助祭月,或从事其它协助工作。  
【服饰】  
祭月是要求相对宽松的祭礼,可不穿专门的汉服祭服。着适合秋季的汉服常服即可。推荐男子着深衣、袍衫、直身等,女子着深衣、褙子或襦裙。祭月前,需沐浴更衣,以示对月神的诚敬。  

【祭器的准备】  
1、祭桌或祭几一张。普通的小桌即可。  
2 、草席若干条。行拜礼之用。普通草席。上可加软垫。  
3 、香炉一盏,香若干。普通小型香炉。  
4 、盘碟碗盏等祭品盛器若干。  5、 红烛两根。照明、烘托气氛及点香用。  
6 、普通的酒一瓶.酒爵三只。酒杯亦可。  
*月光纸(可选):可在网上搜索月光纸图片,打印出来。也可以自己画。我们希望今后有业者
开发各种各样的月光纸,就象年画一样,在中秋售卖。  
*祝文(可选):祭月时向月亮读祝,可更好地表达诚敬。祭月祝文,精短优美为宜,四言、五言、七言诗等形式均可。祝文应用毛笔,工整地誊写在宣纸上。关于祝文日后专门介绍。

【祭品的准备】
祭品应避免奢侈,简单的月饼和水果即可。再次提示,这些皆是奉献给月神享用的祭品。  
1 、中秋月饼一盘:这是最重要的祭品。月饼以自制为佳,并且宜做成较大的形状以方便众人分切食用。用小型月饼时,应准备足够数量,以便祭后之“餕”。  
    2、 西瓜一盘:切成莲花状。
    3、 秋季时令水果若干盘:依各地情况酌定。  

★关于月饼的准备
现在中秋节没有意思,和人们不再亲手制作月饼也有密切关系。一味地从市场购买各种工业化生产的月饼成品,方便是方便了,也少了许多节日乐趣。节日的欢乐,对节日祭品和食品的亲手制作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提倡大家,一家人亲自动手,亲自制作月饼,敬献月神并全家分享。节日的快乐将在这一过程中油然而生。  
月饼的制作并不难,月饼首先是一种祭品,所以,口味倒在其次,关键是用心的诚敬。拿亲手制作的月饼献给月神,月神也会感动,一家人品尝自家烤制的月饼,滋味是任何厂家生产的月饼都无法比拟的。  
月饼的种类很多,制作方法五花八门。月饼可以用小型的家用烤箱烤制,微波炉亦可。市场上和网络上可以购买到各种月饼的模具,用它来印制花纹,简单的木制月饼模,自己动手都可以雕刻出来。为了方便祭后分食,可以把月饼烤成较大的形状。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祭月时所用的汉族礼仪行法】

正规的汉民族祭月仪式,不是站立,而是以民族传统的“正坐”坐于席上,拜时不是站立鞠躬,也不是双手合十(这都不是真正的民族礼仪),拜时,是行汉族正规的“拜礼”。连续拜两次时,称为“再拜之礼”。

正坐:着汉服,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

一般拜礼(用于正坐时):着汉服,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缓缓拜手(手至地,头贴手),再缓缓起身(称“”)。  
再拜:连续行两次拜礼。即“拜-兴-拜-兴-平身”。

【中秋祭月的仪程】  

①、沐浴更衣  
全家沐浴,穿上汉服。
②、陈设  
月出后,向月亮的方向安放好祭桌,摆放好祭品,点燃红烛,铺设好席子。  
③、沃舆就位
参祭者行沃舆之礼,然后正坐于祭者席上。执事、赞礼就位。  
④、祭月
赞礼唱:“祭月”。主祭出位,到奠席前,跪于席上。
⑤、上香、祭酒
赞礼唱:“三上香”。执事递上三支香,主祭在蜡烛上点燃,向月神鞠躬,再将香插于香炉中。如此三次。赞礼唱:“三祭酒”。执事斟满酒爵,递给主祭,主祭将酒洒在席前的地上,再将酒爵放到祭桌上。如此三次。  
读祝(可选):执事递上赞美月亮的祝文,主祭借月光与烛光,向月亮展开诵读。
焚祝文及月光纸(可选):主祭将祝文和月光纸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烧。
⑥、拜月  
赞礼唱:“拜月”。“拜-兴-拜-兴-平身”。主祭及参祭者一起向月神行“再拜”之礼(即拜两次)  
⑦、从献  
赞礼唱:“从献”。主祭离开奠席,参祭者按照长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上香(拿三支或一支),默默祈祷心中所愿,然后向月神行拜礼一次。直至所有女性参祭者拜完。  
⑧、礼成  
赞礼唱:“礼成”。至此,中秋祭月仪式完成。  
⑨、餕  
由主祭持切刀,将月饼按家中人口数均匀分切,每人一份。出门在外的家人和孕妇腹中的胎儿也算作一份。按长幼顺序依次分给所有家人,全家分享。西瓜每人一瓣,水果自取。  
⑩、饮宴赏月  
撤掉祭桌,在月下布设中秋家宴,全家赏月、宴饮。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中秋宴饮、游赏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提倡穿汉服举行中秋宴饮和游赏活动。穿上汉民族的节日盛装,中秋的感觉会截然不同。现在人们觉得中秋没意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平时没有明显区别。平时穿什么,中秋还是穿什么,节日需要的差异感和仪式性便无法满足,当人们在中秋纷纷换上了真正的民族节日盛装,同样是宴饮,同样是游赏,节日会变得绚丽多彩、漪旎多姿。  中秋游赏,可以在酒楼临风把盏、可以登山望月、可以泛舟水上,宴饮、欢聚、赏月、赋诗、猜迷、歌舞、弄琴……换上汉服、走出家门,处处皆有月光,今夜便是中秋。

(三)中秋定为“华服日”  

除了汉民族,我国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几年前就有政协委员提议将中秋节定为华服日,在这一天,56 个民族的人民都穿上本民族的节日盛装,欢度节日。我们非常赞成这一提议,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这一提案,把中秋节定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华服日。

(四)举办中秋夜市与灯市  

政府为广大城乡,尤其是中小城镇,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中秋夜市和灯市。售卖各种中秋节日用品,丰富人们的中秋生活。我们期待看到,人们在中秋之夜,举家身着民族节日盛装,逛夜市、逛灯市。
中秋彩灯还可以自制,象具有地方特色的柚子灯等灯饰,父母为家中的孩子做,都是富有趣味的节日活动。

(五)复兴各地的特色中秋娱俗
真正认真地传承民族文化遗产, 为民众发掘、保存好丰富多彩的中秋特色娱俗, 创造条件, 让民众能够广泛参与烧斗香、树中秋、烧塔、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中秋的特色风俗活动,保护和传承好中秋节这一美好的民族文化遗产。这是比中秋“申遗” 更重要的事。

(节日复兴实践方案亦为一家之言, 意在抛砖引玉, 期待激发国民同胞更多的文化灵感和节日创意,启发更深入的节日文化思考。中秋节复兴方案全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2 17:05 , Processed in 1.46433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