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533|回复: 2

项羽军事思想初探——莽夫难成帅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说,要总结一套完整的项羽军事思想,很难。不过,根据项羽指挥作战军事行动的具体战例总结,项羽的军事思想,我们初步可总结为:以爱国主义作为其军事思想的思想基础,以训练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作为其军事思想的物质基础,以《孙子兵法》中“因敌致胜”作为其战役指导方略,以“兵贵神速”作为其军事行动指导原则,以“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作为其战斗精神激励机制,赏罚分明,从严治军,从而奠定其军事思想。正是靠这一套军事思想,才让他能推翻暴秦,立国西楚,号称霸王。

  军事是科学,战争是艺术。项羽为什么能连连取得战争的胜利,取决于项羽对当时客观环境与客观条件的分析与主观努力,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军事思想。项羽在军事这门科学中,巧妙地运用战争艺术去取得军事胜利,其军事思想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组建一支现代化军队的物质基础

  项羽作战,为什么连连取胜,其中一项重要原因是他训练出了一支强有力的现代化军队。项羽起兵吴中,吴地平原水域,很不适应于当时战争中普通使用的战车驰驱。当年的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挑开邗沟,以利水军北上作战。项羽起兵当时,考虑象吴王夫差那样大造战船,经济和地理条件是不允许的,而要投入战斗的大量战车无大的经济力造,且到西秦山地也难以驰驱,只有学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把战马从战车上解放出来,让士兵直接骑马作战。此举恰恰创出了一支以骑兵为主的快速作战部队。而这种快速作战部队,在当时条件下无疑是一种十分先进的部队。这属项羽首创,《孙子兵法》、《吴子兵法》中皆无骑兵作战争主力的记录。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只是一种改革,而未用于大规模的实战。这支部队以吴地子弟兵为基础,再加上巨鹿大战中,俘虏王离的骑兵部队合成。而秦人的骑兵部队原属蒙恬部队,其前身来自楼烦骑兵。这种陕甘一带西戎游牧民的楼烦骑兵,在当时,无疑是骁勇善战的精锐。这样一组合,形成了当时最为强大的现代化快速部队。这是他能连连取胜的基础,符合兵贵神速的军事思想。
  组建骑兵,要投入战斗,必须经过训练。项羽对部队一直注重训练。他在吴中起兵时,八千子弟集中起来后,他即积极进行训练。军事训练是使士兵由老百姓转化为正规部队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训练中,项羽把普通入伍百姓先行组织起来。百人一卒长,千人一司马,万人一将军。练兵时,击鼓进兵,鸣金收兵。将军用旗指挥。击鼓时,一步一鼓点,是正步前进。十步一鼓点,是快步前进。连连鼓声是连续冲锋。大鼓是将帅指挥鼓声,中鼓是司马指挥鼓声,小鼓是伯长指挥鼓声。大、中、小鼓齐擂,说明,上下指挥意图一致。训练时,先训百人,由百人训千人,由千人训万人。万人训好后,分左中后三军,三色旗分三军,左青,右白,中军黄色,这样分色,容易布阵。项羽既组建了骑兵,也更加紧了对骑兵的训练。骑兵作战的队形为五骑一列,各骑前后相距二十步,左右相距四步。阵列相距五十步,在苏北大平原如此,到关中,列与列距离减半。当时,宿迁、徐州戏马台即为其练兵场。项羽对兵士的训练是时时都紧紧抓住的。
  当然,条件许可,车兵与步兵也相应混编。因当时战马数量限制,如步兵与汉车兵相遇,则容易致败。必须混编。用八十名骑兵配一战车,八名步兵配一名骑兵,平原地区如此,而险隘地区则四名步兵配一名骑兵,四十名步兵配一战车。兵士们特别是骑兵的刀术枪术要求更高,练成一名上等骑兵可当步兵三十人到四十人,所以项羽军队能以一当十或当三十、四十。这些是项羽学习兵书,从兵书上学习方法并结合当时的具体环境而创建出来天下第一的一支快速部队。
  项羽练兵,非常注重战阵的布置。布好了阵,战阵中前面的抵挡前面的,后面的抵挡后面的,左面防左面的,右面防右面的。进要一齐进,退要一齐退,捏成铁拳,不准分离。远,用箭射;近了用长矛。再近用短刀。转阵回军,前队变后队;稳住阵脚,不准慌乱。项羽布阵多是四方阵,这种阵,四面均可为头,四面均可防范冲杀。敌人冲刺,稳住阵脚,有敌陷阵,四周齐刺,立即毙命。这种阵法,直到垓下时,从山上往下冲,二十八骑还布成了四方阵,又一次把刘邦的汉军冲乱,又杀伤了不少汉军。这些经过训练的骑兵正是项羽军事思想的物质基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一篇:项羽品格在传统文化中的定位
下一篇:汉武帝最昂贵的一次艳遇:葬送十万士兵性命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因敌致胜”的战役指导方略

  《孙子兵法》主要的哲学思想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战争观和军事辩证思想。我们知道,军事斗争历来是残酷的。在战争问题上,清谈误国,清谈丧军,清谈害民。所有一切不切合实际的思想和急燥盲动会立即在战争中受到惩罚。唯物辩证的军事哲学思想比在任何其它领域都显得更为重要。脱离实际,不“因敌”而能“致胜”从来就没有。项羽学习兵法,深入理解《孙子兵法》,再三强调一定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屈原爱国,但屈原的《离骚》不能消灭暴秦的军队,要反抗暴秦,只有靠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和军事指挥员能运用战争的规律去正确的指导战争。项羽能囊括前人用武之精华,学习兵法,并把兵法中正确的战争指导方略运用于战争实际中去。项羽虽然没有兵法传世。但他指挥的几场著名的战役无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避实就虚,奇正多变,示形造势,才取得胜利。他所指挥的巨鹿大战与彭城会战,就是他深入学习兵法,非常能体现其军事思想的成功范例。所以我们看到的项羽作战,并不是人们在旧时舞台上见到的那种有勇无谋的鲁莽形象。而是有勇有谋、分析敌情,掌握敌情,作出正确判断,定下正确决心,沉着冷静,“因敌制胜”。比如说巨鹿大战,当时秦兵号称六十万,西楚军十万,明显秦强楚弱,如何以弱胜强,项羽作了分析,敌人虽多,但要分兵把守,秦人多,而某一点上,则楚军集中十万大军击其一点,则是绝对优势。项羽分析双方士兵的士气不一样,楚人要报仇,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是优势。而秦是将囚徒释放后转为士兵,这些是是六国虏来的囚徒,本身的士气就不高,所以,这方面是劣势。一优一劣,高下自现。不过,每一战,均不可轻敌,先是破釜沉舟,动用兵法上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理,把士兵们逼上只有血战到底才有生路的绝地,这是一种绝佳的造势。然后,再用抗击暴秦恢复楚国的号召激励,再用他们经过的训练的精骑带头,再加上项羽的每战必先,所以巨鹿一战,一天九次冲锋,彻底冲垮了章邯的秦军,消灭了秦国的主力部队,取得了推翻暴秦的决定性一战的胜利。可见他是如何集中优势兵力,快速决战,强攻硬取,靠造势去取得决定性的战役胜利。
  由此看来,实事求是,因敌致胜,根据当时战场形势,细细分析敌情,掌握敌方所有重要情报,为自己所用,自己作战方略随敌情变化而变化,不固守成规,不死用一法,一切灵活以适应敌方变化,并且注意发挥兵士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的态势,不单凭先进的作战部队的优势条件,同时注重发挥兵士们的主观能动性,把战争的胜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由弱变强,以少胜多,因敌制胜,避实就虚,虚实相生,示形造势,充分利用战争的规律并巧妙地运用,牢牢把握住战争的主动权,连续取胜,是项羽军事思想的战役指导方略。
  三、“兵贵神速”的军事行动指导原则

  项羽研读兵书,当然知道《孙子兵法》中所说的:“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故兵胜,不贵久”。孙子所说的,用兵作战,只听说指挥虽拙但求速胜,而没有见过讲求指挥之巧而旷日持久的。兵家所尚,历来兵贵神速。
  迅雷不及掩耳,疾电不及瞬目。旷日持久的作战,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堪的重负。任何战争,除下死亡便是以金钱即经济力作为代价的了。项羽爱民,不想搞旷日持久的战争,给人民带来重负。故重兵贵神速。
  兵贵神速,是军事上的必须。现代商战讲求时间就是金钱,是“兵贵神速”的原则在现代商战中的巧妙运动。而军事上的疾速进兵,可以弥补军队数量的不足,一般说来,不是战役需要,很少有在几里几十里范围内集中几十万大军的。而平时必然是分散驻扎于各地。这样,就给兵贵神速提供了可利用之机。,当敌人尚未集中兵力之时,快速集中兵力将敌击垮击溃,取得了胜利,这才是军事家所必取的原则。历来用兵作战,先发制人贵速,当苏州郡守殷尚未反应过来之时,项羽已先发制人,取下他的首级。主动攻击贵速,项羽攻章邯,一天九冲锋,不搞长久对峙,迅速取胜。苏联的军事统帅苏沃洛夫把军队的迅速机动、闪电攻击,说成是战争的灵魂。常常“一分钟决定战斗结局,一小时决定战局胜负,一天决定帝国命运”。拿破仑这位军事天才,赢得胜利,不单靠战士们刺刀,更靠战士的双腿。美国的四星级将军巴顿更具有着强烈的快速制胜的理念,这位美国坦克之父,用他的快速制胜的理念,使其部队犹如一支上紧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进攻、进攻、再进攻。德国人对巴顿的进攻速度十分害怕,时西线德军总司令说,盯住巴顿,他在哪里,防御就该在哪里加强。兵贵神速,古今中外一理,兵贵神速而不贵久,久则师老兵疲。
  项羽的神速行动,自然是他快速机动能力的表现,是以他快速现代化的骑兵部队作基础的,同时也是他高超的指挥艺术的绝妙表演。士兵健全的体魄是是军队进兵神速的保障,而项羽智慧才是作出快速反应的先决条件。项羽的彭城会战正是其打破常规、行动神速的军事指挥战术原则的高超表演。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汉兵的彭城会战。项羽听说刘邦率五十六万大军,攻破了彭城,他决定还击。他不是从齐地作战的东北方顺路直接回兵,因为汉将已率领着军队在邹县、薛郡、枣庄一带迎战。避实击虚,项羽反转过来从砀山、萧县一路攻杀。项羽没有集合在齐地作战的几十万楚军,而是只带自己身所带的三万精骑,集中最优势兵力,快速回军,兵贵神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攻入彭城,把刘邦的五十六万汉军一下子彻底击溃。
  四、“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的激励机制

  自古以来“两军相逢勇者胜”。战场上死亡的,往往就是胆怯者。巴顿说过:“什么是战争,战争就是杀人,你不杀死敌人,敌人就会杀死你,戳穿你的肚皮,击中你的内脏。”怯懦就等于死亡。抱着必死的决心,反倒能活、能胜。
  项羽能取得作战的连连胜利,与项羽有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分不开的。面对再强大的敌人,项羽都得有胆量迎敌。如果未曾作战,先看到敌方的优势,而相比的是自己的劣势而怯敌,未作战心理已先败,则此战必败无疑。要想战胜敌人,自己首先要有敢打必胜的信念。胆略、勇气,在此时就显得十分重要。战争,不是你想打,而是时势逼着你打。既然要打,打则必胜,首先第一问题就是敢打。如果没有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何言敢打。所以巴顿说:“战争中不应让恐惧左右自己。”而这种敢打,首先取决于将领。这就让人想起巴顿将军创业初期被任命为装甲旅长时,一到旅部,让人吃惊,发现这里的士兵们的衣服上还沾着女人的泪痕。巴顿对士兵说:“打仗靠的是勇敢,而不是女人的眼泪。如果想让关心你的女人少流眼泪,就应该勇敢地去战胜敌人。否则,女人的眼泪就是流成了河,也救不了你的命。你们不要怕打仗,打仗也没有什么,以后看我教你们怎么干,你们就怎么干。”巴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战必身先士卒。这就很有项羽的英雄气概了,也如项羽那样能充分估计到战争中敢打必胜的精神因素十分重要。将领的这种精神因素相当重要,战场上只有怯懦的将领,而无怯懦的士兵。如果一只羊领一群猛虎,则一群猛虎也变成了一群羊。如果让一只猛虎领一群羊,则一群羊也变成了一群猛虎。任何时候,也不可低估战争中人的精神因素的作用。所以我们今天的军事,仍然提倡革命英雄主义,提倡“亮剑”精神。
  但要注意,这种勇,绝不是匹夫之勇,血气之勇。这里的勇是大智大勇。这种勇,是既能用刚也能施柔,既能自强也能处弱。受到攻击不害怕,受到欺压不畏惧,受到挫折不气馁,适时前往,勇往直前。这种勇是英武之神勇,是勇过万人的大勇,是深得破敌之机的大智大勇。如不这样,一遇敌人两腿发颤,未从列阵已先想逃跑。将领没有勇气,则覆灭兵伍,葬送军队。由此看来,项羽在战斗中的激励士兵,并每战必身先士卒,其勇绝不是有人攻击的那种匹夫之勇,而是深得破敌先机的大智大勇。这种大智大勇,这种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在项羽的军事思想中是占有一份应占的地位的。
  “坑灰未冷山东乱,原来刘项不读书”,说项羽不读书的说法是错误的,他只是不读死书,不读无用的书,而深入研究兵书。他对孙子兵法中的“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深有体会并一直作为自己的治军方略。文,是奖赏,就是提拔有功的官兵,奖励有功的将士和爱护广大士兵。项羽爱兵一直是众人皆知的,士兵有病,亲自慰问,士兵伤亡,亲临抚恤,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士兵穿,自己的饭分给士兵吃。有人说这是他的“妇人之仁”。不对,这正是项羽治军的重要方略,他出身贵族,深知楚国贵族只知上层互相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根本不知如何治国治军,楚国的灭亡,内部的一条重要的原因是楚国贵族的上层腐败,根本就不知如何治国治军而只知一味的争权夺利。如大军事家吴起从魏国投奔楚国,楚悼王大胆任用,吴起大胆改革,正因为这种改革,触动了腐朽贵族的利益。楚悼王一死,吴起也被杀,改革流产,其它几国因改革强大,楚国不改革而导致衰弱。秦国的商鞅变法成功,秦国日益强大,吞并六国。项羽要推翻暴秦,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与自己齐心攻秦的士兵,所以他对士兵爱护有加。这绝不是什么“妇人之仁”而是赏罚分明的治军方略中的重要一项。项羽手中的战将,是从战争中提拔的。有功则赏,有过则罚。那些一起随着他攻秦的六国战将们,最后各自都得到了自己的封地,成为十八家诸候。而那些原先的贵族、那些不跟着大军一起去进攻暴秦的则不封,反叛的坚决消灭。
  项羽对有过的将士的处罚也是严的。比如说逃跑的陈平,投奔西楚后,因陈平平定殷地有功,被提拔成将军,可是殷地又叛,陈平做事不彻底,遭到项羽批评。再加上陈平自己好贪污金钱,怕项羽处罚,所以才逃奔到刘邦手下的。项羽对手底的将领严格按《孙子兵法》中的“智、信、仁、勇、严”五德要求。所以他的军队靠严格治理而成为一支战则必胜攻则必克的军队,才能取得连连胜利,“立国五年”,成就了一代英雄霸主英名。
  总体看来,项羽的军事行为有其军事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呢?项羽在战争的这门科学中,已能熟练地掌握战争艺术,运用于自己的军事行为之中,一切依据敌我双方情势,唯物不唯心,既重视客观条件的把握,又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二者巧妙结合,辩证分析,根据敌我双方实际态势来分析,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作战指导方针,把胜利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为胜利的取得而造势,靠的正是项羽的这种能动地造成有利的作战态势和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凌敌威势,这才形成了项羽的军事思想。《汉书》中,分析归结项羽为兵形势家。此言不虚,也正是项羽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不然,他凭什么如司马公在《史记》中所言,没有丝毫的凭借,在天下群雄蜂起、互相争夺,不可胜数情势下,乘势起于民间,三年之内,率领五诸侯,消灭暴秦,分割天下,封赏王侯,发号施令,号称霸王,立国五年。凭的正是他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军事思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8 05:18 , Processed in 0.12027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