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518|回复: 4

[转载] 江东的“四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江东孙吴政权,自创业、建国直到灭亡,历经4代。孙氏前两辈尽都英雄勇武,威名远播 ,功业垂世,但是后来不肖,德衰力薄,难能继承守护,终于导致国灭家破。虽然"生子当如孙仲谋",怎奈"儿孙不如孙仲谋"。

一、父兄奠基,江东称王

东汉后期,南方农民起义十分频繁。黄巾农民大起义时,荆、扬各地农民也纷纷揭杆而起 ,武装斗争愈渐激烈。在大动荡、大改组中,崛起了孙坚及其家族,崛起了东吴政权。

东吴的第一代创业者是孙坚。孙坚,表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传为孙武之后 。孙坚少年即有谋略。据说他17岁时,在钱塘看见海盗十余人正劫财分脏,便奋力提刀上岸,且高声大叫,东西指点,象在指挥许多人包围进击的样子,众盗贼以为遇上了官兵,便放弃财物各自逃命。孙坚因此而闻名于郡县,并被推荐当上了校尉。后来会稽郡(今浙江绍兴)暴发了达数万人之多的农民起义,孙坚又招募军队将其击败,因而得到升迁。黄巾起义时,镇压农民起义的将领中有个叫做朱亻隽的,与孙坚是同乡 ,他听说孙坚勇武,就邀请孙坚参与军事。在战场上,孙坚很卖力,军事才能也得到突出显示。在汝南、南阳等地,孙坚多次打败黄巾军,立下汗马功劳,又有朱亻隽提携,所以在黄巾 起义军主力被打败、朝廷大行犒奖时,孙坚得到了很大实惠,被封为乌程候,任长沙太守。

在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中,孙坚又有新的作为,为扩大孙氏影响,发展孙氏事业作了新的努力。孙坚作为长沙太守,主动带领程普、黄盖等将领率部参加讨董联军。孙坚在开始阶段进展很大,但由于袁术听人挑拨,不给粮草,导致孙坚损兵折将,孙坚因而对袁术颇有怨忿而且溢于言表。但孙坚不受董卓拉拢,继续进击,并率部突进洛阳。在灭火救灾、清扫宫殿的时候,孙坚得到汉代传国玉玺,且密藏不报,据为己有。恰军中有袁绍的一个老乡知道,便连夜偷出寨营向袁绍报告。袁绍向孙坚索要,孙坚发誓说:"若得玉玺不报,死于乱箭之下。"随即率部脱离联军南下。袁绍下令荆州刘表截击,孙坚于是与刘表大战一场,损失不小,但总算夺路回到江东,开始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受到袁术唆使,也为报刘表截击之仇,孙坚不久便"跨江击刘表",与长子孙策率部渡江,杀向樊城。孙坚故意让船只在江上来回游荡,引得刘表军队不断向船上射箭,至于"箭已放尽",这时孙坚便利用这些箭射向敌岸,继而登岸强击,很快便占领樊城,接着进占邓城,然后将襄阳团团包围,连日攻打。刘表在危急中依谋士之计,在城外的岘山设下埋伏,引孙坚上钩。孙坚不知是计,只带少数骑兵向岘山追击,刚到山下,山上石子乱下,林中万箭齐发,孙坚措手不及,身中飞石乱箭,撞倒马下,脑浆迸流,死时年仅37岁。可惜一世英雄,在壮志未酬、大业待创之时便命断疆场。

孙坚不幸死去后,其长子孙策继承父业。孙策字伯符,年少时已有威名。当年孙坚率部参与镇压黄巾军时,把家眷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孙策在这时结识舒城(在今安徽)人周瑜,他接受周瑜建议,把家搬到舒城。在这里,孙策与周瑜一起练兵习武,逐渐有了名气,还聚合了江淮间一批英雄人物。孙坚跨江击刘表时,孙策随行。孙坚轻敌而中箭身亡时,孙策不在身边。得到父亲的死讯后,孙策迅速赶到并用所俘敌将换回父亲尸体,扶灵退战,返回江东,表现出临危不乱,进退自如的统帅才能。因此,他理所当然地成为父亲事业继承人,并通过努力,使这个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孙策退守江东后,屈己待人,招贤纳士,四方豪杰,争相趋附之。形成力量后,孙策率所部投奔袁术,为之效力,以求发展。袁术很看重孙策,感叹说:"假如我袁术有象孙策这样英武有为的儿子,即使自己死去也无遗憾。"多次受命出征,孙策都凯旋而归,由此更得袁术欢心。孙策这时乘机提出,以玉玺为信,借兵回江东报仇。袁术一心想当皇帝,看到传国玉玺,当然喜出望外,立即把玉玺抱在怀里,很快满足了孙策的要求。于是孙策带着自己的本部人马、父亲的旧部和从袁术处借得的马步兵回到江东,开始了他独立的创业历程。这一年,孙策才20岁。





上一篇: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一
下一篇:三国人物大全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孙策这位少年英雄回到江东后,在周瑜、张等人辅佐下,迅速扩充地盘、发展军事力量 ,一时威镇江东,被人们称呼为"小霸王"。孙策攻占吴郡后,任命年仅15岁的孙权为阳羡(在今之江苏宜兴)长,这是孙权第一个官职。197年,袁术不自量力,在寿春称帝,孙策果断地与之断绝关系,在政治上完全独立。仅仅两年后袁术便在围攻中势穷力竭、吐血而亡。孙策乘机兼并了袁术的部分势力与地盘,实力得到较大扩充。不久,孙策便全部占领了江东 六郡(相当于今天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的大部分地区)。200年,北方发生了著名的 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为争夺北方的霸权打得正紧。而在南方,孙策的发展势头很旺。孙策正谋划着一件大事,即准备乘袁、曹相互攻伐之机,作为第三支力量,发兵突袭许都(即今河南许昌市),把控制在曹操手中的汉献帝掳来江东,也来品尝"挟天子而令诸候"的滋味 。但是,世事变幻莫测,天意不遂人愿。在这个重大关头,横祸飞来,孙策不幸而身中毒箭,不久即抱恨身亡。原来早在孙策起兵时,吴郡太守许贡即怕将来孙策在江东坐大,便给朝 廷上表,建议将孙策调去京师,以便严加制约。不料该信落到孙策手中,孙策大为恼火,用计将许贡抓获并处死。许贡这人平时厚待门客,深得诸门客之忠心,许贡不幸被杀,便有几个门客纠合起来,决意报仇。他们侦探到孙策将去丹徒西山打猎,便先躲在山上,以待时机孙策追猎时独骑在前,众门客用毒箭射中孙策面门,继而刀枪并上,使孙策又多处受伤。众门客虽被随后赶上的孙策部下杀死,孙策却终因伤势过重,不幸身死。这样,年仅26岁,"美容颜,好笑语",风华正茂,雄心万丈,英气逼人,原本前途无量的孙策,竟比其父亲孙坚更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孙吴事业,又遇到一次严重挫折。

孙策既死,江东之军政大事,集于孙权一身。孙权字仲谋,是孙坚次子,孙策弟。据说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有大福大贵之像,且非等闲无能之辈。早在少年时,孙权即跟 随孙策在战火中成长。他办事慎重,善于谋断,同事中没有谁敢因其年青而对他轻视怠慢, 孙策也非常看重这个弟弟,甚至觉得自己比不上他,每次商讨重大事情总要把他找来,听取 他的意见。在宴待文武宾客时,孙策曾对孙权说?你看吧,这些人都是你的部下啊!"临终前,孙策把张昭等人叫到跟前,请求他们务必尽心竭力辅佐孙权,然后把印绶交给孙权说 :"举江东之众,决战于阵前,争锋于天下,你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心力,以保卫江 东 ,则我不如你。"鼓励和劝勉弟弟扬长补短,理会父兄创业之艰难,用心东吴事业,务必图存图进。

孙权果然不负所望,努力开拓进取,使孙吴事业长足发展。在张昭、周瑜等人扶持下,孙权从朝廷弄了个"讨虏将军"名号和"会稽太守"职位,名正言顺之下,孙权"招延俊秀、聘求名士",放开手脚,开拓进取。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鲁肃,是周瑜的好朋友,经周瑜劝导投奔孙权。鲁肃对孙权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速除",对于孙权来说,"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宜乘北方多事之时,放手发展自己,且建议孙权即早剿灭黄祖,扫除刘表,尽占长江流域,然后称帝建号,征伐天下,形成一统江山。一番话说得孙权心悦诚服,从此视鲁肃如股肱之臣。于是,孙权加紧招兵买马,一面巩固阵地,一面扩充地盘。207年,孙权率部西征,一举击杀黄祖,接着便将目标指向刘表。

鏖兵赤壁,大败曹操,是天下三分的关键战役,也是孙权的得意之作。正当孙权要对刘表用兵之际,曹操已亲自率领大军南下,使形势骤然紧张、复杂起来。曹操的首攻目标是刘表,刘表恰在这时病亡,其子刘琮不战而举州投降。时寄居刘表篱下的刘备不堪一击,逃驻樊口 ,派诸葛亮到柴桑与孙权商谈联手抗曹。这时曹操给孙权送来最后通牒,口气狂妄,且又大军压境,情形紧急,东吴一片恐慌。慑于曹军压力,不少人主张投降。这时鲁肃力排众议,主张联刘抗曹,决一雌雄。他劝告孙权说,江东人人可降,唯独你孙权不可降;江东投降后,可说人人有利,唯独你孙权没有利。孙权顿然省悟,才下定决心联刘抗曹,并下令抓紧练兵,与曹操决一死战,正如周瑜所说,曹操军兵不服水土、不习水战,行军疲惫,战斗力严重削弱 。孙权和周瑜抓住曹操诸多弱点,孙刘联合行动,在赤壁拉开激战帷幕。东吴采用火攻,一把火点燃曹军战船,顿时烈焰张空,曹操军队一齐大乱,人马被烧死、溺死、杀死者不计其数,遭到毁灭性打击,逃到乌林(今湖北洪湖境内)又被拦住截击,曹操损失了几十万人马,自己侥幸地仅带少数残兵败将逃回北方。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赤壁之战后,孙权又再接再励,终于开创了鼎立东吴的良好局面。曹操虽然退守北方,但 还据有江陵、襄阳等一些战略要地。为了扩大胜利成果,孙权让周瑜率兵进击江陵,经过一年左右的消耗战,终于将曹军逐出江陵;为了巩固、发展孙刘联盟,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 后来又接受鲁肃建议,把江陵也无条件让给刘备。同时,孙权还在东线开辟新战场,他亲自 率领 部队向合肥发起攻击,与曹操展开了多年的争夺战、拉锯战,后来在濡须口与曹操进行决战 ,孙权重创敌军。另外,孙权还积极地向岭南地区扩张,他派步为交州(包括今广东、广 西大部以及越南之北部)刺史,实现了对这一广大地区的控制。为巩固其内部统治,孙权一 面采用武力,坚决地镇压了"山越"造反,一面安抚广大老百姓,发展农业生产,既解决了 军队给养,又促进了孙吴的发展壮大。

"火烧连营"和"石亭大捷",是孙吴立国的奠基礼。刘备入蜀后,孙吴联盟出现了裂痕 。按照当初协议,刘备攻占益州后,便还荆州给孙权。但孙权见刘备已得益州而向刘备讨还荆州时,刘备却推说要等夺得宋州后再来商议。孙权因此大怒,派人将妹妹接回,并派部队去强行接管长沙等郡。219年,关羽向襄阳、樊城用兵,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威震一时。孙权却乘关羽后方空虚之机,给了关羽以致命的一击。他派吕蒙率精兵突袭公安、江陵 、荆州等战略要地,且连连得手,最后擒杀关羽,取得决定性胜利。221年,刘备为了给盟弟关羽和张飞报仇,亲自统帅大军,顺江而下,气势汹汹,企图一口吞灭东吴。孙权以陆逊 为都督,率军抗击刘备。陆逊先则据守不战,避敌锋芒,待敌疲劳,继而发起全线反攻,火烧连营七百里,彻底击败刘备,使东吴此后"西线无危险"。226年,孙权又一次率大军伐魏,依周鲂计,先由周鲂诈降魏国,说愿作为内应配合曹军进击,曹军竟信以为真,让孤军深入以接应,孙权乘机发起进攻,一举击败曹军,取得了著名的"石亭大捷"。一连串巨大胜利,使东吴政权更加巩固。经群臣劝进,孙权终于在229年4月于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 9月,孙权迁都于秭陵,改称建业。孙权即位称帝,标志着其事业达到顶峰。

孙权在位期间,吴国有很大发展,国力相当强大。孙权长期苦心经营,有一大群文臣武将的衷心拥护,政权相当巩固;有一支南征北战、久经锻炼的军队,具有强大的安内、御外能力;拥有广阔的土地,东、南临海,西至长江三峡,北抵淮水,面积几乎与曹魏相埒,比蜀汉则更其广阔;论人口,虽然数量不及曹魏,却多蜀汉一倍。这期间东吴经济也迅速发展。由于山越人大量出山和北方农民大量南移,为东吴经济发展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劳动技术的进步。长江沿岸出现了许多屯田区,洲诸弃地人烟也逐渐稠密,丹阳附近开始了围湖造田尝试,太湖沿岸和钱塘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永兴(今浙山萧山境内)精耕细作的稻田,亩产稻米三斛。三吴的丝织业发达,民间普遍喜爱绫绮之服,文人也好以蚕织为诗赋题材。三吴出产"八蚕之绵",诸暨、永安一带丝质很好。吴国的采冶业有很大发展,凡产铜、铁之郡,均设专署管理,冶炼术达到发达程度。其铜镜制造业长盛不衰,陶瓷业也业已走向成熟。相应的,吴国的造船业、水上运输业也长足发展。这些都是《三国志·吴志》所明记。又据《太平御览》说,吴国在长江上航行的大船上下五层,可容纳三千人;吴国的海船北航辽东,南行南海,还有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省)。由于海上交通发达,吴国的使臣曾多次泛海四出,如朱应、康泰远至林邑(越南中部)、扶南(在柬埔寨境内)诸国,并带外国使臣、商人到吴国。可见在一个时期里,吴国确实兴旺发达。

二、晚景黯淡,东吴衰亡

权力很吸引人,也很容易改变人、腐蚀人。孙权称帝后,经过权力的改造,逐渐地变得糊 涂,变得刚愎自用、昏聩腐朽了。

孙权的一个很大失策,是在对待公孙渊的问题上。公孙渊是辽阳襄平(在今辽宁)人,祖上 起割据辽东,已历三世之久。从自身利益出发,公孙渊主动联络孙权,用来作为外援。孙权 也想以公孙渊为援,还想从那里获得大量良马。因陆路阻隔于魏,只能海上来往。232年, 东吴从辽阳经海路运马东吴时,遇大风暴,且遭曹军袭击,损失惨重 。这年冬,公孙渊又一 次上表称藩,阿谀孙权,且送厚礼。孙权因而禁不住心花怒放,志满意得,不顾群臣反对, 下诏策封公孙渊为燕王,并派万人船队的护送其使者北归。老臣张昭曾苦谏劝阻,却遭到孙 权 斥责。敦料这次来往结果竟被张昭不幸言中,公孙渊根本不讲信义,而且十分残忍,将孙权 派出的护送人员全部杀死,且将首级送洛阳,向魏明帝邀功讨好。东吴遭到一次打击并造成 不小损失。

孙权晚年刚愎自用,且又猜疑群下。过去他曾经言听计从的一些人,诸如张昭、陆逊,都被孙权疏远和厌恶。为了加强对臣僚的监视和控制,孙权专门设置"校事"、"典事"之类的机构,对文武官员实行严密的特务监视。他任用了一个叫吕壹的人,让他专事监察,这人心地险恶,治人残酷,被人们恨之入骨,孙权却对他信任有加。他伪造文书,罗织罪名,排斥异己,陷害无辜,竟达到丧心病狂的程度。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权的最大错误,是选择继嗣。孙权原来选定的太子,是长子孙登。孙登这人明礼而敢谏,可惜不幸早逝。于是,孙权再立孙和为太子,不久孙权又封孙和之弟孙霸为鲁王,令二人同处一室,且对孙霸格外宠爱。结果,不仅群臣不知所依,兄弟二人也明争暗斗。孙权发现问题后,不仅没有立即改变现状,反而申斥群臣,诛杀太子太傅,继续搞"一碗水端平"。后来太子兄弟矛盾越来越大,孙权不顾太子表现不坏、没有过失的事实,废孙和太子身份,将孙和赶出建业。同时赐孙霸死,并诛杀无辜。又当大臣上书奏请吸起教训时,孙权竟恼羞成怒,对上书者大开杀戒。这年冬天,孙权立孙亮为太子。不久,孙权病倒,新的宫廷危机又一次出现。孙亮之母、新立皇后潘氏迫不急待想把大权抓到手里,却反被几个极为不满的几个宫女勒死。孙权还活着,宫廷内外已经刀光剑影了;孙权一旦死去,情况势必更坏。孙权似乎已经觉察到问题的严重危险性。但一切都来不及了;整肃朝政来不及了,清理后宫来不及了,召孙和还太子之位也来不急了。刚刚安排诸葛恪为大将军、太子太傅后,孙权便无可奈何地死去,将一切危机都留在身后。

孙权确实福气不薄,他执掌江东三吴,长达53年,名正言顺地当吴国皇帝,也长达23年。 比及曹操、刘备等人,算得上享尽荣华富贵。孙权确有政治、军事才能,并且还善于审时度势,又处事谨慎,行动稳健,周旋灵活。在群雄角逐、割据形势下,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且有很大开拓;能够延揽各路豪杰英才聚于麾下,使之各显其智、各献其力、各尽其忠,而且辈出不衰;与曹操、刘备争雄竟能鼎足而立,确实称得上是"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但是 ,这些仅是就他前半生而言。孙权晚年性格被至高无上的权力扭曲变形,性多嫌疑、猜忌,果于杀戮,昏聩残暴,与前半生判若二人。因受孙权影响,孙吴政权危机四伏,前景极为黯淡 。当然,我们不宜苛责孙权,而应当去声讨、去改变即不受制约的权力。

孙吴灾难连绵,每况愈下,是在孙权身后。孙权死后,继位的会稽王孙亮,再继为景帝孙休,最后一个是末帝孙皓。他们中,没有一个能保业守成,更不用说开拓进取,他们只是一 味地你争我夺、互相残害,或者权臣把政、为所欲为而庸主无奈,或者昏君妄为、穷奢极欲 、暗无天日。

孙权临死前才意识到孙和有冤,打算扶正孙和,但却遭到金公主、孙峻和孙弘 等人的强烈反对,只好改封孙和为南阳王、遣往长沙,而让孙亮继位,诸葛恪辅政。孙亮登 基之初,诸葛恪暂掌大权。但不久,诸葛恪在权力斗争中惨遭失败,身家俱灭,取而代之的 是诸葛恪和孙和的死敌孙峻。孙峻执政后,诛杀诸葛氏家族,继而迫害孙和,先收夺孙和印绶,再进一步远徙,最后是将孙和赐死。孙亮虽然并不愚昧,却由于权臣把政而每每事不由 己。孙峻死,孙峻的从弟孙琳继任丞相,他揽权越位、恣意横行、凶狠残暴,较乃兄有过之 而无不及。孙琳大张杀伐,将异己一概清除,把权柄尽握掌中。他下令让弟弟威远将军孙据 入苍龙宿卫,武威将军孙恩、偏将军孙干、长水校尉孙分屯诸营。孙亮不满孙琳且欲诛杀之,不料事机不密,孙琳得信后抢先下手,杀死帮助孙亮筹划的全尚、刘丞等人,强夺孙亮 印绶,废为会稽王,然后派人迎接琅琊王孙休回都即位。孙休是孙权第六个儿子,字子列, 有主见 ,稍敢作为。即位后,孙休改元永安,封孙和之子孙皓为乌程候。虽然孙纟林一门五候并列、皆 典禁兵,权倾人臣,但孙休却阳示恩宠,内实防之。经过周密设计,孙休在张布、丁奉等人的谋划下,一举擒杀孙琳兄弟,又对孙峻掘墓鞭尸,同时对诸葛恪等平反昭雪。永安七年, 孙休忽病危,临死托孤,令丞相濮阳兴辅太子孙以立。濮阳兴与众大臣及太后商议,认 为 东吴风雨飘摇,应当由一个成年能决、英明有为的君主继承帝位,才有希望转危为安、固国 自保。于是不以遗嘱为循,废太子孙,并迎立乌程候孙皓。

孙吴的皇族及臣民期望新主孙皓振兴孙吴,但恰恰是孙皓导致了孙吴灭亡。做乌程候之时 ,孙皓似乎明智、勤勉,因而受推崇而登皇位。但至高无上,无所约束的权力,很快改造了孙皓,使孙皓变得穷奢极欲,沉湎酒色。即位初,孙皓似欲大所作为,他下诏痛斥官吏腐败,鱼肉百姓,命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又将后宫女子大量地出放,任其婚嫁。如此几招,赢得朝野上下一片赞誉之声,许多人欣然而喜,孙权的皇位因而也就得以巩固。但不久他即脱去伪装,露出酒色之徒本性。孙皓嗜酒如命,又喜欢大宴狂饮,每每必一醉方休。只要是宴请群臣,官吏尽须出席,凡出席者不醉便不准离席。孙皓荒淫好色十分出名,他每年都要派人到各地去挑选美女,并规定凡躲避挑选者一概以死刑处。官吏家十五六岁的姑娘都必须先让孙皓直接目试,没有被看中的才可以出嫁他人。经过搜集,孙皓宫中美女超过5千,以至于后宫姬妾之集,佩皇后印绶者也比比皆是。

孙皓酷爱杀人,凡不称心,拂意违愿者尽皆杀之。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本有拥立之恩 ,因对孙皓沉湎酒色、胡作非为稍有微辞,孙皓便对他们俩大开杀戒,并且夷灭三族,朱太后也有拥立之功,兼之是长辈,本应当尊敬有加,孙皓对她也恩将仇报,不仅杀了她本人,还将她与孙休所生的4个儿子全部遣送出京,不久又将其稍长者2人杀死。有侍者王著,博学多闻,为人正直,因不肯阿谀奉承,便遭杀害。275年会稽郡大旱,饥民联名上表要求政府给予必要救济,会稽太守车俊为政较清廉,对灾民抱同情之心,便开仓赈灾。孙皓却认为车俊是有意收揽人心,为个人树恩扬名,损害朝廷权威,便将其斩首。侍郎张尚多才多艺、思维活跃而语言敏捷,竟受孙皓嫉恨,终被孙皓借机杀害。孙皓既为色鬼,却对后宫美女毫不怜悯,稍不如意便将其杀死,扔进濠沟随水漂走。孙皓杀人,方式五花八门,诸如挖眼睛、斫双脚、活剥人皮等等,无所不用其极。有个叫陈声的人,本来是孙皓的宠臣,因一件小事惹得孙皓不高兴,孙皓便让人将锯条烧红,然后让人用以锯陈声的脑袋,竟将陈声活活锯死。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孙皓长时期地倒行逆施,无恶不作,弄得朝野上下离心离得,有的降晋以求生,有的揭杆而起,孙吴政权的危机,也就愈渐深重。

孙皓不修德政、不恤臣民,却又幻想帝业天长地久,惟寄托于迷信。当即位之初,曹魏朝中内讧不断,一时无暇于东吴,孙皓因之被表面、暂时的和平假象所迷惑,不去考虑战争的危险与可能,更没有积极刷新政治,发展经济与国防,而是沉溺于享乐。一旦危机到来,他又依赖于迷信,寄希望于风水。他听说荆州有"王气",吴国必须迁都荆州才能保持长盛不衰,便不顾群臣的一致反对,强行决定迁都武昌,并派人摧毁荆州一带历代名人故墓,企图将这些坟墓所占之"王气"、"运气"一概转移到自己身上来,转移到孙吴国来。这样,他江山稳固,便可一辈子作威作福。但是迁都后,粮食等一应生活、享乐用品都必须溯江上运,凭空添出许多麻烦,武昌的诸方面设施也远不及建业一般奢华与齐全,享乐便得不到满足,而且国运亦未见好转。到这时朝中文武、江南世族,都抱成一团,提出"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强烈要求还都建业。孙皓想起建业享乐的诸多好处,也生出迁还念头。于是还都建业。

如此一个来回,又伤耗东吴元气,孙吴也就愈加危急。因迷信阴阳、惑于谣传,孙皓不自量力,决定兴兵伐晋,以应所谓"天命"。于是孙皓演出了一场滑稽剧:在天寒地冻之时,大雪纷飞之际,孙皓带着太后、皇后以及数千美人,吵哄哄出征晋国。这些人怎经受得了寒天荒野之苦,在新鲜、热闹中嘻笑了不一会儿,便都呼天喊地、哭爹叫娘地乱作一团 ,队伍根本无法前进,更谈不上去列阵作战。孙皓自己也冻得吃不消了,于是同意"班师" 。

孙吴的灭亡,确乎是不可避免的。从外部看,蜀汉已经灭亡,三国鼎立局面不复存在,且曹魏政权向司马晋政权的过渡早已完成。晋武帝雄心勃勃,志在一统天下,并在积极准备。

而从内部看,孙皓的残暴统治,不仅使老百姓穷苦不堪、怨声载道,而且统治阶级内部也离心离德、各怀忌志 。加上名将谢世,军备早已失修,边境薄弱,不堪一击。晋军兵分五路,浩浩荡荡而来,而吴军毫无斗志,一触即溃,晋大将王氵睿率军乘风破浪,直抵石头城。孙皓别无选择,唯循古例老实地自缚双手,让军士抬着棺材,引百官投降。于是孙吴灭亡,时为公元280年。不久,孙皓被押解到洛阳,开始接受阶下囚生活的惩罚,5年后悲凉地死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9 16:55 , Processed in 4.15642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