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在东吴政坛,几乎没有什么敌人,他与任何人都能友好相处,韦曜曾在《吴书》中评价他:“才略虽不及弟,而德行尤纯。”从诸葛瑾给儿子起的名字中也可以看出他的为官之道——诸葛瑾大儿子诸葛恪字元逊,二儿子诸葛乔字仲慎,都跟“谨慎”有关。
但诸葛瑾的谦虚谨慎并不是随波逐流、怕做出头鸟,而是善于在流水一样的柔软外表下坚持原则。
史载诸葛瑾善于“谈说谏喻”,他说话做事很低调,但能在不经意间让孙权接受自己的建议。比如东吴名士虞翻,一向嬉笑怒骂狷狂张扬,被孙权深深厌恶,东吴小朝廷内部很少有人敢为虞翻开脱,只有诸葛瑾敢为他说情,这也很为世人称道,大家公认诸葛瑾这个一生谨慎的“公务员”,实际上是有勇气、有原则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在《道德经》中对水的描述,可说是对诸葛兄弟为官处事之道的最好概括。中国官场从古至今都吃这一套,直到今天,公务员场上也是低调者顺风顺水,张扬者被视为另类。
有史记载,这么多年,诸葛家的“公务员”只出了两个“另类”。一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他聪明善辩,行事张扬,权力欲极强,而且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跟老爹的作风完全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结果被孙氏宗室人物孙峻刺杀,然后夷灭三族。三弟诸葛融被牵连诛杀,只有二弟诸葛乔因为过继给叔叔诸葛亮而幸存,总算是为江东诸葛瑾家族留下了一点血脉。
诸葛家的另一个“超级大另类”是东晋将领诸葛长民,行事鲁莽且品行不端,后因反叛被刘裕所杀。这也算应了一句古话:“牙齿坚硬而脱落,舌头柔软而长久。”
明代薛瑄曾作《为官镜鉴》一书,将中国历代为官之道总结为12点,其中就有“谨慎”、“隐忍”、“低调”、“慎言”四点,都与谨慎有关,而且书中多次引诸葛家族为例。这也算是中国官场自古而来的一个特色吧。
晒财产,家人衣服仅一套
诸葛家族的“公务员”,几百年来就没听说有几个是因为贪污而出名的。自老祖宗诸葛丰开始,就以“特立刚直”著名,诸葛亮的廉洁更是闻名:“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算是开启了中国官员财产申报的先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领导带头廉洁,下面的小“公务员”更是无人敢顶风而上。如西蜀官员董和“躬串以俭,恶衣蔬食”,为官“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邓芝“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另一位重臣费炜“雅性谦素,家无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总之一句话,因为西蜀的“总理”诸葛亮特别廉洁,所以大臣也都集体很廉洁。
别忘了,魏晋时代已经开启了官场奢靡之风,王恺石崇斗富,用麦糖刷锅、拿蜡烛当柴火的故事就发生在随后的西晋。而诸葛亮治下的官员竟然清贫如斯,可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诸葛亮在管理和教育家人子弟方面,也非常值得后人借鉴。史载“丞相之妾无副服”,先不去讨论诸葛亮那个时代的纳妾背景,但丞相的妾室连身换洗衣服都没有,这就足够世人惊诧的了。
诸葛亮早年无子,将哥哥诸葛瑾的二儿子诸葛乔过继过来,但对这个嗣子,诸葛亮要求极其严格,他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写到,诸葛乔本来应该回成都,但他让诸葛乔和其他官员子弟一样,在深山中负责转运粮草。诸葛乔后来牺牲于转运路上,年仅25岁。
诸葛亮曾为儿子诸葛瞻作《诫子书》,书中名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家族的孩子,四五岁时就要熟背《诫子书》,节俭的品德,就在这些孩子刚刚记事起,被深深烙在他们的脑海里,伴随着他们长大。
领导太强大的现代启示
在沂南县诸葛氏祠堂内有一石碑,上刻乾隆皇帝的一首诗:“孝能竭力王祥览,忠以捐躯颜昊真。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完人。”
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位全能领导,不仅政治、军事、学问和自身修养都极好,而且工作特别勤奋,也就是“事必躬亲”。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经典对话,西蜀使者告诉司马懿,诸葛亮处理公事经常通宵达旦,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要亲自处理,而且平日吃得很少。司马懿听后喟叹:“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这又带来一个问题,领导能力太强大,工作忘我,大事小事都亲力亲为,而且喜欢一竿子插到底,那对诸葛亮的下属还有蜀国小朝廷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