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国志》中,我们多次可以见到“军师”这一名称,有的为“军师中郎将”,有的为“军师将军”,还有的称为前军师,中军师,后军师等,但在蜀国,军师这一职务与蜀汉政权建立以及政治核心的变迁有着重要联系。
“军师”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后汉书•隗嚣传》中记载“(隗)嚣既立,遣使聘清平陵人方望,以为军师。”《寇恂传》也记载着“(寇)恂奉玺书至第一,(高)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遂斩之,遣其副归造竣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后来诸将问寇恂为何能杀其使臣而降其城,寇恂说:“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由此可知,在东汉时期,军师一职仅作为私设,尚未成为国家正式官职,其执掌仅仅是随从谋议,参与决策机务,为“取计者”而已。
但到了东汉末年,由于战争频繁,诸雄争霸,军队决策对于战争成败愈显重要,因此各军事集团在扩充军力同时,也注意网罗人才,参谋军机、军师一职普遍设立“公府之属,增至百余,军师之名,遍列诸署。”袁绍以卢损为军师,“至魏武帝又置师官四人,以荀攸为军师,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决焉,又梁义为左军师,吴朱然为右军师”,而且军师之职也更加重要,在魏国,既参军谋,又典吏选,刑法。甚至还有监军之职,例如诸葛亮方出祁山,与司马懿相持百余日,亮以由巾帼妇人之服辱之,懿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在吴国,军师只由丞相、大司马之职方可兼任,丁奉、全琮以右大司马兼左军师,朱然以左大司马兼领右军师,张悌则为丞相军师,可见其职务之重。
在蜀国,军师之制更有其不同于魏吴两国的特点。蜀国职官虽基本上延承汉制,但多有创新之处,在赤壁之战后,刘备率军进占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庐江营帅雷绪率部曲数万口归备,“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刘备领荆州时,还曾以庞统为治中从事,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军师中郎将为刘备一时的军事创置,但不同于魏国,他不仅参与军事谋议,更重要的是握有兵权,可领军征战,故既可独自镇守一方,又可随主征讨。在进攻刘璋的战争中,诸葛亮、张飞、赵云就曾分兵三路,从川北、川东、川南溯江而上,分定郡县,刘备此时也用庞统之计,斩杨怀等,回师成都,但在进攻雒县时,庞统率军队攻城,为流矢所中而卒,此时军师中郎将作用就是出谋划策同时领兵作战。
成都平定后,刘备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从此正式设置军师将军这一将军号,其职掌仅是处理左将军府一般的日常行政事务,镇守成都,足食足矣,为刘备在前方征战提供后勤支援与保障。刘备此时真正的谋主则是法正,法正劝说刘备平定汉中,认为“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之。”刘备听从了他的意见,后来,法正随从刘备进取汉中,出谋划策,大破夏侯渊,使法正在刘备心中威望极高,并任为尚书令。在夷陵之战败后,诸葛亮不禁叹曰:“法孝直若在,则必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但此时身为丞相兼军师将军的诸葛亮为何却无力参与这几次对蜀国生死攸关的战略决策?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到东汉中后期以来,政治制度上的一系列转变。“自后汉时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尚书始为机衡之任,然当时尚书不过预闻国政,未尝尽夺三公之权也。”在蜀汉政治中,刘备大权独揽,尤其牢牢控制军权,同时让法正参谋军议,引为私人,并让其典尚书令,掌军机大政,由此带来的后果,就使相权受到削弱,仅能处理一般国事,而无法参与军机决策,军师将军其实际职务便降低,既无法征伐,又不随从参谋,渐成虚职,《通志》云:“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篡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大权一出于私门,然三公未容遂废也。”由此可见,军师将军职位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蜀国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反映了刘备此时有意要控制兵权,加强王权,巩固其统治地位,同时,不使丞相有过多兵权,造成难以制约的局面。他将行政权与军权分离,以致诸葛亮的军师将军成为虚设的荣誉衔。
|
上一篇:三国荆州临沮校考——兼论马超所督临沮释疑下一篇:官渡会战中的袁绍为何傻得那么彻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