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742|回复: 5

解密贾诩看似辉煌的一生后不为人知的辛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关于贾文和,目前对他的评价总体上是相当高的,比如有人封赠“鬼谋”之称。但是我心目中的贾诩却不是这么一个形象,拿出来请大家共同玩味。

  首先,在东汉时期凉州出身的人天生就被视为“二等公民”,凡凉州籍贯的人户籍是不允许内迁的,对士人的要求也相当低,凡良家子弟就可以在地方上获得入仕的机会,但不准内迁。“良家”不过是非巫、非医、非百工,可见凉州士人的门槛地但发展是受限制的。
  东汉一代只有“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获得了户口内迁的批准,他在永康元年指挥军队逼退了鲜卑、匈奴、乌丸、羌四个民族的联合侵扰,求得了这一殊荣。所以在《后汉书·曹腾传》张奂称为“弘农张奂”,脱离了原来的籍贯,子孙也在弘农郡华阴县定居。其他诸如段颎,即便当到三公,在东土士人眼中依旧是另类,所以不得不巴结宦官王甫作为进身之计。至于董卓,始自张奂麾下司马;有一个问题也很少被人注意到,他指挥讨伐黄巾的战斗,战败固然有临阵换将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卢植麾下是“根红苗正”的五军七署之将,一个边疆来的“二等公民”去指挥调动这帮爷们,本身就不是易事!
  单就贾诩而言,他的出身在仕途上与其他同乡一样,属于弱势群体。《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称他是汉轻骑将军贾龚之子,又属西汉名臣贾谊之后,但《后汉书》《三国中》并无明确记载。其实《新唐书》的表只可看个大概,并不十分靠谱,比如记载武瞾是武周(那位曹操的半个同乡、与张辽不和的监军,官至曹魏尚书)之后就不挨边。从时人来看,如段颎、段煨是西域都护段宗之后,也不过是拐了几个弯子,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罢了。贾诩之于仕途并无特殊的社会关系,如果说值得提上一笔的,那就是阎忠。
  阎忠是凉州汉阳人,是当地的名士,无论对于羌汉都有一定的关系,而阎、姜等也是关西的大族大姓。此人曾在皇甫嵩平定黄巾举兵平凉州之乱时进言,希望皇甫嵩剪灭宦官、佞臣发动政变(甚至间接提出了幕府治国的可能),皇甫嵩没有接受。阎忠其人没有太多仕途经历,只担任过一任信都县令,也没有太多的具体记载,但时人都道阎忠有识人之名,就是他评价贾诩“有良、平之奇”。阎忠个人的结局不是很好,西凉叛乱愈演愈烈,进而演变到一些原本参与平乱的地方将校(马腾、边章、韩遂之流)反而成了叛乱的主力,真正的羌胡、土匪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原先叛乱首领王国被内部火并掉,阎忠被“拥立”为名义上的统帅。这其实是想利用阎忠的威望,极大程度上是劫持性质,诬良为盗拉人下水,阎忠因此忧愤而死。
  但是阎忠对贾诩还是很有道理的。据载“(贾诩)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余悉死。”这其实是个很有价值的载记,贵在时间问题。许多人没注意到这个史料的重要性,段颎担任太尉是在光和二年三月至光和二年四月,此后一年多段煨因党附宦官王甫而被诛杀、家族徙边为奴。如果当时段颎已经坏了事,那些少数民族的匪人是不会买账的。所以贾诩这件事的发生时间我估计应该在段颎为太尉的这一段时间,也就是公元180年左右,而此事又发生在贾诩举孝廉之后——这说明贾诩在二十出头就已经被举为孝廉了。在当时四五十岁的孝廉遍地都是,贾诩出名要比平均年龄早得多,而且不具备似袁绍、曹操那样的家族优势。可见贾诩确实有过人之处,至少在家乡是很有人缘的。但就自称段颎外孙一事,就可见其智谋和应变能力的出众。




上一篇:荀彧与曹操的恩怨情仇
下一篇:败于用人无术的顶级名将关羽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此后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没有关于贾诩仕途的明确记载。直到董卓主政之后才再次登场,董卓担任太尉后辟他为掾属,然后转任平津都尉。贾诩被董卓提拔固然有其才华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凉州人士,董卓被东土士人蒙骗(那些信誓旦旦被他放出去的地方长官都都举兵反他),越发意识到家乡人的可贵了。至于平津,一般认为是河南八关之一的小平津。(想要YY的人请注意!董卓曾偷渡小平津突袭袁绍、王匡,这件事是否与平津都尉贾诩有关呢?这件事有影子,想YY的人可以做做文章。)从材料上看,小平津是抗拒关东军的前线之一,贾诩的立场是想当鲜明的。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在关东士人看来董卓是逆臣,可是并、凉、关中的士人还是承认这个朝廷的合法性的。王允、吕布等是并州人,贾诩、段煨等是凉州人;即便颇具声望的皇甫嵩,也不愿担违诏之名。
  董卓对贾诩是比较看重的,也就是在他主政的这段时间里,贾诩升为讨虏校尉。董卓死前对于关东的防御部署如下:“东中郎将董越屯渑池、中郎将段煨屯华阴、中郎将牛辅屯安邑,其馀诸将布在诸县”(袁宏《后汉纪》)至于贾诩身在哪里我们不清楚,或许在陕县,或许随在某支队伍里,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不在长安。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这四个家伙登场了。其实这四个人不是一流角色,本来是不配与董越、段煨,甚至徐荣、胡轸为伍的,他们仅仅是董卓的女婿牛辅的部将。但是董卓这位女婿实在是不成器,他在岳父死后非但不能振作,反而携带宝物弃军而逃,甚至还因为巫师的几句话杀害了董越,这样凉州诸将群龙无首了,当时驻扎在陕县的这几支部队就很混乱。
  李、郭、樊、张几个人其实很不成事。李傕是个粗人,也很宠信巫师之言;郭汜没留下什么表字,反而还有个类似匪号的名字“郭阿多”;樊稠似乎还是个胡人;唯独稳重一些的是张济叔侄,不过其在军中的地位似乎更逊于李、郭。而长安的军事主力是吕布的并州部,也有徐荣、胡轸、杨定归降(徐荣是辽东人士,没有凉州人的包袱;胡轸、杨定倒是凉州人)。
  李傕、郭汜在这个时候犯了一个大错误,他们觉得王允、吕布都是并州人,所以对并州人生出了不信任感,于是将军中所有并州籍贯的人都屠杀了,这也就注定他们不能与并州部妥协。其实另一方面,王允也有些问题。当时有人建议请皇甫嵩统领凉州旧部,安抚董卓旧党反正,王允不采纳。
  有些人认为王允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独断专行虑事不周造成的,其实这也不尽然。在当时的情况下,天下已经战乱,即便董卓已死,关东士人能不能承认这个董卓拥立的小皇帝、能不能拥护这个朝廷都是问题。所以王允做出了无奈的选择,他不能接受凉州部的根本原因是不愿与关东诸部产生嫌隙,他必须排除凉州部对朝廷产生的不良观感,以便向关东诸军开诚布公,使他们回到正轨上——王允实际上是冒着风险赌了一把!可是他有些天真了,数千里远隔,殊不知袁绍、公孙瓒杀得刀刀见骨,曹操、袁术打得鼻青脸肿,刘表还忙着稳固脚跟呢,根本没人顾得上皇帝。
  即便如此凉州诸将还是很不成气候。这帮大老粗实在没有什么头脑,想到的应对办法竟然是像牛辅一样弃军而逃。在这种情况下贾诩才不得不登高一呼:“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这个办法有人把他看得十分高明,固然是高明,但也如事后贾诩自己所言“此救命之计”罢了。(说句俗话,这就是王八吞骆驼,吞下去开天辟地头一遭,吞不了接着缩头当王八)事实上当时诸军可能还不知道,牛辅逃亡路上就死了,根据后来的历史看,袁绍的外甥并州刺史高干也是在逃亡路上被一个小都尉捕杀的。所以这个看法是十分正确的,贾诩启发这帮大老粗必定费了不少劲。
  后面的事很顺利了,凉州兵散布朝廷要杀尽凉州人的话,一时间士气凝聚,另一方面对方统兵的胡轸有不甚得人心,双方交战徐荣死、胡轸降,进而包围长安。刘焉之子刘诞麾下的叟兵(西蜀少数民族)倒戈,李、郭攻入长安,王允死、吕布逃,朝廷被西凉部掌控。
  贾诩曾言“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成功了,但是后面的却没有达到。李、郭实在没有曹操的政治眼光,贾诩再有想法也没有用。李傕、郭汜其实像两个捧着金碗的孩子,只知其贵而不知其所以贵,加之互相不睦及杨彪等人的故意挑唆,莫说“奉国家以征天下”,连自身矛盾都处理不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时期贾诩先后担任了尚书仆射、尚书、光禄大夫,有段时间因为母丧去官,很大程度上维护了政务的勉强运转,然而也不过是“小车不倒只管推”罢了,凭他一己之力也不可能改变状况。有个问题还值得我们注意,我们往往忽视贾诩其人的道德操守,其实我个人认为他还是不错的。他毕竟不是毫无理念的武夫,本质上还算个有才华、有思想的士人,“奉国家以征天下”其实也是获得天下的一个办法,此后由曹操部分印证。有人把贾诩说成是祸国元凶是很夸张的,因为他毕竟出自保命,再者如果李郭成事,恐怕就没人这么说了吧?这类的评价其实大有事后诸葛亮之嫌。再者,汉室天下动乱,其实早在汉桓帝时就有不少征兆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把责任都推到贾诩身上。退一万步讲,即便王允成功了,能不能解除关东割据的问题还不一定呢!贾诩这件事对当时历史的影响其实并不大,相反的,对他个人的名声命运影响却是一辈子啊!几乎成了他后半生的梦魇!(说句题外话,我们往往只关注某个历史事件对历史的所谓影响,甚至会夸张其影响;却很少注意到历史事件对人性或人的命运的打击。过去几十年我们谐和的环境不允许我们这么去想问题,现在逐渐有条件了,我们应该去多体会,这也是贯彻人性、人权的一部分。)
  贾诩看清李傕、郭汜早晚覆灭,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天子的逃脱。据《献帝纪》记载“傕时召羌、胡数千人,先以御物缯采与之,又许以宫人妇女,欲令攻郭汜。羌、胡数来闚省门,曰:‘天子在中邪!李将军许我宫人美女,今皆安在?’帝患之,使诩为之方计。诩乃密呼羌、胡大帅饮食之,许以封爵重宝,于是皆引去。傕由此衰弱。”
  还保全过一部分大臣:“天子既东,而李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太常王伟、(或作王绛)卫尉周忠、司隶荣邵(或作管邰)皆为傕所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皆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
  甚至还有前朝王妃,少帝的妃子:“唐姬,颍川人。李傕破长安,遣兵抄关东,略得姬。傕因欲妻之,固不听,而终不自名。尚书贾诩知之,以状白献帝。帝闻感怆,乃下诏迎姬,置园中,使侍中持节拜为弘农王妃。”(《后汉书·皇后纪下》)
  总之李傕请贾诩担任宣义将军,而贾诩则充分利用了自己凉州人的特殊身份,为这个残破不堪的朝廷做了点儿事。(这其实也是两方面的,一方面贾诩本身并非恶人,再者这其实也是为自己留后路。至少在献帝都许之后对贾诩并没什么恶感。)
  天子跑了,贾诩也该跑了——因为他很清楚,李郭一旦失去天子名义的庇护,死期也就不远了。他投奔的第一人是驻军华阴县的段煨,将家眷托付给段煨后,转而投奔了张绣。
  为什么呢?
  贾诩自己说:“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原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其实这也未必尽言。
  段煨其人实际上是很值得细致研究的,可是往往被忽略。许多人印象中他只是个寻常武夫,其实大错特错了。首先,段煨是个长者了。他是先朝太尉段颎的族弟,而段颎几乎是上一个世代的人了,段煨在段颎坏事后似乎也曾一度罢职,所以我们可以推算出他当时的年纪已经不轻了,恐怕当时已经年过半百了,对于贾诩而言算是一位长者啦。而张绣是张济的侄子,当时不过二十多岁,贾诩的年纪在四十出头,所以贾诩与张绣的搭档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而相对于段颎则是被动性的啦!若要开创一番新事业,张绣也比段颎有年龄优势,他年轻进取的日子更长。(实际上当时天下的形势不是一通电话就都知道的,任何人都只是沧海一粟,具体的形势看不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贾诩在饱受李傕那帮大老粗的话不入耳之后,恐怕更希望找一个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人,选择张绣比选择段颎合适,果不其然“绣执子孙礼”待贾诩。遍观后汉历史,他们这对搭档虽然实力薄弱,但却是十分默契的,这种默契也是坐守弹丸而令曹操三讨不定的基础!这一点也往往被人忽视。
  张绣,表字不降,也是武威郡的人。张济的驻军所在原本也在弘农郡,但是由于李郭这些年的祸害,关中的情况很糟。于是张济自河南南下武关,主要目的是掠夺粮食。其实无独有偶,曹操部将王忠就出自关中,他也曾饿得南下武关,一路上吃着人肉过来的,关中的混乱可想而知。不过张济没有王忠运气好,他在南阳郡的掠夺战中被流箭射中,因此而死。张绣因此继承了队伍,被刘表留在了南阳郡。
  刘表留张绣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支持张绣立足南阳不是出自好心,而是想让张绣充当阻挡北方敌人的盾牌。其实这样的盾牌不止张绣一个,他东在江夏有黄祖、西在房陵有蒯祺,刘表用他们把襄阳保护起来,以维护他一亩三分地的稳定。(人说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这话不假,但单单占据此处是很困难的,因为三面都有敌人,对刘表而言建安五年以前甚至是四面,因为南方还不完全归他指挥,另外武陵蛮、山越也是小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绣、贾诩立足在南阳,处在大逆之中,但大逆之中也有大顺,因为他们处在南阳这个位置,也就意味着南北都可能是敌人,也都可能是朋友。事实上他们虽然受刘表供给,但很清楚刘表要让他们当炮灰,所以最初认定的朋友是曹操。建安元年末曹操第一次讨伐张绣,张绣不战而降。
  我绝对相信张绣、贾诩的投降是真诚的,彼此坐在一起喝酒又刀兵相见——这种情况的事先预谋几乎没有,若是一见面就被控制了,又何谈举兵复叛呢?但是曹操有个老毛病,就是得意忘形,他迎天子都许,以“奉天子以讨不臣”自诩,又击溃了杨奉、韩暹,收降徐晃、刘备,当时正有些飘飘然。他纳张济遗孀为妾,又拉拢张绣的部下,给车儿金子。(题外话,胡车儿这名字解释不一,我觉得张绣本出自凉州部,此人可能是胡人,叫车儿;而不是名叫胡车儿,他可能是凉州杂胡或者屠格部。)
  曹操的行为给张绣留下了恶劣的印象,这不仅仅是受辱不受辱的问题。如果曹操在一开始就这么藐视张绣,那张绣作为非嫡系的投降者,日后又有何前途和尊严可言呢?所以张绣、贾诩要反击、要叛变,这也给了曹操一个教训(其实这件事以后,曹操确实收敛了不少)。但是这一战也使曹操失去了儿子曹昂——这是贾诩一生中第二个巨大包袱,也是张绣的!
  此后张曹关系蒙上了阴影,他们只能与刘表合作,并且很主动。建安二年袁术称帝,又刺杀了陈王刘宠,劫掠陈国郡县;曹操发兵讨袁术,张绣与刘表趁此机会北上夺南阳。曹操告捷,马上转至南阳郡,这就是所谓的“二讨张绣”,其实曹操这一次有被动型。我个人认为,曹操是很明白张刘之间的关系的,从地图上看可知,张绣当时作战在舞阴、叶县一带,而刘表派出的邓济在湖阳,远在张绣之南——其实他们出兵的目的不一样,刘表的目的还在与占据缓冲带,而张绣是真玩命。曹操屯军后前破邓济,张绣也就失去了后援,不得不撤退。
  此时曹操、刘表、张绣之间的关系也在微妙的变化之中。事实上江东孙策此时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创自己的事业了。刘表与孙策有仇,另外在长江战略上也属于敌对,所以他防御的重点也在变化,相反对曹操的态度再改变。何以见得呢?
  建安三年,曹操三讨张绣包围穰县,围城三个月后刘表发兵救援。注意,襄阳到穰县急行军不过是一两天的路程,刘表何以拖延百日之久?其实刘表也很矛盾,他在估量张绣的价值:固然张绣是他的盾牌,但张绣与曹操结仇反而也是不利因素,因为他若是一再招惹曹操,那刘表就不得不始终做东、北两个方向的备战——可见张绣此时已经是鸡肋啦!
  最后刘表在矛盾了三个月之后还是出兵了,我个人揣测这与袁曹之间反目有关。这一次曹操无奈退兵,史书给出的理由是田丰提议奇袭许都,我窃以为也不尽然。曹操退兵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刘表的态度——他也不能南北为敌啊!(离强合弱远交近攻,避免两线作战。这段时期实际上后汉史中最有意思的时候,固然没有小说中那些离奇的计策,但是确实很需动脑筋。)曹操撤退张刘追击,于是有了贾诩那段精彩的谋略记载: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表面上看去,刘表与张绣又一次通力合作,其实不然。张、刘已经度过“蜜月期”了,刘表踌躇不绝的骑墙作风已被贾诩看穿。贾诩曾评价刘表“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而刘表在这一次救援中的表现恰恰印证了他的话——张绣与刘表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再往后,是贾诩劝张绣降曹,诩迷最最得意、津津乐道的地方,可是我不是这么认为哦!(饶恕我吧,我只是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家来分析一下。)
  我们需要回头看一个重要人物——段煨。
  就在建安三年,一个非常重要而却被史书淡化忽略的大事件发生了。建安三年四月,曹操派谒者仆射裴茂督促关中诸将讨伐李傕,灭其三族。而杀死李傕的首功者就是华阴驻军的段煨,被曹操表为安南将军,与许都建立了关系。
  一方面关中割据互相为敌,都希望背后有个硬靠山。再者,段煨其人为什么对新朝廷有好感呢?这话就很远了,其实段煨与汉献帝之间有一段往事,是在献帝东逃路上的一个小插曲:当初献帝车驾进华阴,段煨恪守臣子之道进奉衣食辎重,可当时保驾杨定与段煨不和,诬陷其与李傕同谋,率兵攻打段煨,但是段煨还是照样对献帝进贡。杨定向小皇帝要讨伐段煨的诏书,但刘协相信段煨清白,拒不下诏。后来不打了,杨定又策划暗杀段煨,献帝命人暗地里告诉段煨,叫他避难——所以段煨与献帝互相都有救命之恩,君臣之间有好印象。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平定吕布之后回到许都,还做了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安抚关中、关西诸将,这也是备战官渡的准备。这一时期不仅仅段煨,就连凉州刺史韦端也令从事杨阜拜谒许都,分析袁曹的优劣,最终倒向了曹操。
  在下斗胆猜想,为什么段煨的官职会是“安南将军”,该不会安的实际上是南阳吧?(窃问,贾诩的家眷在哪儿?)所以才有了贾诩劝张绣归曹的一幕。
  但是各位喜爱贾诩的朋友不要恼,在下不过是猜想,也有可能这段时间贾诩的家眷已经转移了,即便不幸被正下猜对了,其实贾诩劝张绣也无可厚非。因为张绣集团的核心还是凉州部,其根子原本就在关中!有贾诩的事情,必就有其他人的事情,关中的大趋势已经倒像曹操了,张绣不能不受其影响。
  再者南阳地处荆州之北,是很难与袁绍建立联系的。至于刘表,请大家注意,这一年恰好是袁术败亡,黄祖、刘勋与孙策交恶之时,张绣这时候基本上还不能确定袁曹之战的局面。所以在这个屁股决定脑袋的时刻,上曹操的船要比上袁绍的船近便、稳妥。再有就是史书记载的贾诩的话了,这番话其实也是很有分量的:“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原将军无疑!”事实也基本符合贾诩的判断,张绣晋升扬武将军,曹操并叫儿子曹均与张绣之女解亲。(此事一者是安张绣之心,再者嫁女入曹家比触及尴尬的人质问题要委婉。)后来因征战河北之功受封邑两千户,死于征讨乌丸的路中。(插一句,我个人不相信曹丕逼死张绣之事。原因有三点,一者曹操当时还未完全确立北方霸主的地位,应该不至于东杀心;二者,张绣确实是难得的将才,比之其他曹营悍将不逊色,他是有价值的;三者,曹丕留守邺城,要杀人于千里之外似乎没这么高的武功修为。另外,曹昂之死对于曹丕而言似乎更像是一件好事吧?)
  对于贾诩而言,曹操给他的评价是“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意思很明确,贾诩创造了一个机会,使曹操可以拿张绣做文章——为了天下杀子之仇我都可以不计,天下人能不归附我吗?
  但是考验一个人须牢记,不但要看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曹操给予贾诩的第一个官职是执金吾。这个官虽然不算甚大,但是却非常体面:“缇绮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舆服导从,光满道路,群僚之中,期搂壮矣。”(当年刘秀就是因为看到长安执金吾巡街的场面,立誓“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的)不过应当注意到,贾诩归曹后紧接着就是官渡之战,其实贾诩并未在这个职位上停留几日,马上就随军出征,这一次他曹操真是把他置入险地了——冀州牧!如果以为这是重用就大错特错了,冀州牧在当时是个很危险的职位。固然不如真的去邺城任职,但是也将贾诩牢牢捆在了曹操这驾马车上。因为袁绍是大将军领冀州牧,把贾诩任命为冀州牧无异于把他与袁绍栓成了私仇。如果官渡战败,贾诩的下场可想而知!曹操究竟是以何种心态做出这个决定的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似乎可以隐约看到,曹操对待贾诩的实际态度仿佛不像嘴上那么甜吧。
  官渡之战中贾诩是有作为的,根据《三国志》记载,当许攸跑来提议奇袭乌巢的时候,只有荀攸、贾诩赞同冒这个险。不过贾诩的话似乎很值得玩味:“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他没有把话落实在具体的战略,而是泛泛而论。其实这也是后来贾曹关系的基调——话说一半,留一半,甚至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
  贾诩在曹营中的地位其实很微妙。恰如前面提到的,他身上背了两个大包袱,一者他是祸乱天下的“罪魁”,二者他是害死曹昂的“元凶”。贾诩在曹操手下的日子其实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如履薄冰。
  建安九年曹操克邺城,让兖州牧、领冀州牧(领是真领,让非真让)。此后贾诩前任太中大夫,在这个位置上直到曹**。根据史料的揣测,他有部分时间是在许都,也有时候是随在曹操军中。关于赤壁之战,他就有所进言:“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裴松之对这时候贾诩的这番话评价很低,说贾诩的战略方式不对。裴论固然在理,但是我想还要从贾诩的个人特质上去理解。
  我个人不相信辗转大半辈子的贾诩此时会迷信道德、藐视武力。我个人的理解是贾诩感觉到这一仗并不轻松,但是他这样一个背身罪恶的降臣(而且太中大夫本是朝臣,不在幕府体系内,只是随军兼职)似乎在大战之前说出类似“打不赢”、“不好打”之类的话是很危险的,所以表面看去贾诩满口的褒扬溢美,实际上这番话的核心在于劝曹操不要打!曹操不听,他也就马上恢复沉默,不再多言。其实一比较就知道了,这个时期程昱也曾进言,但是他说起话来底气就足多了,一语中的。在这个时期曹操已经膨胀到了极点,他给孙权的战书竟然大言不惭“愿与将军会猎于吴!”我个人揣测,预见赤壁艰巨性德觉不止贾、程,一定还有别人,诸如蒯越,与孙氏都是这么多年,岂能无所心得?但是面对气势汹汹得意忘形的曹操,他们敢说什么吗?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处插一些题外话,对于曹操赤壁之战的评价,其实也有个误区。我们往往关注军事方面的得失,而忽略经济因素。纵观历史,在赤壁之战前中国历史上从没有过江南与中原对峙的先例。李清照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固然项羽英雄义气,但江东真的有抗拒中原的实力吗?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征南粤国,渡江后行至一半士兵大量死亡,那时候的江南还很不发达。其实在东汉章帝一代,朝廷给于优惠政策,江南才大规模开发。汉顺帝时还在驱逐山越,会稽太守马臻开垦地九千顷……汉末人口大量南迁,江南开发才进入快车道。我们往往提到江东就想到“五都督”这样的上游将军,但是往往忽略下游大将贺齐。其实他为江东驱逐山越以及经济建设有很大建树,这是抗拒中原的前提!据现在的史料,陆逊大约在建安八年左右担任屯田都尉(史料中能找到的最早的,但是孙氏屯田按理说应该比这个更早,只是没有文字证明),可见江东已经不是曹操眼中的江东了。固然曹操是失败了,但是他是第一个在长江战场上交答卷的人,答得不好其实还可以原谅。后世多少英雄拥有比曹操更先进的武器和船只、更多的士兵,不也栽跟斗了吗?只能说三国史对我们的影响更深、更耳熟能详罢了!
  此后贾诩之于曹操军事方面的建树记载就不多了,只是征马超、韩遂时“离之而已”四个字。
  传统意义上,有许多人认为贾诩是曹操十分重要而重任的一个谋士。其实并不是这样。贾诩的后半生中除了“离之而已”以及与曹丕的关系似乎就没什么值得记上一笔了。而在曹操的后期,魏王府是其统治的核心,贾诩并不是魏王臣子,他只是汉朝的太中大夫。而太中大夫本身也是个吃皇粮的闲职罢了。
  曹操与贾诩之间其实是一种不即不离、似近而远的关系。从曹操的角度来说,他既有必要又没必要把贾诩变成自己的直属,说有必要是因为贾诩也算他遇到问题时的顾问,说没必要是因为贾诩身负大罪,外界观感上不佳,若把他拿来与魏王直属那些带着名士光环的人相比就太另类了。
  而从贾诩的角度来看,他也不愿意成为魏王之臣。还是因为那两个包袱。如果细想起来,曹操因为曹昂之仇甚至闹到与原配丁氏“离婚”的地步,就可以感受到贾诩是多危险了。另外但从仕途体系上讲,曹操原有自己的统治集团,贾诩无疑是体系外分子。即便就是体系内的,毛玠、崔琰又如何呢?例如程昱,是很懂得功成身退的,在充任魏王之臣后不久就闹出“争车”事件,因而被罢职;可是换个角度考虑,即便程昱脾气大,也不至于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到这种程度,而且与他功成身退的思想不符,这件事也未尝不是程昱自己给自己制造的“退场方式”吧?
  贾诩的两个包袱实际上就像是定时炸弹,只要曹操还活着、大汉王朝名义上还存在,他就永远得如履薄冰。既不能远离曹操也不能融入曹操。所以贾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保持着低调。而曹操也应该认识得到这一点——两个政治高手其实就保持着这种适中的距离,不远也不近,距离刚刚好!顾问顾问,就是想起来就问问。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不得不讲,就是贾诩与曹丕的关系。
  其实贾诩算不上是曹丕的死党。
  贾诩当时所处的低位和境况其实是不存在主动搞政治投机的可能的,参与曹操后嗣问题是危险的,相对贾诩则是险上加险。而曹丕与贾诩的关系,应该是曹丕主动去建立的,史书所谓“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
  而贾诩的回答就十分微妙了:“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这句话有人把它理解为妙计,其实也未见得!
  不论什么时代、什么状况下,对一个儿子的角色说“你要孝顺”都是站得住脚的,这件事即便传到曹操耳中也绝挑不出一点儿错来。孝顺父母永远是没错的,只是理解的层面不同罢了。再者贾诩保曹丕也未见得有什么大不了。因为曹丕毕竟是嫡长子,在封建宫闱之争中,辅保嫡长子其实是风险最小的,因为他符合宗法制的继承原则。
  关于贾诩与曹操的对话:“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这固然是贾诩为曹丕说话,但反观之也可证贾诩在曹操面前的小心,他避开了自己的看法,而是说违反宗法制的不好。贾诩依旧一如既往,说一半留一半。
  曹操终于死了、曹丕结束了汉王朝……贾诩身上的定时炸弹终于摘下来了,但是他已经是七十老翁了!他一生的智慧与抱负都在如履薄冰的日子里慢慢消磨了。回想当年他戏弄胡人的智慧、兵法长安的张扬,都已经是过眼云烟。后半辈子的他并不是那么绚丽多姿,而是背负着包袱近乎压抑地过日子——这是何等滋味?
  或许因为他当上了太尉我们觉得他很幸运,但是他这个太尉也只是个“备胎”。曹丕原定的太尉是杨彪,杨彪自称“耄年被病,岂可赞惟新之朝”才落到贾诩身上。
  我不知道“鬼谋”乃何人封赠,但是如果真的踏着贾诩的脚印看过他这一辈子,我似乎觉得把这个称谓加于其身也忒狠心了。我知道这是一个褒扬的词,但是须知贾诩的智谋往往是迫不得已,甚至带有一丝苦涩的。
  诚然,我们没有必然去为他惋惜什么,因为他毕竟为后世儿子挣来了富贵;我们也没必要去谴责他什么,因为汉室天下绝不是他一个人可以祸乱的。我个人只是感慨政治和权力的斗争对一个人影响之大。其实又岂止一个贾诩?
  曹操当年棒杀贵戚时的正义与后来残害跟自己打天下的帮手时的无情;孙权伏在哥哥灵前的善良和杀死亲儿子都不眨眼的冷酷;刘备早年的潇洒风流和白帝城那一凄楚老革;袁绍早年的拥彗折节和后来的刚愎自用……一切人性都在政治和权力的绞肉机里变得支离破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12 00:48 , Processed in 0.15121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