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595|回复: 3

纵死侠骨香——伍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国刺客列传-----------扔石头的小胖子1.纵死侠骨香——伍孚
  伍孚,东汉末年第一刺客。
  他原是县里一个基层的文职官员,因大将军何进征召贤士,由东曹掾而河南尹而越骑校尉。
20128181592471848.jpg
  这样的升迁,还有何求呢?何进死掉,不见他报主;宦官乱政,不见他平乱;董卓进来,不见他投效。这样一系列的变故,伍孚的反应,史书完全无载。是啊,史书的笔墨是给正在紧锣密鼓谋划反董的关东军诸侯的,是给每日置酒高会的总盟主袁绍的。
  伍孚对袁绍他们行动的想法,可能和《疯狂的石头》里黑皮的想法一样:“费那事干吗?”于是他独自穿了件小铠,揣了把尖刀,闷头进朝。
  董卓是西北军头出身的,反应是很敏捷的,力气是很大的。这是书佐出身的伍孚没有想到的。
  一击,不中。
  卫士立刻就上来了。气急败坏的董卓端起官腔骂:“你要造反?”
  伍孚冷冷地回答:“你不是我的主子,我不是你的奴才,怎么叫造反?反倒是你,反人类反社会,刺杀你都便宜你了,应该把你车裂在闹事上让大家高兴高兴。”
  伍孚死了,董卓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几乎和伍孚同时,有平原刺客。
  2.深藏身与名——平原刺客
  这是一起买凶杀人事件。
  刘备早年在公孙瓒下面做平原相的时候,郡里有个刘平,想必是富豪。一向看不起刘备,自然不甘心刘备爬在自己头上。于是收买了一个刺客,去刺杀刘备。
  这个刺客寻机会接近刘备,结果甫一接近,就被感化。
  感化后的刺客,抽身而去,再也没有在史册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他既没有执著于自己的刺杀目标,也没有愚守所谓的职业道德。可能他连个职业刺客都不是,只是为生计所迫,一时糊涂。
  然而历史既没记住刘平,也没记住平原此刻,甚至没记住这个任平原相的刘备,只记住了汉昭烈皇帝。
  在平原刺客之后约两三年,有持质者。
  3.五岳倒为轻——持质者
  兖州事变,曹操流离失所。
  这次事变,你记住了谁?吕布、张邈、陈宫?还有呢?
  在夏侯敦领兵回救时,发生了一段小插曲;插在紧张的时局之间的一段令人难以喘息的更紧张的小曲。
  吕布和夏侯敦交战,故意派了若干个将军诈降夏侯敦。这几位将军趁保安疏忽,把夏侯敦绑架,要求拿高额赎金来换,否则撕票。三军一时失了主心骨。这时候,副将韩浩挺身而出,说:“你们绑架大将军,还想活命?赶快把他放了,否则我们就连人质一起干掉!”
  韩浩对恐怖分子的铁血政策很有普京的风格,一下子把这几个“持质者”吓得跪下叩头,哭着说:“我们只是想要点钱呀!”夏侯敦安全以后,这几个窝囊废全被韩浩痛骂之后处决。
  这个刺客组合很有意思,不知道当初接的吕布的命令是什么。想必是刺杀夏侯敦,但又怕自己脱不了身;于是一合计想了个办法,假装绑架,等拿到赎金后架着夏侯敦离开谎称要到了安全地带再放人。到了安全地带以后,再撕票,然后带着财物回吕布处报告喜讯。如此如意算盘,却碰到了韩浩这样的反恐精英,没办法,只好人头落地。
  持质者之后六年,乃有许贡门客。
  4.飒沓如流星——许贡门客
  三国最著名的刺客组合莫过于此。
  江东,孙策杀故吴郡太守许贡。一次孙策出猎,许贡的三位门客伪装韩当士卒随行被发觉。孙策当即射倒一人,却被其余两个回射,中了面颊。孙策部众很快赶到,把这三人当场砍死。
  孙策回去以后不久,伤重而亡。
  故事就这么简单。
  但是,我们结合另一个记载来看看。




上一篇:董卓执政为何搞的天怒人怨
下一篇:蜀汉政权不设史官,只因诸葛亮害怕言行被记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渡,袁曹对峙。曹操听闻孙策要袭击许县,很担心。郭嘉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或许在这段话说完几个月后,孙策遇伏而死。
  郭嘉不是管辂,管辂是算命先生,郭嘉是谋士。算命先生和谋士的区别在于,算命先生只会告诉你将要发生什么,而谋士则会把应该发生的变成已经发生的。
  凶手伏法,费袆自有姜维接班,曹魏也把郭修追封烈士,家属自有抚恤。震惊一时的奇案,也便渐成尘封案卷。后人裴松之读史至此,也对郭修的行为表示不解,认为他“其狂也且”,大约是精神上有问题。
  是吗?
  结合几个记载来看一看。
  第一,姜维是天水冀人,郭修是西平人,同在凉州,基本算是老乡。
  第二,《姜维传》有个注,说姜维早年在家乡的时候“好立功名,阴养死士”。
  第三,费袆在位的时候,对姜维“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第四,费袆春天死,夏天姜维就“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
  那么我想,郭修应该不是被卫士擒拿拖到费袆墓前开膛的吧,更应该是在其他大臣还没反应过来之时被满面忠愤的姜维冲上前来一击刺死。
  只是一击,比他刺费袆的一击更狠。
  十步杀两人。
  郭修之后八年,乃有路遗。
  9.脱剑膝前横——路遗
  姜维屡屡寇边,官骑路遗求为刺客刺杀姜维。
  司马昭还没答话,从事中郎荀勖接过话头说:“明公以至公宰天下,宜杖正义以伐违贰。而以刺客除贼,非所以刑于四海,以德服远也。”
  司马昭称善,这个计划胎死腹中。
  所以严格来讲,路遗不是个刺客。
  脱剑膝前横,言其请愿状,也言其未遂愿状。毕竟是三国时代最后一个刺客了。
  路遗的行状,之前未有,之后也未提;只这一当的血性迸发,被史官敏锐地捕捉下来——尽管或许只是作为对荀勖理性分析的反衬。
  借用一句网友的话做结吧:路遗就这样黯然湮没在史册之中,“从此大家毫无血性、却自称理性地活着”。
  从此以后,血性的刺客越来越少,野性的杀手越来越多。
  这其实是从战国以后就出现的趋势,我权拿来做此段结尾。
  真正再次焕发异彩的刺客时代,要到民国。
  三国刺客列传副册
  在正册之外,又有副册八人。或因其行状记叙不明,不知是否是暗杀;或因其刺杀手段之独特(非以器杀),不能归入传统暗杀;——但以其侠烈之气一致,姑记于此。
  第八名徒刺——夏侯敦
  夏侯敦虽然身为大将为持质者所知颇失颜面,但他未出道时也不失为一名侠气之徒。
  夏侯敦十四岁的时候,他的老师被人欺侮了(大约是被骂了)。夏侯敦一怒之下,提刀将辱师者杀死。
  夏侯敦的杀辱师者,是不是刺杀呢?不知道。但从此他便“以烈气闻”,大约与秦舞阳相似。
  顺便提带一句,中国传统的法律,对于这种为亲人、为师长复仇的故意杀人行为处置是很轻的,甚至可以无罪;再加上东汉末年治安混乱,夏侯敦逃过一劫。
  夏侯敦后来做到曹魏大将军,位高权重。我一位老师以其人生经验对我说过,人越活越胆小,想起年轻时候不要命的行动,都感到后怕。夏侯敦在身居高位之时,想必也再不会有年轻时候那种手起刀落、快意恩仇的“烈气”了。想起那时的年少轻狂,他可能会后怕,但应该不会后悔。
  如果他后悔了,那他就真的老了。
  以徒弟身份为师报仇,烈气夏侯敦身居副册第八名。
  第七名宴刺——刘晔
  刘晔是曹魏谋士,大汉皇族的远亲,扬州人士。
  那时候,对扬州人的印象是“轻侠狡桀”。刘晔一生,四个字占尽。
  刘晔七岁的时候,其母病终;死前对刘晔哥俩说:“你爸爸的小老婆估计不是个好东西;你们长大后能除掉她,我就瞑目了。”
  为了让母亲瞑目,刘晔成长到十三岁;十三岁正是不顾后果的年纪,对付一个侍妾足矣。刘晔提刀入室把侍妾砍死,为母完愿。
  这不是故事的正文,正文在下面。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晔长到了二十几岁的年纪,被地方上一个黑社会老大郑宝要挟着做他的狗头军师。刘晔自然不肯,便有了除郑宝之心,于是设下鸿门宴。找了几名项庄,约定在郑宝喝醉以后下手。
  黑社会老大郑宝带了几百个保镖赴宴,一切按计划进行。
  突然,出现了计划外的情况——郑宝不喝酒,环头四顾,警惕得很。项庄们不知道怎么办,一时傻了眼。
  刘晔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动手拔出佩刀杀死了郑宝,把脑袋提出来招抚了郑宝的小弟们。郑宝控制的这条街自然就作为刘晔的见面礼归属了另一个大佬曹操。
  以鸿门宴杀人不是新招,但在项庄无法代为捉刀的情况下项羽亲自动手恐怕比较罕见。
  以宴主身份刺杀江湖大佬,轻侠刘晔身居副册第七名。
  第六名友刺——徐庶
  徐庶年轻时替朋友报仇,成事之后以白垩涂面,披着头发逃走,被官吏抓获。
  讯问,徐庶来了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没奈何,只好绑到集市上去让人认。来往的人,不认识的不认;认识的自然也不敢认。
  当然也有讲义气的弟兄,寻了时机劫法场,将徐庶解救出来。
  之后徐庶便后怕了——以王佐之才行刺客之事,实在划不来。于是改了装扮,学点文化,实现转型。
  徐庶的刺杀故事,很有点豫让、聂政、周处结合的味道。同样的自毁容颜,同样的闹市无人认,同样的幡然悔悟、改过自新。
  自新以后的徐庶在曹魏做到右中郎将。和周处一样,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始终是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
  有古侠士之风、为友复仇;投剑援笔以自新——任侠徐庶身居副册第六名。
  第五名王刺——曹操
  这大约是三国身价最高、最有前途的刺客了——身居周公之任、魏王之尊,子孙称帝立国荣耀无上。
  从文学家到军事家到政治家甚至刺客——曹操真是体验尽了各种社会角色。人生如此,夫复何憾?
  曹操比较脍炙人口的刺杀故事是献刀刺董,然而这只是小说家言。曹操真正的目标,是中常侍张让。
  曹操年轻时候,曾经私入张让房间,被发觉。于是曹操舞着手戟跑到院子里,跃出围墙而去。记完了这则故事,记叙者大约还觉得不过瘾,又加了句“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曹操带着手戟去张让的卧室,应该不是去探险;劫财劫色更不可能。唯一的解释,是刺杀。
  说来有趣,曹操的儿子曹丕也是位剑术大师;然而,与父亲比起来,曹丕的学剑不过是贵公子的休闲罢了。他是不能体会父亲曾经经历的那个传奇江湖的。
  魏王之尊,刺杀宦首,才武曹操身居副册第五名。
  第四名子刺——吕布
  有篇网文中有句调侃的话:“三国有三不做——不做张飞的士卒、不做马超的亲人、不做吕布的爸爸。”
  丁原是不是吕布的义父,无考。董卓的义父身份却是毫无疑问的。
  一切精彩故事都由女人引起。女人背后是一位老者睿智的双眸,是董卓惊惧的呼号,是长矛的奋击,是肥大身躯的跌落尘埃。
  为子之父,不亦难乎?
  尽管扫灭的是国贼,但吕布出于一己之私,因此颇不得习惯动机论的中国人的好评。从此他骑着赤兔,挂着董卓的人头,开始了自己惶惶不知所终的亡命生涯。
  以义子之身刺杀当朝国贼,轻狡吕布身居副册第四名。
  第三名言刺——隐蕃
  寻常刺客,以剑刺、以刀刺、以椎刺。以言刺人者,隐蕃恐怕是空前绝后第一人。
  隐蕃是青州人,入吴求官,孙权面试之后授为廷尉监。
  然后隐蕃便开始行使他的秘密使命,在这个位子上发光发热了——他以言语离间吴国君臣、利用职务之便逮着机会就对有罪之臣从重判罚。
  事发,隐蕃逃亡被捕,下狱。
  孙权亲自拷问他有没有同伴,隐蕃从容对答:“孙君,大丈夫做事情,哪会没一两个同伴的。只不过我已经决心做烈士,你也不必追问了。”
  隐蕃被斩首,时年不过二十多岁。之前很看好隐蕃的人,除了孙权本人以外,全都获罪。
  隐蕃孤身入吴求职,弱冠之年,数言之间,便得孙权青睐受封廷尉监。若好好做官,前途当不可限量。
  有人说隐蕃是间谍,间谍是盗取情报的;而隐蕃的使命,不过是离间大臣以乱吴国罢了。说是刺客,更为贴切。
  那时候没有法西斯,人民的概念也甚模糊,所以我不知道隐蕃之死到底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
  孤胆言刺,离人以言重于剑戟。巧捷隐蕃身居副册第三名。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名医刺——吉平
  事先声明,这节是小说里的段子,史书无载。
  吉平身为衣带诏的成员,又有太医的特殊身份,便想利用职务之便毒杀曹操。结果下狱。
  下狱后的惨状,令我想起渣滓洞。吉平终不为屈,惨遭杀害。
  历史上只有位太医令吉本,在建安二十三年春正月,与另两位汉官造曹操的反,失败被杀。
  吉平之后,演义上还有华佗。我小时候读演义,十分愿意相信华佗是想利用开颅手术取曹操性命的,只不过历史上的这位医者似乎没有政治倾向只有阶级倾向,比我心目中的华佗又上了一个境界。
  既然在说演义,索性说到底。杀魏延的马岱,似乎也可算诸葛亮伏下的刺客。
  以术刺奸雄,医者可以救人,可以杀人,而以杀人救人者,独此一家。忠良吉平身居副册第二名。
  引诗一首赞曰:
  汉朝无起色,医国有称平;
  立誓除**,捐躯报圣明。
  极刑词愈烈,惨死气如生。
  十指淋漓处,千秋仰异名。
  第一名国刺——姜维
  又是这位“阴养死士、好立功名”的姜伯约。
  姜维胆大,奇略无双。其奇处,在于有本事把一盘死棋下得风生水起。
  钟邓两路灭蜀,后主令姜维降魏。
  如果说之前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已经是垂死挣扎,那无疑到了这个时候蜀汉的棋已经死了。老将都被人将死了。
  偏偏姜维是个不按规矩下棋的棋手。他有本事偷天换日。
  具体的谋略书里都有,我只把他寄给刘禅的信恭谨得誊录一遍:
  原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结局也很简单,三士之死为灭蜀的大剧画上了句号。
  姜维,无疑是三国最大的刺客,欲以一己之力刺邓艾、刺钟会、刺司马昭灭蜀之定局,刺得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刺客的结局,只能是悲剧;哪怕刺杀成功,喜剧也是别人的,他什么也没有。
  大胆姜维,身居三国刺客副册第一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

仙剑奇侠传7新鲜出炉
仙剑系列第九部作品,国产单机IP的无冕之王...

查看 »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22 18:25 , Processed in 1.24306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