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题中的这句歇后语,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会知道,这里说的就是“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故事。关云长那种视死如归、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千百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有志之辈。可是,真实的历史又是如何的呢?原来“单刀赴会”的主角是鲁肃,而不是关云长,你相信吗? 为了说清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看看《三国演义》是如何写的吧。《演义》第六十六回说:公元215年,刘备打下益州以后又食言,不愿归还原约定的荆州,惹得孙权十分恼火,就派诸葛亮的弟弟诸葛瑾前往索还。不料刘备还是以种种借口予以拒绝,于是孙权就召来当年出借荆州充当保人的鲁肃严加责斥。鲁肃奉命屯兵陆口,想设计将守卫荆州的关云长骗过江东加以诱杀,然后用武力去夺回荆州。鲁肃一边在陆口寨外临江亭上设宴,并亲自修书去请关云长过江赴宴;另一方面,又在岸侧布下重兵,约定以放炮为号,一旦关云长过江就加以围歼;同时还在亭后埋下刀斧手五十人,准备在围歼不成时,在筵间杀之。 关云长接到邀请后,明知其中暗藏杀机,仍是大义凛然地过江赴宴。席间,当鲁肃提及归还荆州的话题时,关云长无言以对,就佯装酒醉,推说:“此皆吾兄之事,非某所宜与也。”一边说着一边手握佩刀,左手挽住鲁肃向江边走去。鲁肃一下被弄得不知如何是好,只好不自觉地被关云长扯到江边。埋伏在两侧的刀斧手本欲出动,但见关云长手握佩刀,亲搂鲁肃,生怕伤及统帅,贸然不敢动手。关云长一直搂住鲁肃上了接应船后,才放了鲁肃,然后立于船头与鲁肃作揖告别。鲁肃如痴似呆,眼巴巴地看着已落入圈套的关云长乘风扬长而去……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云长赴汤蹈火一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质;而鲁肃却是一个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侏儒,这是小说家为神化关云长、打压鲁肃而精心设计的。这种安排与正史的记载完全背道而驰。 据史书记载,赤壁之战后,刘备向孙权提出了要借荆州的要求,当时孙权的大臣们都一致反对,惟有鲁肃从全局考虑,劝孙权同意将荆州出借给刘备,以巩固孙刘联盟,共同抗曹。他说“曹操势力强大,我们又刚刚占有荆州,荆州群众对我们也不信任,如果把荆州借给刘备,让他去安抚百姓,实是上策,因为这样,可使曹操多了一个敌人,我们却多了一个朋友,何乐不为?”于是,孙权就同意了鲁肃的主张。刘备也爽快应允待益州打下后就立即归还荆州。当时曹操得知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的消息时,他正在写信,竟“震惊之下,落笔于地”,可见荆州被刘备所占,问题是何等严重。 但刘备打下益州后,迟迟不肯归还荆州,孙权派诸葛瑾去催讨无果后,就派吕蒙用武力攻下长沙等三郡,然后再想用武力收回荆州。刘备得知后,亲引五万兵马从成都赶回**县坐镇,又派关云长率三万兵马去争夺长沙三郡;随后,孙权也从秣陵进驻陆口,派鲁肃率一万兵马屯守益阳,与关云长对垒。两军一场大规模的恶战迫在眉睫。 当时鲁肃的兵马与关云长的军队在邻县对峙,疆土犬牙交错,双方剑拔弩张,时有摩擦,战争处于一触即发的胶着状态。而曹操的军队正在北方虎视眈眈,随时想南下,以收“渔翁得利”之利,报复赤壁之战中的怨气。 鲁肃审时度势,为顾全大局,他在前线总以友好姿态安抚双方,以维护难能可贵的孙刘联盟,不给曹操任何可乘之机。于是,鲁肃决定过江邀请关云长来相见,以缓解战争一触即发的局势。他提出双方将各自的兵马布置在百步之外,只允将军们各自带单刀赴会。 当时鲁肃作这一提议时,部下将领都怕出变故,力劝他不要轻蹈险境。但鲁肃仍毫无畏惧,执意孤行。他说:“事到今日,应该把话向对方说清楚,刘备辜负国家,是非尚未定论,关羽又能怎么样?”就毅然单刀去赴会了。 现在史学界已有定论,鲁肃当年单刀赴会的地点是在长江南岸关云长的防区内,他带的一万多兵马全列在长江北岸,双方随行的兵卒也立在相距100丈之外,只有双方将军带佩刀相见。 鲁肃在阵前怒斥关云长:“我们主公可怜刘备无处守身,不吝惜土地和百姓的劳役,把荆州借给刘备,使你们有了落脚之地,帮助你们解决了困难。但刘备虚情假意,忘恩负义,不讲信誉,损害我们之间的友好关系。现在已得了益州,有了力量,又要兼并荆州土地,这样的事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忍心做,何况领导一邦的领袖人物?” 关羽听罢,无言以对。 虽然这次“单刀会”当场并没有什么成果,但因鲁肃的据理力争,使双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得到了缓解,同时也深深触动了刘备的心。后来曹操兴兵进攻汉中时,刘备害怕失去益州,就主动派人与孙权和好,双方议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归孙权;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归刘备,使孙刘之间避免了一场恶战,双方又团结一致对付强大的曹操,使孙刘联盟继续维持了一段时间,其中鲁肃的作用功不可没。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