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三国迷,学道粗浅,这些年看了一些三国的各类书籍,整理了一下演义戏曲中“盗用、借用”的三国历史,供大家娱乐一下! 原文我就不注了,主要引自《后汉书》《三国志》《裴松之三国志注》《魏氏春秋》《世说新语》《品三国》《闲话三分》等等。全手打的,写了几个小时还说不全,写到哪是哪吧。 蜀篇: 博望坡的火是刘备放的,没诸葛亮什么事; 怒鞭督邮是刘备打的,打完挂印辞官,没张飞什么事; 刘备并非只有一个亲儿子,除刘禅外,还有梁王刘理,鲁王刘永;(刘封是养子) 徐庶和诸葛亮共事了1年多,才发生曹操获庶母,徐庶投操之事; 诸葛亮去东吴,并没有舌战群儒;周瑜也没装腔作势来探诸葛亮; 草船借箭在技术上是根本不可能的,有人专门研究并做了技术测试,船吃不住 ![]() 借东风那种“状诸葛多智而近妖”的事就不必辩了,民间还有说法是周瑜借的,总之靠不住; 诸葛投刘备后并非一直如鱼得水,他在后方成都守了很多年,后来先主失败与夷陵大战,才有诸葛:“若法孝直在,当能制止主公,就算作战,也不致大失”的感慨。也就是说,诸葛多像萧何而非张良; 诸葛的空城计也是没有的,既无明文记载,常理也说不通,很多学者辨析过了;(但是京戏上的“失空斩”倒是经久不衰的经典折子戏)PS:失空斩=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事说的好听,其实没那么夸张(俺就是云南人耶,我还在号称是当年“七擒孟获”的曲靖呆了2年多,考据无凭啊),云南也没有汉伏波将军马延的祠庙。平定南方之后并未出现“南人不复反”的和平局面。云南少数民族事后经常反叛,李恢一直在为此奔波; 还有,演义上那些云南的少数民族头领,基本全是杜撰的; 这点是我自己归纳的,不对请包涵 ![]() ![]() ![]() 华雄是孙坚斩的,没关羽什么事;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中,刘备哥三都没参加,所以么,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是罗贯中帮他们打的 ![]() 颜良的确是关羽杀的,但是是偷袭,一种说法是:当时刘备投奔了袁绍,关羽单骑到来,颜良以为他有话要说,所以失手被杀(其实真打可能也打不赢,不过不会一招就败); 文丑被杀是个悬案,关羽参与了杀死文丑的那次战斗,但是没有任何记录表明文丑是他杀的(就被罗贯中记在他账上了 ![]() 至于过五关,斩六将,关是过了的,但不是那五关。按照那个路线,关羽是在旅游观光啊,哪是寻兄送嫂?况且,有几关的地名是宋代以后才有的行政区划。斩六将没发生,又是罗贯中帮他斩的; 单刀赴会的事有几起,刘备有过一次,单船去东吴以表连吴抗操之心;关羽和鲁肃来过一次,(不过是每人带18侍卫,每人各携单刀,所以鲁肃也是单刀赴会,他还指斥关羽呢) 关平是关羽的亲儿子(一直不知道罗贯中为什么要把他写成义子); 历史上没有周仓哦(他倒是一直堂而皇之的站在关羽旁边); “刘备借荆州”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荆州首府是襄阳,一直在曹操手里(关羽就是发动襄樊之战失败后被阴遇害的)。刘备没有借,孙权也借不了; 张飞没有喝断当阳长坂桥,桥是他拆的(心虚了吧,回来就被刘备骂了); 张飞并非是个不通文墨的赳赳武夫,他还有书法留下,如“八分书”、《立马铭》等,他还画过美人图,可算书法大家哦; 张飞没有睁着眼睛睡觉的毛病 ![]() 赵云不是“五虎大将”,“五虎大将”一称是演义说法,历史上蜀国没有这个称呼。子龙至死都是“杂号将军”,不是“正牌将军”,死后刘禅还不想给他谥号,原因就是当年他爹也没给过赵云“正牌”的名分(你不念当年长坂,7进7出救出你这个废材来么,没良心啊 ![]() 魏延也并非不得宠,先主非常器重于他,竟然把汉中太守给了魏延,而没给呼声最高、人气最旺的张飞,此事“举国皆惊”; 历史上只有“卧龙”,没有“凤雏”,凤雏一词来自演义; 庞统献连环计也是没有的,船是曹操自个钉在一起的; 附带说一声,诸葛亮的八阵图倒是真的,现在还保有据说是他后裔建的八卦村(在浙江省兰溪县),至于八阵图能不能用于战阵我就不清楚了; 魏篇: 《三国志》说曹操是西汉相国曹参之后,纯粹是胡扯。因为曹操本来不姓曹,是过继给曹家的;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联军,不是曹操矫诏发的,那时他还没那么大面子; 十八路诸侯中,也没有曹操的“股份”,他是袁绍临时给了个名号“行奋武将军”,就是代理奋武将军的意思,后来曹操的自述中也没敢把自己算在18路诸侯里;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是有的,但是他的原话是“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给罗贯中加了“天下”两字进去,意思谬以千里; 曹操和马超作战,夺船避箭是有的,割须弃袍为演义之说; 赤壁之战有2种说法,一种是周瑜黄盖纵火,一种是曹操自述,说军中疫病,他自己烧船而退,让周瑜得名; 当然,华容道关羽放曹纯是胡扯,刘备倒是去放火了,但是那时曹操已经走了; 锦囊妙计是发生在曹操身上的,他留给张辽的,诸葛亮没玩过; 曹操其实容貌不好,身材也矮小,以至于匈奴来朝,他让崔琰冒充自己,他则“捉刀立床头”; 曹操杀孔融这些名士给了他极不好的影响,可是刘备也杀过张裕,诸葛亮也杀过彭羕,都是当时的名士; 曹操说袁术是“冢中枯骨”,其实不是指袁术,是袁术的先人,指他家的那些“四世三公”; 赤壁之战后,曹操没说过“若郭奉孝在,不致吾有此大失”的话;曹家的谋士其实都是尽职的,是他没听而已; 张辽并非被丁奉射死,而是病死的; 徐晃也是病逝,并非被孟达射死的; 王朗其实是魏国重臣,年老病逝,哪里会被诸葛亮几句话就骂死? ![]() 华歆其实清正廉洁,德性很好,演义里却描写成个逼宫犯上的恶人; 曹家的驸马夏侯楙,在诸葛一出岐山之前就被调回中央,没有和诸葛亮交过手; 吴篇 《三国志》里说孙坚是孙武之后,恐怕靠不住,没地查根据去;(反正帝王之家的人,出生时都得打雷下雨龙飞凤舞紫气东来梦见星斗什么的,将就将就吧) 孙策是因为被偷袭,脸上受伤,失了帅哥相貌而气死的 ![]() 孙策死时也托孤给张昭,但是孙权和张昭自赤壁之战后关系一直不好,张昭一直没能当相国(两人还闹过很多分分合合的段子) 孙权倒是有一次“草船借箭”,他坐楼船去窥探曹营,曹操发了一些箭,射不到,孙权扬长而去,于是有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 孙权老后嗜杀,偏信小人,变得很昏庸; 周瑜没给诸葛亮气死,这不用说了吧,周瑜24岁就被任命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帅哥,娶了小乔,后来更是官拜前部大督,他还嫉妒别人?是罗贯中嫉妒他吧,放在今天我也羡慕嫉妒恨啊!!! 苏东坡的赤壁赋的确很气势磅礴,但是那时小乔已过门10年,并非“小乔初嫁了”; 周瑜病死在征西川的路上,没有对刘备使过“假途灭虢”之计;(虽然他有吞刘之心) 鲁肃是个智勇双全的大才,既能带兵,也能治国,很像诸葛亮,根本不是愚腐老实的忠厚长者; 历史上东吴没有“吴国太”; 孙尚香的故事倒是真的,只不过她回来以后就没下文了~~~~ 没有甘宁在夷陵之战中战死的记载;(演义居然说被沙摩柯射死 ![]() 杂篇 曹操、袁绍、孙权、刘备都有“隆中对”这种政治纲领, 曹操的是毛玠出的,叫“修耕织,畜军资,奉天子”; 袁绍的是沮授出的,平定冀州东西南北,“合四州之地,聚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 孙权的是鲁肃出的,主张联刘抗曹,当时的“刘”是指刘表,后来刘表挂了,就调整为联合刘备; 刘备的就不说了吧 ![]() 吕布并非演义里说的那种只顾妻儿,不管部下的人,他还是很有统帅力,很会打仗的(注意是“打仗”不是“打架”); 四大美女的貂蝉其实无处可考,吕布与董卓婢女偷情是有,但没有记载表明是貂蝉,更没有王允献连环计。“貂蝉”是一种饰物,有说法称她本名任红昌,山西人。这是元曲里出来的,正史不认; 放曹操逃跑的县令不是陈宫,陈宫没在中牟县当过县长(《捉放曹》唱得好听啊 ![]() 马腾韩遂并非像演义里那么友好,以前就大闹别扭,朝廷出面调解(不难理解马超为什么不相信韩遂了吧?) 欢迎各位补充哈~~~~~~~~~~~~~~ |
子龙至死都是“杂号将军”,不是“正牌将军”,
死后刘禅还不想给他嗣号,原因就是当年他爹也没给过赵云“正牌”的名分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