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三国志·吴书·小虎传》 攻略

2014-5-16 22:40| 发布者: rex| 查看: 565| 评论: 133|原作者: 温县司马懿

摘要: 1号开始写这个,中间因为要准备量子和电动的考试,一直到今天才大致完成,也快半个月了。 问题基本都有相关史料和简单的解释,以后有机会的话,或许可以陆续把一些题目的背景和游戏里面觉得有意思的梗也补上去。 暂 ...
1号开始写这个,中间因为要准备量子和电动的考试,一直到今天才大致完成,也快半个月了。
问题基本都有相关史料和简单的解释,以后有机会的话,或许可以陆续把一些题目的背景和游戏里面觉得有意思的梗也补上去。
暂时就这样吧。
-------------------------------
前几天一同学发给我的一个历史答题游戏,据说是继《本座倒要看看你能活几天》、《是文科生就杀了那个狗皇帝》之后又一款自虐游戏。
前面靠着记忆连蒙带猜带S/L混过去了,后面没法S/L了,于是乖乖去翻资料。
以至于最近开始对孙策渡江感兴趣,也是游戏闹的。
然后发现借着这个游戏真的算是好好补了下江东那块的知识。
顺势总结下吧。
------------------------------


感谢龙战于野的建议,直接把游戏贴过来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0:00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2-28 15:40 编辑

写在前面的话.png

通过一两遍剧情之后再看这段话,也许会有更多的感觉吧

---------------------------------------------------------------------------------------------------------------------
以下是可以直接跳过的废话。
---------------------------------------------------------------------------------------------------------------------

最初动手打算写这个攻略,很想借着这个机会,也好好补一补有关孙吴的历史。但是越到后来,越发现自己精力不够,只得勉强先将游戏应付通关。
而现在,即使在别处听到游戏里用过的背景乐,第一时间想起来的,也是很多和游戏有关的情绪。
从前说到东吴,便是两场大火,赤壁一场,烧退了雄心勃勃的曹孟德,夷陵一场,教训了忘恩负义的刘玄德。
从前说到二宫之争,便是孙权牺牲两个亲生儿子彻底搞垮江东大族的权术阴谋。

毕竟是隔了两千年,即使窗外还是一样的、建安十七年的月光,
可我身处的地方,早已不是建安十七年的建业,
这里只是南京。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孙家的江东早已经完了。隔着历史的河流,我们看到的只是宏大的历史脉络,它让人心胸开阔眼界高远,让人热血沸腾意气风发。
我们忽略的是历史的细节,是和我们一样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面对生死的犹豫和抉择、面对大厦将倾时的灰心和无奈,只有这些细节才能把历史从遥远的过去、冰冷的叙述中活生生的带到我们面前,只有这样的历史才能让人感动让人心疼。

孙仲谋晚年和之后的东吴,是一片灰蒙蒙的天空不断下着雨,
从前我站在寂静的回廊里看湖面上的涟漪,而今,终于有一滴雨水打湿了我的衣衫。

--------------------------------------------------------------------------------------------------------------------  
攻略开始
--------------------------------------------------------------------------------------------------------------------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0:15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1-12 10:47 编辑

第一题.png
答案:2 伴君如伴虎
提示:
这个不用解释吧,不作死就不会死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0:16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2-27 15:44 编辑

第二题.png
答案:3
提示:
其实偶尔作死一下也可以,嗯,大概。。

错选估计会选到选项2
选项2错误的解释,张温事件后面会出现
2愿意和吴四姓联姻.png

关于死法
权遣使张弥、许晏等,赍金玉珍宝,立渊为燕王。渊亦恐权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致其使,悉斩送弥、晏等首,明帝於是拜渊大司马,封乐浪公。

孙权派使者去辽东这件事很多人劝过,张昭也是其中之一。
张昭传记载:昭谏曰:“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於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於天下乎?”权与相反覆,昭意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於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於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横流。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
张昭说:“公孙渊背叛魏国而惧怕其征讨,所以才远来求援,这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公孙渊改变意图,想要自我表白于魏,那两位使者就回不来,这难道不会让天下取笑吗?”
孙权与其反覆争辩,张昭毫不退让。孙权大怒,握住刀说:“吴国的士人入宫就拜我,出宫则拜您,我对您的敬重,已经到了极点了,但您数次在众人中折辱我,我害怕失策(而伤害您)。
张昭注视孙权良久,坦然答道:“我虽然知道意见不会被听取,但每次想要竭尽自己愚忠的原因,是因为当初太后临崩,呼唤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的话如今还在耳旁啊。”
张昭提到孙权的母亲托付的事情,孙权也有所触动。
于是孙权把刀丢在地上,君臣两人痛痛快快哭了一场,然后张昭回去,然后孙权继续派使者去辽东。

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很有意思了。

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於内以土封之。渊果杀弥、晏。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户。权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昭不得已,然后朝会。

张昭愤恨孙权不听劝,称疾不朝。孙权大怒,于是干了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命令用土封住张昭的家门(可能孙权是这么想的:你不是病了不来上朝吗,那你以后也不必出门了)。
张昭不愧是辅佐孙权多年的老臣,一眼就看明白孙权的心思,用土从门内将门堵住,(张昭:我们家的门,要封也是我自己来封。你不让我出门?我还不打算出门呢)。

结果公孙渊出卖东吴,杀了孙权派到辽东去的使者张弥和许晏。这时孙权后悔,数次派人请张昭上朝无果,又不愿道歉示弱。
于是干了件更匪夷所思的事情,
他下令用火烧张昭的家门,以此逼张昭出门。
(想起来马亲王的段子:孔明隐于草庐,先主枉驾顾之。一顾不在,曰云游未归;二顾不在,曰访友未回。先主颇怅然,乃留书云:“仆有重耳志,君是介子推。” 三顾乃见,相谈甚欢)
张昭安然不理,孙权不好收场,只好又下令将火又扑灭。
最后孙权在张昭家门前久久伫立,张昭才在儿子的搀扶下,出门与孙权和解。

孙权和张昭,也算是一对千古君臣吧。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0:17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1-12 22:59 编辑

一段背景介绍
婚事.jpg

婚事2.png

朱据.png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0:29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1-12 23:01 编辑

第三题 孙策女婿.png
答案:4 陆逊 朱纪

提示:

陆逊:权以兄策女配逊——《三国志·陆逊传》
朱纪:子才,素为校尉领兵,……才弟纪,权以策女妻之,亦以校尉领兵。——《三国志·朱治传》

顾邵死于公元217年,而此时是黄龙元年(公元229年)了。我觉得你应该不太想收到他送来的贺礼。


另外上大将军一职是孙权于黄龙元年置。为表彰陆逊的功绩并进一步提高他的官职而新设,位在三公之上。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0:41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1-12 10:48 编辑

第一章完结
花絮
我记得三国志里的朱据形象挺喜感。。
用这个形象是因为长得很忧国忧民吗。。。
3放弃挣扎吧,你们召唤不出周瑜的.png


。。
3不说话.png

看个花絮都这么危险

。。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0:44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5-30 23:38 编辑

第四题 称呼孙权.png
答案:第一个
提示:
父皇这个称呼似乎最早是明代出现的(?),反正两汉三国时期应该是没有。

大魏吴王什么的。。祝你好运~

之前一直以为纯卖萌呢,前两天读文帝纪才发现原来也是有出处的。
《文帝纪》:(黄初二年)秋八月,孙权遣使奉章,并遣于禁等还。丁巳,使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

顺便再吐槽一下,文帝纪真是各种读不下去啊。。。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0:48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1-4 16:35 编辑

第五题 孙权的两位虎子.png
答案:两位凌公子
提示:
二子烈、封,年各数岁,权内养于宫,爱待与诸子同,宾客进见,呼示之曰:“此吾虎子也。”——《三国志·凌统传》
凌统的两个儿子,凌封、凌烈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0:59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2-27 15:45 编辑

第六题.png
答案:朱桓
提示:
(朱桓)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部曲万口,妻子尽识之。——《三国志·朱桓传》
朱桓记忆力过人。

话说这题第一反应是问朱据,然后悲剧。
第二个选的朱桓,猜的,看到解释想起来是朱桓记忆力过人这个梗。这题很有意思。
其他的还好,总之,应该不会有人去问张昭或者孙权吧。

另外问你问题的这位帅哥是刘繇之子刘基,字敬舆。史书上说他姿容美好,孙权爱敬之。后面还会出现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1:05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1-4 16:35 编辑

第七题 车骑将军.png
答案:不说
提示
车骑将军是朱然,虽然也姓朱,但真不是你们家亲戚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1:07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1-11 05:49 编辑

第二章结束

7孙舒城道贺.png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1:23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1-12 23:05 编辑

第八题 乌林.png
答案:柴桑(最下面那个)

还记得第一章的花絮吗
ty1.png

ty2.png

ty3.png ty4.png


关于跳舞的梗
陆逊跳舞【石亭之战之后,得意忘形的渣权
《吴书》又曰:陆逊破曹休。上与群僚大会,酒酣,命逊舞,解所著白鼯子裘赐之。
《吴志》曰:陆逊破曹休,上为郡僚大会酒,与逊对舞,解所嘴畴军子裘赐逊。

实在是想象不出来渣权和伯言对舞是个什么样子。。。


顾谭跳舞【事见顾雍传
裴注引江表传:是日,权极欢。谭醉酒,三起舞,舞不知止。雍内怒之。

事情是这样的:
有次孙权出嫁一个内侄女(是顾氏的外孙女),婚宴请了顾雍父子及孙子顾谭(时任位高的.选曹尚书)。当时君臣们非常欢洽,顾谭多喝而醉,醉而起舞不已,无法制止,顾雍内怒,只得留待明日。第二日召谭当面严责,道:“君王以忍辱负重为德,臣下以恭敬谨慎为节。当年萧何吴汉都立有大功,但当见高祖皇帝面时都如不会说话似地。你于国家有什么汗马功劳可言吗?只不过是依靠了我们顾氏门第的资格而受宠用罢了!因何舞得如此得意忘形,虽说是出于酒后,其实还是恃恩忘敬,谦虚不足的坏思想作祟呵,看来败毁吾家族的人必是你了!”说毕,转身向壁而卧,不再理谭,顾谭悔立一旁,足足达一个时辰,才被祖父遣走。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1:54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1-11 03:38 编辑

第九题 刘繇之前的扬州刺史.png
答案:陈温
前面说过了,这是刘繇之子。
提示:
(裴注)英雄记:“陈温字元悌,汝南人。先为扬州刺史,自病死。袁绍遣袁遗领州,败散,奔沛国,为兵所杀。袁术更用陈瑀为扬州。
陈温病死后,先后有两人领扬州刺史之职,但袁遗为袁绍所任,陈瑀为袁术所任,都不是朝廷任命。
关于刘繇任扬州刺史:
会辟司空掾,除侍御史,不就。避乱淮浦,诏书以为扬州刺史。——《三国志·刘繇传》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2:04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1-12 23:57 编辑

第十题.png
答案:顾雍
提示:
阚泽,学院派
泽以经传文多,难得尽用,乃斟酌诸家,刊约礼文及诸注说以授二宫,为制行出入及见宾仪,又著乾象历注以正时日。每朝廷大议,经典所疑,辄谘访之。——《三国志·阚泽传》
张昭,学院派+不好说话【这个不用多解释吧,反正不要招惹他就对了,这老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2:29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2-26 13:03 编辑

第十一题 石亭之战过程.png
答案:2
提示:
大概过程是这样的:
战前,朱桓献策说,曹休败退会走夹石、挂车,以万兵用柴塞路,截断其归路。孙权与陆逊商议,但是陆逊没有采纳。
陆逊在追击曹休的时候,令人从无强口入夹石,截断曹休归路,两面夹击,曹休军大败。这时朱灵、贾逵赶到,吴军退兵,曹休得还。


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道俱进,果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馀,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三国志·陆逊传》

桓进计曰:“休本以亲戚见任,非智勇名将也。今战必败,败必走,走当由夹石、挂车,此两道皆险?厄,若以万兵柴路,则彼众可尽,而休可生虏,臣请将所部以断之。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胜长驱,进取寿春,割有淮南,以规许、洛,此万世一时,不可失也。”权先与陆逊议,逊以为不可,故计不施行。——《三国志·朱桓传》

贼将伪降,休深入,战不利,退还宿石亭。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休上书谢罪,帝遣屯骑校尉杨暨慰谕,礼赐益隆。休因此痈发背薨,谥曰壮侯。——《三国志·曹休传》

宠上疏曰:“曹休虽明果而希用兵,今所从道,背湖旁江,易进难退,此兵之洼地也。若入无强口,宜深为之备。”宠表未报,休遂深入。贼果从无强口断夹石,要休还路。休战不利,退走。会朱灵等从后来断道,与贼相遇。贼惊走,休军乃得还。——《三国志·满宠传》

会休军已败,尽弃器仗辎重退还。吴欲塞夹石,遇救兵至,是以官军得不没。 ——《三国志·蒋济传》

乃部署诸将,水陆并进,行二百里,得生贼,言休战败,权遣兵断夹石。……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贼见逵军,遂退。逵据夹石,以兵粮给休,休军乃振。——《三国志·贾逵传》

石亭之战曹魏方面的过程大概是这样:
从曹魏方面来看:
分三路进军,一路是司马懿,从从汉水下,目标是江陵。司马这一路基本可以忽略。
一路是曹休,从庐江南入合肥,目标是寻阳。一路是贾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军,从西阳南下,目标是东关。(这个东关应该在夏口、武昌一带,不是后来濡须山上的东关)

曹休上表说贼有请降者(夏五月,鄱阳太守周鲂伪叛),请示深入接应。这时贾逵到达五将山。明帝准许了曹休的请求,并且下诏司马懿一路驻军,贾逵一路则向东与曹休合兵推进。

曹休军向皖进发,尚书蒋济认为进兵过于深入,易遭敌人断后,形势不利。

满宠上表,提醒曹休行军路线是兵之洼地,无强口很容易被敌人切断;但是表还未到,曹休已经深入。

秋九月,曹休率诸军抵达皖。吴军向安陆出兵,尚书蒋济认为吴军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进攻,反而在西面出击是很明显的假象,表明其必然要在东线展开强力的反击,应立即紧急进行增援。

贾逵发现东关没有吴军大军防备,认为吴军合兵于皖,曹休深入必败。于是水陆并进二百多里,抓到了敌人的俘虏,得知曹休已经战败,并且吴军已经派兵切断了夹石的退路。这时贾逵的部将中有人建议等待后方再派来部队后行动,贾逵认为:曹休主力已经非常危险,如不及时救援,将很快被消灭。而敌人以为我军没有后续部队,所以才敢于以少量部队切断夹石隘道。我们只要突然赶到,敌人必然惊走。于是贾逵军立即昼夜兼程,赶到了夹石,同时多设旌旗鼓号,果然如贾逵言,吴军退走,曹休得解。

吴军的先空着,等有空慢慢读吴各人传记的时候再说。想了解的自己查相关资料好了。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2:43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2-28 15:48 编辑

第十二题 音律.png
答案 3
提示:
第二个选项肯定是穿越了。
度娘说《聂政刺韩王曲》即是《广陵散》。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是我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
《聂政刺韩王曲》,它至少在汉代已经出现。其内容向来说法不一,但一般的看法是将它与《聂政刺韩王》琴曲联系起来。《聂政刺韩王》主要是描写战国时代铸剑工匠之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关于此,蔡邕《琴操》记述得较为详细。

顾雍曾师从蔡邕。【《顾雍传》:顾雍字元叹,吴郡吴人也。蔡伯喈从朔方还,尝避怨於吴,雍从学琴书。
他才思敏捷,心静专一,艺业日进,深受蔡邕喜爱。蔡邕赠之以名。故顾雍与老师蔡邕同名(“雍”与蔡邕的“邕”同音)。江表传曰:雍从伯喈学,专一清静,敏而易教。伯喈贵异之,谓曰:“卿必成致,今以吾名与卿。”故雍与伯喈同名,由此也。
又因受到老师称赞,故字元叹。吴录曰:雍字元叹,言为蔡雍之所叹,因以为字焉。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2:58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1-12 23:58 编辑


第十三题.png

你觉得你有可能躲过去吗


13答错.png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3:01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1-11 03:40 编辑

第十四题 孙策升堂拜母之交.png
答案:孙河

提示:
策亦亲戚待之,每与升堂,饮宴於太妃前。——《三国志·吕范传》
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三国志·周瑜传》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三国志·张昭传》

结拜狂魔孙伯符==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1-1 23:03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1-4 16:37 编辑

第十五题.png
答案:3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提示:
沈友,字子正

(裴注)吴录:权以礼聘,既至,论王霸之略,当时之务,权敛容敬焉。陈荆州宜并之计,纳之。正色立朝,清议峻厉,为庸臣所谮,诬以谋反。权亦以终不为己用,故害之,时年二十九。

查看全部评论(133)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4-25 10:12 , Processed in 0.0950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