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596|回复: 1

[其他] 襄阳地理环境背景下历史文化特征及原因分析——以三国文化为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30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本初公路 于 2014-5-30 14:46 编辑

襄阳地理环境背景下历史文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以三国文化为例
摘要
    襄阳,湖北第二大 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流域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其贯通南北、承启东西的地理位置,自古即为交通要辏,有七省通衢的美誉。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的称号。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和樊城,隔汉江相望,两城在历史上都曾是军事与商业重镇。
    三国起始终结皆与襄阳有关,历史似乎从襄阳出发,绕了一个大圈子后,又回到了襄阳。历史年表记载的只有60年,即从曹丕公元220年登基算起,直到孙皓灭亡(公元280年)为止。但是,《三国志》所录史籍则是从东汉未年算起,大约有90年。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东汉政权已名存实亡。这段历史,《后汉书》有录,《三国志》亦有录,呈现交叉状态。正是在这个社会剧烈动荡时期,魏蜀吴三家凸现出来。三国局面的形成,很关键的是刘备的崛起。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诸葛亮于隆中。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天下走势已作出了三分的规划。三国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标志是公元280年晋灭吴。晋立朝是公元265年,实际上,晋立朝以后,就在精心准备灭吴的计划。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讨吴之事被提上议事日程,其标志就是派羊祜镇襄阳,都督荆州军事。
    襄阳和三国联系的太紧,诸如诸葛亮登楼去梯,隆中对策,刘备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携民渡江,关羽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王粲登楼赋诗,羊祜爱民恤民,杜预立碑沉潭。

关键词:襄阳  三国  地理环境


一、 交通—襄阳古代军事战略地位   
    所谓战略要地无非就是交通要塞、富有、物产丰富、地势险要、山水能作为屏障的地方。
    具体就襄阳地区来说,襄阳和武汉类似,是由历史上形成的襄阳和樊城这两座隔江对峙的 城市合并而成。它位于汉江中游,东西两面分别为桐柏山-大洪山和秦岭-大巴山所阻隔,汉江从西北穿过襄阳往南注入长江,而在东北面,唐白河则从南阳注入汉江。真可谓 是“挟大江以为池,而崇山以为固„„南极湖湘,北控关洛,独霸汉上。”(嘉靖《湖广图经志书》)   众所周知,我国南北分界线在中部地区主要就是秦岭在诸山脉,而襄阳就是位于这些山脉 的一个重要缺口,所以,历史上襄阳的交通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就陆路交通而言,襄阳在 历史上形成了著名的南襄隘道和荆襄大道,从而构成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中线。(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古代中国之疆域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体,中隔秦岭、伏牛、桐柏、大别诸山脉,使南北交通局限于东西中三主线西线由关中越秦岭西段,循嘉 陵江入巴蜀。东线由河淮平原逾淮水至长江下游之吴越;汴河既开,即以汴河河道为主线。中线由关中东南行,由河洛西南行,皆至宛(南阳)郡,再循白水流域,南下襄阳,复南  
    循汉水至长江中游之荆楚。此南北交通之自然形态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版。第1039 页)此外,还有通往关中的商山路。就水路交通而言,襄阳北部可以通过汉江的支流唐白河通往南阳盆地,南部沿汉江则可以直达江汉平原。正是由于襄阳在南北水陆交通 中所占据的枢纽地位,所以历史上襄阳总是战事不断,尤其是在南北对峙的战争中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湖广方舆纪要序》中关于湖北地区的战略形势有一句被引用很广的名言:“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何言乎重在襄阳也?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故曰重在襄阳也。”他的论述是一针见血的。在历史上,襄阳的军事战略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襄阳是南北方政权谋求统一的基地,但是成功者几乎都是北方政权。最典型的莫过于蒙元花费39 年时间攻下襄阳之后很快就灭南宋。这是襄阳作为军事重镇的主要方面。另外一方面,在动乱时期,襄阳会成为割据叛乱的中心,同时襄阳对平定叛乱也有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安史之乱之后,襄阳屯集了大量的兵力,成为李璘、梁崇义等人起兵割据的中心,但是这样的割据却维持不长的时间;南朝刘宋末年,沈攸之在荆州叛乱,雍州刺史张敬儿夜袭荆州平定了这场叛乱,以致当时的童谣说:“襄阳白铜蹄,郎杀荆州儿”。(何德章《释“荆州本畏襄阳人”》,载于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所以有人说“大率襄之为地,一统,则小丑跳梁者易以平;分裂,则重镇屹立者难与争”。((清)吴庆焘:《襄阳四略·襄阳兵事略·序》,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60-161 页。)
   历史上襄阳发生的重要战争如:三国时发生在襄阳的历次战斗:孙坚被刘表击毙在风林关,关羽水淹七军,攻樊城时中毒箭,也引出了“刮骨疗伤”的故事;前秦苻坚为灭东晋,令其子苻丕率领17 万大军攻襄阳;萧衍镇守襄阳,后反齐,在南京称帝,史称梁武帝;宋朝时有岳飞抗金,收复襄阳;李曾伯抗蒙收复襄阳;宋元大战于襄阳5 年;明末李自成破襄阳建大顺政权,同时代起义的张献忠也攻破过襄阳,火烧襄阳王府和古迹昭明台;清朝时,白莲教从襄阳地区起事,后四川响应,终失败;抗战时,日军进攻襄阳,张自忠将军牺牲在宜城。  

结论:襄阳战略地位简述  
   1. 襄阳市(襄阳和樊城)位于汉江中游,东西两面分别为桐柏山-大洪山和秦岭-大巴山所阻隔,汉江从西北穿过襄阳往南注入长江,而在东北面,唐白河则从南阳盆地注入汉江。为“挟大江以为池,而崇山以为固„„南极湖湘,北控关洛,独霸汉上。”  
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是中国古代军事地理格局中九大战略要地之一。
   2. 襄阳位于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诸山脉的重要缺口上,交通地位重要:就陆路交通而言,襄阳在历史上形成了著名的南襄隘道和荆襄大道,从而构成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中线;就水路交通而言,襄阳北部可以通过汉江的支流唐白河通往南阳盆地,南部沿汉江则可以直达江汉平原。
   3. 在历史上,襄阳的军事战略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襄阳是南北方政权谋求统一的基地:如宋元战争,蒙元花费39 年时间攻下襄阳之后南宋随即灭忙;另外一方面,襄阳在动乱时期作为割据叛乱的中心:如安史之乱后,襄阳成为李璘、梁崇义等人起兵割据的中心。故有“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何言乎重在襄阳也?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故曰重在襄阳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方舆纪要序》)之精辟结论。   4. 在经济方面,襄阳因交通便利而商业发达,“水路流通,转运无滞”,荆襄大道是南北商人往来的要道,汉江对岸的樊城更是一座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城市,是汉水流域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和转搬码头。

二、文化—襄阳三国文化的特点
    (一)襄阳三国文化的遗址、遗存在空间范围上非常集中在表三中所列遗存中,其它行政区加起来只有9处,而有35处在襄阳县,即今天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高新区、鱼梁洲内。且又主要集中在襄城区。以三国时期人物活动及其纪念性遗迹为主要特征。包括了诸葛亮、刘表、刘备、司马徽、庞统、庞德公、徐庶、羊祜、杜预等人,其重要遗迹有隆中诸葛亮躬耕地、万山杜预沉碑潭、檀溪、襄阳城、岘山羊杜祠、堕泪碑、鹿门山等。
    (二)襄阳三国文化遗存的人文内涵丰富。每处遣存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揭示那个时代人物的精神世界如隆中展现的是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牛价值取向;万山杜预沉碑潭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功名流芳千古的追求;堕泪碑反映了人民对真正维护人民利益,热爱和平,有高尚品德者的真诚爱戴与深切怀念;鹿门山、鱼梁洲让人充分感受到古人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不为尘世所扰的隐逸情怀。襄阳三国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不是政治人物简单留下足迹,而是先辈在这里生活、奋斗,追求自己人生价值而留下的具有历史传承意义的精神文化世界。
    (三)襄阳地区对三国文化和精神的传承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其它地方的方式,就是纪念、传承和教育三者结合典型的方式就是人物故居、祠岢和书院三者结合,如隆中诸葛亮故居被建为诸葛亮祠堂,元代义在这里建隆中书院;庞统故居、明代建为凤柄书院,后义为庞靖侯祠;凤柄书院和羊侯祠在一起。三国历史人物的故事和精神以纪念和教育的方式传承。这是文化传承中最有意义、最有效果的一条途径,也是襄阳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襄阳三国文化中历史事实本身比演义故事更加丰富和深刻如《三国演义》在叙述到襄阳时,为求故事生动,突出主人公刘备。刘表、司马徽、庞德公.甚至诸葛亮在这里都成为陪衬,襄阳只是刘备政治活动的一个中转站.生动精彩的三顾茅庐故事也只是衬托刘备的爱贤而已。而刘表被描写成庸人.司马徽更像一个只会看相算命的得道高人,这些都矮化,襄阳三国文化在全国文化中的形象和地位,显得浅俗。与真实的历史完全不同。从《三国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时期襄阳的真正主角是刘表。正是刘表的杰出治才,才使荆州有安定繁荣的环境,将南郡的边鄙小县襄阳变为大荆州的首府。在政治、军事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刘表治荆州,对襄阳的贡献尤为巨大。刘表应是襄阳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人,其功绩远远大于诸葛亮、刘备等人。而长期以来受《鼍困演义》的影响,对刘表有些误解,甚至不解。现在应该加强研究宣传,改变这种历史的偏见。襄阳的三国文化是以诸葛亮文化为龙头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看似异想天开的《隆中对》所策划出的鼎足三分是一个神话般的奇迹,是三国文化风靡海内外千余年的重要原凶和真趣所在。
    (五)襄阳三国文化是以诸葛亮文化为龙头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在刘表的翼护下,经过在襄阳的十年砥砺,出山前的诸葛亮已是一个经明行修。情商智商俱佳。初具治才的饱学之士;是一个具高尚的道德观,正确的审美观.追求真理、昂扬向上的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诸多优良品质的栋梁之才;是一个具忠君爱同爱民之心,沉稳持重、思维独特、深谋远虑、谋定而后动的战略家。看似异想天开的《隆中对》所策划的鼎足三分是一个神话般的奇迹,是三国文化风靡海内外千余年的重要原因和真趣所在。诸葛亮那种“修身养德、虚心纳谏、以身作则、一身正气的典范精神;忠于国家、忠于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忠顺勤劳、尽职尽责、自 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131代表、引领、促进了我国主体文化所崇高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社会人伦、精神品格、人格意志,形象极为丰满完美,成为一座至今远远没有人能超越的丰碑。  

三、经济—襄阳物产丰富
    (一)三国时期,社会大动荡,而动荡会伴随着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北人南迁为南方各地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不同的生产方式。北人南迁为后来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为后世的重新统一准备了条件。
    (二)襄阳物产丰富,汉江流城两岸河谷小平原和大面积冲积平原属江汉平原北端的组成部分,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质上乘,水稻、小麦、棉花、牲畜、禽蛋、水产等农业产业发达。幅员辽阔,可利用、亟待开发的荒山、荒地、滩涂甚多。汉江流域农业发展较早,江汉平原是我国古代主要粮食产地之一;汉中盆地、南阳盆地也是重要的农业区。粮食生产以稻米、小麦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油料作物、麻类、烤烟及桐油等。
    (三)东汉末年刘表任荆州牧,盘踞襄阳。此时北方军阀混战,并有黄巾之乱,董卓乱政,袁绍、马腾、曹刘等群雄并起。襄阳远离主要战区,相对安逸。经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也为后魏蜀吴三国皆力夺襄阳,埋下了伏笔。
    三国之末,羊祜镇襄阳,都督荆州军事,体恤爱民,仁以扶正,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大量吴人投奔晋朝,不战屈人之兵。尽收大片吴国土地。以经济发达的襄阳为根据地,后吞并吴国。  

四、结论
    襄阳做为三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襄阳东面有大别山脉和桐柏山脉,再向东便为淮河,西侧秦岭山脉,再往西就是西川诸山脉,都是属于天然的屏障易守难攻。如果想避开这些天然屏障北上,最好的选择就是南襄盆地的大片平原,此地便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各种传袭的行为,如居室、服饰、食物、生活习俗和开发利用资源的技术装备等,也包括人们的信仰、观念和价值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如法制、政府、教育、宗教、艺术等。行走在襄阳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三国时期遗留下的典故。“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做为我校的校训,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般的文化滋润。
    襄阳地区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农工商发展优越。为各个统治集团所垂涎。
    无论是地理位置、文化还是经济上,襄阳的三国历史文化都是与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回顾往昔,我们需要学习借鉴的,引以为戒的事情太多太多。

参考文献:
《三国志》
    作者::陈寿    中国人民出版社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中国人民出版社
《独特的三国历史,难忘的襄阳故事》    作者:叶植,靳进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第十卷第三期

评分

参与人数 1智力 +2 五铢钱 +10 收起 理由
离爨 + 2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赤壁之战
下一篇:我们在求职时不能像庞统一样
发表于 2021-3-5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果断回帖,如果沉了就是我弄沉的很有成就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12 23:04 , Processed in 0.67359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