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482|回复: 1

对太平天国北伐战争的若干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说起太平天国运动,就不得不提到那场“北伐战争”,公元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后,为推翻满清的统治,太平天国丞相林凤翔、李开芳率两万余太平军精锐,从江苏浦口出发,开始了悲壮的北伐之旅,在两年的时间里,北伐军先后跨越六省,横扫城池数十座,斩杀清军7万余人,甚至一度逼近京畿地区,震撼清廷!可终因孤立无援,加之清廷调集重兵实施剿杀,北伐军于1855年在连镇、冯官屯等战役中失败,两万将士全军覆灭,林凤翔李开芳等人死难。这是太平天国历史里的第一次大失败,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在自述里谈到“天国十误”,其中第一误就是北伐军的全军覆没。对于太平军北伐的种种讨论,至今也仍未停止。本文就对北伐军的主要问题作一些分析。
  一、为何北伐,却不尽全力?

  当时对于太平天国的情况而言,太平军攻克南京并将其定为首都后,实质上就是将南方作为了自己的根据地,虽气势正盛,但其在长江流域的占领区并不稳定,财政、后勤补给等现实问题并没有得以解决。所以全力北伐已经不是太平天国优先选择的战略方向。太平军打下南京后,各路清军夹击而来,极大的威胁了太平军的根据地,在没有稳固根据地的情况下如果全力北伐,极有可能北伐不成又被人断了后路。而且太平军的组成基本上为南方人,他们愿不愿继续向北走这也很成问题。所以其战略是先稳固南京及周边地区作为根据地,而不是集中全力迅速北上进攻北京。抽调一部分力量北伐的主要目的是刺激清廷的心脏,迫使清廷收缩对天京的包围,打乱清军的部署,然后趁机集中力量击败南方的清军,减轻清廷对太平天国南方根据地的威胁(只是谁也未曾想到北伐军居然能转战千里,最后差点直捣黄龙)。为南京根据地的巩固创造好的形势,并为天平天国下一步的进程打下基础。所以当时的主要战略方向还是西征和东征,而不是北伐。
  另外,太平军最初是顺着两湖一带而来,对那里的情况较为熟悉,军队内部两湖、徽、赣成分的人颇多,实施西征,理论上要远比前途不详的北伐要容易得多(当然,曾家军的突然崛起也出乎了太多人的意料)。先易后难,这也是千百年来经常实施的一种战略思想。
  二、为何只派两万人北伐?

  1、当时太平天国的军事最高决策者实为东王杨秀清,由于起义以来的战事过于顺利。使得杨秀清和其他高层人士对于局势的判断太过于乐观,以为即便不使用全力,北伐军也很可能像原起义军从广西到江苏那样直捣北方,北伐若成功,太平军再通过西征东征控制长江流域及南方一带,就会掌控大局。胜利的天平就可以站在天国这一边。殊不知这种盲目的乐观和误判却把两万将士送上了死路。
  2、太平军攻下武昌后虽号称50万,但实际有战斗力者应该不过10万,这两万北伐军人数虽少,却是太平军中主力中的主力,很多都是老广西,也有两湖一带的人员,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绝非一般。所以从质量上来讲,太平天国高层还是很重视北伐的。但就现实情况和杨秀清等人的规划而言,西征远比北伐重要,自然不可能抽掉太多的力量实施北伐,不过。。。用两万老兵来打这场前途并不明朗的北伐之战,太值得商榷!
  3、很多人一直认为从个人的利益考虑,当太平军攻克南京后,高层内部的争斗也开始兴起,林风翔李开芳等北伐将士多为杨秀清的嫡系部队,杨让他们北伐有捞取政治资本的嫌疑。反过来,洪秀全同意北伐,亦有清除异己的嫌疑。这种说法不是没有可能,但可能性也不算太大,毕竟大局未定,北伐的失败不是太平天国高层任何人想看见的结果,谁也不可能拿两万精锐的生命去开玩笑。
  4、派林风翔等人北伐其实仅是太平天国北伐计划的一部分,杨秀清也曾设想以现有的两万北伐军为先锋,等西征稳定后再派部队实施接应,规划的倒是不错,只可惜当北伐军陷入困境时,西征的形势也不明朗,杨秀清很难抽调足够的力量去接应北伐军,而且北伐军距大本营的距离实在拉得太远,杨对此也是爱莫能助,理想最终没有成为现实。
  三、北伐军为何可以一直杀到天津?

  1、北伐军在攻击天津周围之前,为了保存实力,主要是采取了流动作战的战术,避免碰硬(当然由于某些地方战略位置的特殊和后勤补充的需要,一些硬仗还是要打的),没有经历太多的大规模战斗。
  2、北伐军自身的战斗力强悍,反观拦截的清军大多不擅长野战,且战斗力低下,多半未与北伐军交手便望风而逃,很难阻击来犯的北伐军。加之进军途中沿途许多清军城池为了保全自己,避免因战败而被清廷追责,干脆采取闭门不战的态势。保全了自己,但也使得北伐军可以顺利通过。
  3、北伐军所到之处,捻党、白莲教等反清组织亦闻风而起,虽未掀起太大的风浪,但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大量的清军,为北伐军提供了一定的掩护作用。




上一篇:不以成败论英雄——西楚霸王项羽
下一篇:韩信自立为王历史会另有一个三国吗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北伐军失败有何原因?

  1、人数太少
  虽然两万太平军是精锐部队(沿途虽然也扩充了一些兵员,但这些新兵并未起太大的作用),但他们所面对的是整个北方,实力实在有限。清廷完全可以集中半个国力来与之拼杀。
  2、后勤补充
  由于北伐军仅有两万人,所以攻城略地之后无法分兵把守,只能就地补充完毕之后便弃城而去,实际上等于断了后路,在前期北伐军连连获胜、清廷震动的时候,如果能派后续部队及时跟上,或许可能是另一番结果。可事实是直到北伐军在天津受阻之后,援军才匆忙过来,但由于距离实在拉得太远,援军自身的实力又有限,其在清军的阻击下接连溃败,而且在此期间,由于缺乏补给,加之冬季来临,致使北伐军无御寒衣物,广西、两湖士兵从小生活在温暖的南方,面对北方冰天雪地的战场,非常不适应,2万北伐军的全军覆没,其中因受冻而减员的就几乎占了三分之一。
  3、战术以及政策上失误
  北伐军前期虽然进展顺利,却严重忽视了距离问题,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实际上是把自己送上了绝路。北伐军在天津受困之后,各路清军被调派而来加入到了围攻北伐军的行列里,援军的到来又遥遥无期。照现实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已经宣告此次北伐将无果而终,再停留下去必是死路一条。可北伐军终究选择了固守待援的方案,幻想着固守一城等援军一起里应外合打败围城的清军,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而且无法发挥太平军所擅长的野战。以至于在战争后期始终被清军包围在孤城里,虽然他们一次次地突围,并且一次次在突围战中打败清军,但也在无援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被消耗,最后全军覆灭。
  此外,太平军在北伐的过程中,虽然使一些反清力量望风归附,但在进军途中采取毁庙宇、砸佛像、强迫百姓信上帝等错误方针,大大的失去了民心,加上几次不理智的屠城也使得本来对清政府不满民众对太平军亦产生了反感。
  五、对这次北伐究竟该怎样看待?

  个人认为集中一定力量实施北伐还是必要的,其影响震动了清廷,牵制了北方大量的清军,迫使十数万清军掉头进行防御,为南方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而且北伐是有希望获得巨大战果的,只是由于援军迟迟未到,后勤供给也跟不上,造成大好时机的延误,力量不足也给了清廷以喘息的时间。最终导致北伐失败。当然,太平天国高层对北伐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很多人到了南京后进取心退化,就不想再前进,内部也开始了权力与利益的争夺,逐渐陷入腐化,这对北伐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10 21:11 , Processed in 1.64222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