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刀参考文物:汉代铁销
七宝刀参考文物:嵌金铁短剑
孙权佩剑
全长:928毫米/东汉三尺九寸(不连鞘)
刃长:714毫米 (汉尺 三尺)
材料:钢铁、青铜、木、绿松石、大漆、丝绳
工艺:煅打、铸造、浮雕、錾刻、腐蚀、填绘、镶嵌、鎏金
纹饰:以螭龙纹饰为主
色彩:红、金
特点:奢华精美、王者气势、吴越风格
在危机四伏的三国时代,孙吴家族能鼎立一隅并坚持到最后,这与孙权的过人的表现分不开的,连曹操都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孙氏三豪中,孙坚、孙策虽英年早逝,但却为孙权打下了东吴基业。孙权坐上父兄这个位置时,年仅十五岁,在内有张昭,外有周瑜的辅佐下,他内修政理,对外则静观时局,到赤壁之战前夕, 东吴已经厉兵袜马,随时准备问鼎中原。难怪诸葛亮在与刘备对于作隆中时评价说: 曹操北占天时,孙权南占地利。孙权占地利这一点可谓无可置疑,孙氏虽然称帝较晚,但在江东几十年的统治基本和帝王无异。吴越之青铜宝剑,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独步天下、名扬海内,而铸剑大师欧冶子亦曾为楚王制造出三枚举世无双的铁剑,造剑之地就在属于吴越地方的浙江龙泉。因此无论是铜剑还是铁剑,吴越地区都一度代表中国最高的制作水平,相信这种传统和技艺也会保存到汉代。而东汉末年,虽然战事纷乱,但东吴地区在孙氏三豪的统辖下,人民安居乐业,生产力有所发展,具备为统治者制造豪华剑的基础。加之孙权一直有称帝雄心,其剑必奢华精美,富王者之气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吴越宝剑的传统风格。
孙权佩剑整体剑型参照大英博物馆保存的汉代櫑具剑型,但糅合了吴越和楚国的装饰风格。剑首浮雕蟠螭纹饰,来自湖北襄阳山湾出土春秋缶肩部之圆饼。剑镡为兽面样式,原型出自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战国鼎足根部,双眼镶嵌绿松石剑。剑璏阴刻三角云纹,参考了湖北当阳赵家湖楚墓鼎的下腹纹饰。剑摽则雕刻了传世战国玉器上的双龙纹饰。为突出皇家气息,四个剑具均为青铜鎏金。木鞘髹红漆,绘黑色龙凤纹,纹样来自湖北荆门白庙山35号秦墓出土的椭圆奁上。
孙权佩剑的剑刃带有明显的吴越青铜剑风格,加之其礼仪作用大于实战性,短刃阔身,六棱八面,开刃部分较大,靠近剑尖处有较明显的收腰。另参考部分青铜剑、矛的样式,中间脊部凸起,鎏金,剑脊两侧雕刻与剑璏表面相同的纹饰。
《三国演义》中,孙权佩剑出鞘不多,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在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中,说的是赤壁之战前夕,孙权在周瑜的极力劝说下,决定联合刘备抗曹,为表明其破釜沉舟的决心,孙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言毕,还将此剑暂赐给周瑜,相当于尚方宝剑,并封周瑜为大都督。另一次则是出现在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说得是刘备被孙权招亲后,知道东吴对其有加害之意,因此下了占取荆州的决心,拔剑剁石为两段。而孙权目睹此状后,也暗中发誓要夺回荆州,并斩石为证。刘孙表面上都以断石表明破曹的决心,实际则各怀目的,针锋相对,掣剑斫石的行为也暗喻日后从联合走向对立的开始。因此,孙权的两次拔剑,都带来石破天惊的后果,并造成日后三国鼎立的局面。 正如后人诗曰:
宝剑落时山石断,金环响处火光生。
两朝旺气皆天数,从此乾坤鼎足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