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罗贯中及其《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英译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意为“三个国度的传奇故事”),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与英雄小说《水浒传》神魔小说《西游记》世情小说《红楼梦》同列四大名著,是讲史经典之作。小说描写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其彰显的军政谋略树立的艺术典型(智慧如诸葛亮、忠勇如关羽、奸滑如曹操)为后世津津乐道,其正邪分明的价值观、追求大一统的历史观对社会的雅俗两层面均产生深远影响。
三国故事在晋代即在民间流传,唐初三国故事已“得之于道路,传之于众口”,更多有三国人事进入唐诗(见于李白、杜甫、杜牧等的作品),杜诗《蜀相》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更传诵千古。宋、金、元“说三分”已编入话本,又登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四十多种,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单刀赴会、白帝城托孤等故事皆已成篇。说书人、戏剧工作者长期取材,演绎铺陈,使“说三分”内容愈益丰富。
元末明初罗贯中(约1330—约1400)依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提供的基本历史架构,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倾注自己的社会人生感,悟创作出构思宏伟、颇具史诗品格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版本为明嘉靖年间刊刻,俗称“嘉靖本”,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删削论,赞增添自己的评论,修订为今日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综上可见,《三国演义》源出众手,然功成于罗贯中。从一些文献记载获悉,罗贯中曾参加元末农民战争,明代王圻的《稗史汇编》称罗贯中为“有志图王者”,清代徐谓仁称其曾入张士诚幕中。身历元末割据战争,目睹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辈角逐天下,使罗贯中真切体验改朝换代间的群雄纷争,亲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时代变故,这对他理解三国、表现三国大有助益。而晋唐两宋以来的尊刘贬曹思潮,则养成罗贯中的正统观,《三国演义》将其尽情挥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