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389|回复: 1

[转载] 诸葛亮的服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国志》为诸葛亮立了传,但没写他的服饰,后人做了追记,《太平御览》卷七百零二《服用部·扇》引晋·裴启《语林》记载,诸葛亮和司马懿在渭河边上对垒,开仗之前,诸葛亮坐着不加装饰的车子,戴着葛布做的头巾,拿着白羽扇,指挥三军将士,军人们都随着他的指挥前进或停止。再往后,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的记载相同,诸葛亮和司马懿出兵作战,将要开仗了,司马懿穿着军服进行指挥,司马懿派人偷偷的观察诸葛亮,发现诸葛亮坐着不加装饰的车,戴着葛布做的头巾,拿着白羽扇,指挥三军将士,军人们都随着他的指挥前进或停止。司马懿知道后,感叹道:“诸葛亮可以说是名士啊。”
  头巾羽扇是魏晋名士的打扮,文臣武将都可以这样做,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是儒将,打扮是“羽扇纶巾”。
  葛巾是用葛布做的头巾,(这种头巾是用来扎住头顶发髻的,不是用来包住头部的)葛布用葛的植物纤维织成,葛布的历史很早,东汉袁康《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曾经让越女织葛布,献给吴王夫差。勾践拿葛布作为贡品向夫差进贡,说明在先秦时期,葛布地位还很高。纶巾是用青色的丝带做的头巾,与葛巾的差别在于制作材料不同,诸葛亮戴葛巾,周瑜戴纶巾,后来产生混淆,认为诸葛亮戴纶巾,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衣服·诸葛巾》:“诸葛巾,此名纶巾,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从前面的引文可以知道,诸葛亮执羽扇,指挥军事,戴的是葛巾,而不是纶巾。
  羽扇是用鸟的羽毛制作的扇子,最常见的是鹅毛,还有鹤翎、孔雀翎,等等,西晋傅咸《羽扇赋》认为,吴地人首先做羽扇,后来北传到中原。南方鸟类多,有可能最先发明羽扇,羽扇的历史也很早,西晋陆机《羽扇赋》认为,在战国时的楚国就有羽扇了,“昔楚襄王会于章台之上,……大夫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这个说法不一定可信,但至少说明羽扇历史久。宋玉等人拿的羽扇是鹤翎做的,诸葛亮的羽扇未详是什么羽毛做的,只知道是白羽扇。
  随着历史发展,诸葛亮逐渐被神化,他的服饰也发生了变化。元代无名氏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写诸葛亮“披七星锦绣云鹤氅。”七星锦是带有北斗七星图案的锦,锦是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鹤氅最初是用羽毛做成的外套,类似披风,后来指一般的宽大外套,并且加上了宽大的袖子。晋人开始穿鹤氅,《晋书·谢万传》记载东晋人谢万戴着白色纶巾,穿着鹤氅裘。《世说新语·企羡》记载,一个下雪天,东晋的孟昶从篱笆间看见王恭坐着大车,穿着鹤氅裘,孟昶感叹道:“这真是神仙中人啊。”士大夫穿鹤氅,是晋时的风气,把穿鹤氅的人目为神仙,道教修炼的目之一是成仙,因此,后来道袍也叫鹤氅,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唐臣传·卢程》记载,卢程本来是道士,做官之后还是穿着鹤氅。《诸葛亮博望烧屯》里的诸葛亮穿着用七星锦做的、绣着云朵的鹤氅,在这本杂居里,作者把诸葛亮塑造成了道士形象,诸葛亮一出场就自称“贫道”。
  到了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又一次成功塑造了诸葛亮的艺术形象,此后,大部分人对诸葛亮的认识都是《三国演义》里的形象。《三国演义》第38回诸葛亮第一次出场,“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第52回,诸葛亮“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至此,诸葛亮的服饰正式齐备,羽扇没变,葛巾变为纶巾,加上了鹤氅,是糅合历史原型的服饰和道士形象的服饰的结果。
  在诸葛亮服饰变化的表象下面,是人物形象的内涵的变化。最初,诸葛亮是一个历史人物,身上体现着魏晋名士的风度,即使在军旅之中,也从容不迫,头戴葛巾,手摇羽扇,指挥三军,应对自如,诸葛亮即是名士,又是贤相,文韬武略,样样熟稔,确实是难得的通才。到了元代,诸葛亮变成了道士,《诸葛亮博望烧屯》开场诸葛亮自报家门:“贫道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道号卧龙。”还不是一般的道士,《三国志平话》说诸葛亮“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读,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诸葛亮都成仙了。到了元末的《三国演义》,诸葛亮又恢复为人的形象,不过如鲁迅所说,《三国演义》“状诸葛之智近妖”,把诸葛亮的才能描绘得有些妖气。诸葛亮有文才武略,这是人的才智,但是,能掐会算,阴阳术数,奇门遁甲,无所不晓,七星坛祭东风,五丈原禳星,都有些神怪色彩,诸葛亮的人才和妖才源于历史原型的才能和道士形象的才能的叠加。




上一篇:诸葛亮“六出祁山”及祁山古战场遗址
下一篇:罗版三国二百位武将武力分析(中)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人物形象内涵变化的动因是社会文化的变迁。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提出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原则,他确实这样做了,诸葛亮品德高尚,功勋卓著,受到人们的尊敬,被认为是贤相的楷模,唐朝著名宰相裴度在《蜀丞相诸葛亮武侯祠堂碑铭(并序)》里说,具备事君、开国、立身、治人四种才能而又能够实行的,只有诸葛亮。官方的认可,使诸葛亮确立了政治上的巩固地位。从北宋开始,市民阶级兴起,市民文化兴盛,“说书”行业非常发达,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霍四究,说三分”,说三分就是讲三国故事,霍四究专门讲三国故事,北宋苏轼《东坡志林》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顽劣的小孩子听书,为刘备吃败仗而懊恼,为曹操吃败仗而高兴,说明当时尊刘贬曹的倾向已经深入人心,连小孩子都能听懂并且赞同。作为刘备的丞相,诸葛亮的地位必然受到听众认可,诸葛亮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北宋时三国故事开始与历史脱钩,诸葛亮的形象必然开始变化。
  道教在北宋很兴盛,宋徽宗自称道君皇帝,把道教视为“正教”,几乎相当于国教,到了南宋,统治者继续扶持道教,在北方的金,形成了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等道教教派,到了元代,全真道首领邱处机率领弟子用三年的时间,从今山东东部,步行到今阿富汗晋见成吉思汗,为全真道及道教在元代的繁荣打下了基础。道教在元代的繁荣影响了文学作品的创作,相应的诸葛亮形象也具有道教色彩,例如诸葛亮自称“贫道”,诸葛亮还是神仙,产生于元代的《仙鉴》介绍了诸葛亮成仙的过程。这些作品中的诸葛亮有法术,但不完全是道教的法术,还有一些是民间的巫术,比如撒豆成兵,挥剑成河。要理解这些内容,必须从道教的根源上寻找答案。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借用佛教的形式,组装中国已有的老庄学说中的神秘成分、民间巫术、阴阳五行以及谶纬等等,形成一种宗教,道教自产生之初就没有忽视过现世。道教的信仰之一是仙人信仰,追求肉体长生不死,【李约瑟认为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中国古代金丹术的医药化学及其方术的西传》,《中华文史论丛》,1979)】。仙人信仰来源于战国时期齐国燕国的民间方士,道教的民间巫术成份,更是来自民间,道教把巫术进一步系统化,成为自己的操作形式,又反过来服务民众,例如驱鬼、求雨,等等。因此,道教的法术有些具有很强的民间巫术色彩。
  道教的神灵系统是开放的,民间成分可以随意加入,门神(至少有两对)、财神(至少有四个)、碧霞元君(东岳大帝泰山玉女,被宋真宗封为碧霞元君,以后流传在民间广为奉祀),等等,每个时代有代表性的民间神,道教都会吸收一些。诸葛亮在元代被塑造成神仙,被吸纳到道教的神仙谱系中,但诸葛亮毕竟是一个历史人物,在官方和民间有很高的威信和地位,他的功业和著作确实存在于世间,三国故事是存在过的,诸葛亮是三国故事的核心人物之一,很难把这样的一个人物塑造成仙,到了元末,诸葛亮又从仙变为人,不过还是保留了一些道士和神仙的技能,比如各种法术。
  受民间力量和道教的影响,诸葛亮从人变为仙道,最后变成有仙道技能的人,形象变化使他的服饰也发生变化,从葛巾羽扇,到鹤氅、羽扇,最后是纶巾、鹤氅、羽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12 01:55 , Processed in 0.0980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