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127|回复: 2

为儒家仁义善道身体力行——刘备的道德自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愈是通晓就愈是敬畏的,只有两样东西,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这话是康德说的,却十分符合刘备。
  星空指天,强调道德的先验性。道德律是内心的定言命令,强调道德的自律性绝对性。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这就是刘备一生的目标。这一目标不是从后天形成(不度德量力),而是生而有之的,直接指向大义。那么什么是大义?仁义并称,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所谓大义,以羞恶之心为发端,实质是对善恶的判断力。善恶是辨是刘备一生思想的核心。所以他会对刘禅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孟子说仁是天下之广居,义是天下之正路,君子就是居仁由义。这就要求,义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从仁出发,心存仁而身行善。
  那么仁善又是什么呢?朱子说在天者理也,继之者善也。又援引周易说,在天为理,继之成性。人性就是善。孟子认为,人性是区别于禽兽的规定性,内容是仁义礼智,核心是仁。仁与善统一于人先验的道德性。
  孔子说,仁者爱人,又说泛爱众。这个人,指的是一般意义上普遍性的概念上的人,是人的类本质的认同。达到这种认同就是大同,大同是所有儒者的理想。刘备师从大儒卢植,虽然不好读书,但这种思想核心却是学了八九不离十。楼主吃饭,稍后继续。
  前面说到,大儒卢植作为刘备的启蒙老师,虽然没有教会刘备具体而微的学问,但对刘备人格理想的形成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先主传》说刘备好音乐,狗马,美衣服。关于音乐,孟子曾经说过,王之好乐甚,齐国其庶几乎!他又说今之乐犹古之乐也。音乐是儒家非常重视的修身途径,是儒家六艺之一。这种音乐不分先王之乐或是今人之乐,关键是与人同之。狗马,指的是打猎,对此孟子做了与音乐相似的陈述。而打猎所包含的御和射本身也是儒家六艺。更有甚者,按照周礼,天字每年都要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出游打猎时君子职分的一部分,后来演变为儒者很重视的一种行为。至于美衣服,所谓服章之美曰华,有礼之大曰夏。儒家对君子的要求是文质彬彬,文就是文章,仪容服饰是很重要的内容。刘备早起游学于卢植,虽然不好读书,但是却深深地为卢植的浩然正气所折服,身体力行儒家修身之道而这种仁义之道也深深地影响了刘备以后整个生涯。
  刘备身体力行儒家仁义善道,此道核心是人的类本质认同,实现状态是大同。但这种大同是有原则的。荀子说,人走不若马,力不若牛,何以使之,曰能群。何以能群,曰能分。他认为分工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运行形势。最主要的两类大分工是劳心者和劳力者。前者负责改造关系,后者负责改造经验世界。
  这种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大同又叫做和而不同,在儒家学者的构想中,它的具体运行状态是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八个字最为阶级压迫的代表被批判了几十年。但实质上,在古典的中国,是没有所谓阶级的划分的,在儒家学者眼中,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能使君称为君的,不是臣也不是民,只有君自己。儒家要求君主具备他应当具备的素质。这种素质有三点、第一点是广土众民,强调政治作为。第二点是中天下而立,而安四海之民,强调教化安民。第三点是居仁由义,强调道德修养。这三点缺一不可。第一点曹操完成的很好,第二点由刘表力行。第三点的代表除刘备别无他人。
  但是,早年的刘备是没有当皇帝的心思的。三国志先主传描绘了先主少时“羽葆车盖”的趣事,我们不能独断地认为这件事是虚构的。但我认为,即便它是真的,也说明不了问题。因为做这件事的刘备根本不明白他在做什么,也不明白羽葆车盖的涵义。因为如果他明白这些,他就应当明白这些事带来的后果。明知还故犯就是找死。当时汉朝廷的威严还是很大的。桓帝延熹九年,公元一六九年,那年刘备九岁,大秦使者还到中国进贡。刘备当然不是找死的人,所以如果他真的做了,也一定是在懵懂不知的状态下作的,只是小儿童趣。如果将这件事歪曲为他野心的表现,是有失偏颇的。
  既然刘备没有当皇帝的野心那么他如何实现他伸大义于天下的志愿呢?为臣。为臣要做到哪些呢?五个字: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刘备身体力行这五个字。何以为证?恭,刘备所到之处诸侯皆厚礼待之,刘备也是克行礼法,未曾有任何僭越言行。宽,张飞失徐州,廖立彭羕多次犯忌讳,法正睚眦必报,刘备都予以宽容。信,刘备将兵千于幽州乌丸杂兵千于,并饥民数千,明知微薄,依然当仁不让救援徐州。敏,数有战功,黄巾时期,毋丘毅时期,斩蔡阳。惠,刘备入蜀,分封臣下,赵云进谏,因此作罢。正因为身行五道,所以才有关张不离不弃,孔明鞠躬尽瘁,黄权不信流言,袁涣独哀其亡,才有了十余万民鱼附鲫从。




上一篇:中国历史上卖官卖得最疯狂的皇帝
下一篇:韩遂之死-失势枭雄的剩余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东西的确立,应当有两个要素,一个是肯定,一个是否定。譬如水,水的概念和实存是肯定,是从正面确立。非水之物的存在是否定,是从反面限制。但是如果没有非水之物的存在,水就无法被区分出来,也就无法确立。同样,为臣也应当具备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就是恭宽信敏惠五德,是对它的确立。否定方面则是对它的限制,这种限制就是忠恕。忠是向上,恕是向下。不僭越与君,不争利于民。做不到这两点,就叫不臣。不臣之心,其心可诛。
  刘备奉行为臣之道,所以他终身与曹操为敌。这不仅仅是政治上的争斗,更是理念上的斗争。曹操奉行黄老学说(这里纠正一下,黄老学说并不是道家无为而治,而是祖黄总老的一个思想流派,他们的主张与法家相似),政治军事文学各方面才能过人。刘备奉行儒家之道,仁义为先,人格魅力强大。他们各有所长。但是刘备绝对干不出来屠城,人脯之事。救援徐州亲见曹操所为,也许为他以后誓死不与曹操两立买下了伏笔。
  刘备与曹操在理念上的差距主要在道德方面。刘备是一个相信人性本善的人,不论何时他都以好意度人。刘平派刺客刺杀,他以义感之,然后放其离去。这种事儿曹操恐怕也干不出来。人的这种善性不仅仅表现在生而有之的先验性,而且表现为自律性。从黄巾到占据徐州是他人生第一个上升期,此后开始,刘备逐渐走向下坡路。但他后来说,然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而志犹未已。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促使他志犹未已的动力是什么,就是道德的自律性。他律的不叫道德。这个天下有刘备敬重的人,卢植,孔融,陶谦,吕布,刘表。除吕布外,其余尽是古文派大儒,吕布则是诛杀郭李,有功于天子。对于天子,刘备奉行尽忠之道。因而他一生以复兴汉室为己任。兴复汉室就要平定四海,平定四海才能教化生民,天下大同。所以刘备兴复汉室是有其深意的。
  在这个伸大义于天下的过程中,刘备屡屡不如意,先后被在曹操和袁绍出栖身。刘备一生先后跟随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其中曹操和袁绍是他最不愿意投靠之人。也只有对曹操和袁绍,刘备归而复叛。离开公孙瓒,是因为救援徐州,孔融、田楷,刘备三人俱来。其中孔融是北海太守,天下名士,田楷是公孙瓒委任的青州刺史,刘备上司,刘备则是平原相。之后田楷北归,刘备留在了徐州。这应该是经过田楷同意的。陶谦不可能越过田楷直接拉拢刘备,他不是那样不知进退的人。而且即便他拉拢了,如果田楷不同意,刘备也不可能留下。之后陶谦病死,刘备受领徐州。之后,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刘备先后归了曹操、袁绍。刘备个人非常不齿曹操。但当时的局势,小沛陷落,他多领败兵又与曹操讨伐刘备的大军在梁国不期而遇。死,或者归顺,刘备选择了后者。这里我挺佩服刘备的,很多时候活着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
  曹操的失误给了刘备机会。之后刘备投靠了袁绍。一来是情势所迫,西面难免皆是曹操领地,东面是大海,只有向北,二来也是因为袁绍是曹操的敌人。但刘备非常不喜欢袁绍。不光是因为他是袁术的哥哥,也因为诸侯讨董的失败(刘备虽然没参加,但他不可能不知道)。与袁绍的接触让他对袁绍彻底失望了。不仅仅因为能力战事能方面,更因为袁绍此人缺乏忠义。这是刘备离开的根本原因。之后刘备来到了刘表这里。他为什么选择刘表呢?因为刘表是天下大儒,而且是汉室宗亲,总要有些仁义之心的。他来了之后八年,刘表病死,曹操南征,刘备结束了自己的流离生涯。
  这整个长达十年的流离失所的过程是刘备走下坡路的十年。他的境遇每况愈下。当然,最重要的是时间的流逝。刘备已将四十八了。但这十年间的刘备,不论遭遇什么样的打击,他始终坚定一个目标,伸大义于天下。为了这个目标,他不仅失败过,而且屈辱过,甚至背离过自己的一些理念。但他毕竟坚持了下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道德作为一种天赋观念,首先实存于每个人内心。洛阳北部尉曹操,当年也是忠义的。他屠城有错么?有,但他是出于亲亲,出于道德。亲亲是仁义的第一步。然而道德之心并不意味这道德。它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四端人皆有之,又主张对四端存而养之,如长幼苗。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存养二字上。这个存养,就是道德自律。
  道德必须是自律的,他律无以凸显善性。自人初生起始,善性在每一个当下呈现。每一次呈现都伴随着一次道德判断:善或者恶。善是道德,恶是不道德。这个判断是纯粹的,绝对自由的。道德领域,人就是自己的上帝,决定了自己是善还是恶。所以道德必然是自律的。这种自律性陪了刘备十年。
  此时的刘备已经不是当初的理想主义者了。他知道,光有坚持是不够的,还得有方案。这时候他找到了诸葛亮。为什么刘备知道这个时候才遇到了自己的谋士们呢?第一他是寒门出身,世家大族看不上。第二,中原地区以荀氏为代表,属于今文尚书派,而刘备师从卢植,属于古文尚书派,派系之争十分尖锐。古文派主要代表为青州孔融,徐州郑玄,荆州刘表。这三个地方也是刘备最旺的地方。刘备在荆州,遇到了知己。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荆州学者分为三派。其一是儒家古文派学者。荆州八俊是代表。诸葛亮勉强能算,因为他是徐州人,并且叔父诸葛玄就是。其一是杂家学者,经学的没落使它们走上反经学的道路,代表人孟建孟公威,石韬石广元。其一是隐士学者,代表人黄公承彦,司马德操,崔生州平。第一派与刘备的理念是最契合的。第二派则倾向于曹操,是刘备请不动的。第三派在荆州战后迅速没落。同为古文派学者,诸葛亮与刘备理念相似,而且诸葛亮是徐州屠杀的受害者。所以诸葛亮适合刘备。但是二者也存在着分歧。刘备并不喜欢隆中对。诸葛亮给他规划的道路与他的道德观念是不符合的。事亲以孝,长兄以义。这是儒家最基本的家庭伦理观念。不论是刘表还是刘璋都是刘备碰不到的底线。但很快,曹操的南征,再一次打破了这一底线。
  曹操是刘备永远的痛。他逼得刘备不得不一次次事急从权,一次次放弃自己的底线,甚至说他几乎从精神上阉割了刘备。但刘备毕竟挺了过来。应该说曹操的这一次南征帮了刘备和诸葛亮。在他的压力之下,刘备忍着巨大的屈辱,又往后退了半步。之所以是半步,是因为刘备终于愿意向荆州动手,但这时候的荆州已经不姓刘了。荆州之后是益州。拿下荆州之后,刘备就走上了隆中对的道路,那么益州就成了必得之地。因为走了半步,所以刘备向刘璋动手了。因为只是半步,所以刘备迟迟下不去手。这种迟疑也导致了庞统的死亡。庞统用他的生命拯救了刘备。刘备终于可以在半步之内,取刘璋了。刘备一生都在坚持,流离十年一再退让却始终不敢放弃的是仁义。这个不敢不是迫于外部的压力,而是迫于良心本心。我前文说过,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就是仁义,仁义的第一步就是亲亲。对宗族兄弟下手是违背刘备的道德理念的。但庞统的死激发了刘备内心的第二条道德律:臣主之义。卿以死效我,我必不使卿枉死。两条道德律的对冲,缓解了刘备内心的道德压力,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
  夺蜀之后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黄权。黄权在刘备入川之初是像刘璋提出过反对意见的。但刘备入川后数年间与黄权结下了深厚的主臣之谊。刘备伐吴,黄权统领江北诸军,刘备败绩之后黄权无奈降魏。刘备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其子黄崇见重于蜀。有谣言诈称刘备尽诛黄权妻子,黄权知其虚言,未便发丧。君臣相得如此,不输三顾。
  从208到218的第三个十年是刘备巅峰期。截止到刘备进位汉中王,云长孤拔襄阳郡,刘备无限的接近他一生的志向。若苟有一日,天下变,则北定中原,天下清平!但关羽的死改变了这一切。在面对刘表和刘璋之时,刘备退了半步,而关羽的死则逼得他不得不将未退的半步,彻底放弃。兄弟之义,天下大义,又到抉择的时候。为了后者,刘备已经退让了太多。从徐州到许昌到冀州,从新野到江陵到成都,刘备一步步地放弃原本的理念。到这一步,他终于无路可退。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他几乎全部放弃。赵云挽救他一次,庞统挽救他一次,而关羽则把他逼到了悬崖边上。他有一万种理由说服自己不去伐吴,但他承担不了内心道德律的压力。他东进了,他败了。这一次兵败,不仅仅是兄弟之义不得保全,更重要的是天下大义也再难实现。那么此前退让的,放弃的,全都没有意义了。刘表、刘璋、还有之前抛弃的妻子们,甚至袁绍吕布,都成了他的心魔。这时候出现在他身边的,只有诸葛亮了。他向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抓住诸葛亮。他死之后,如果诸葛亮还能有所作为,替他实现他的大义,那么他的一生所坚守的就是有意义的。但诸葛亮是管仲乐毅,而不是姜尚子房。刘备把也知道,多半是成空了。他成了个抛弃妻子,兄弟攻讦,败坏伦常的小人。刘备这样想着,然后死在了永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10 07:02 , Processed in 0.15215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