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050|回复: 4

孙刘联军两次火烧曹军——赤壁大战新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赤壁大战结束至今已有1800年的时间了,但有关这场战争的争论却一直在继续,可以说每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赤壁。本文以“江夏赤壁说”为基础表述了一些新的观点,与当前的主流认定“蒲圻赤壁说”大相径庭,您看后可能会不同意,然后禁不住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争论是在所难免的。我一向认为争论是好的,因为历史和佛理一样,总是越辩越明。我只是希望您完全看完我的文章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在以后的讨论中我就不用重复阐述了,而您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我的漏洞,才能“以已之长,攻彼之短”。好了,闲话就扯到这儿,下面我们开始。
  一、火烧赤壁

  广义上的“赤壁之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曹军突袭襄阳,抢占江陵;刘备兵败长坂,退守夏口。第二阶段,曹军水陆并进,直扑夏口;周瑜刘备夏口会合,在赤壁、乌林同曹军激战。第三阶段,曹军败走华容,退守江陵;孙、刘联军乘胜追击,围攻江陵。狭义上的“赤壁之战”则单指人们通常所说的“火烧赤壁”。
  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它是后人根据曹孙两军相遇于赤壁,破曹之法为火攻而提出的。事实上《三国志》原文和裴松之注中都没有“火烧赤壁”的字样。此外,《三国志·周瑜传》中的记载亦可反驳此说。当时曹军与孙刘联军遇于赤壁,“初一交战,公军败退”随即“引次江北”,安营扎寨。此后才是黄盖献“火攻策”与“诈降书”,继而借东南风之势,烧尽北船,延烧岸上营落,曹公退走。可见火烧之地是在江北,时间在赤壁遭遇战之后。那么这火烧地点是江北何处?该如何称呼呢?事件亲历者关羽有言:“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三国志·鲁肃传》注引《吴书》)这“乌林之役”明显是指破曹的关键之战(如果只是后来无关紧要的追击战,关羽和鲁肃在争执荆州归属时怎么好意思提出呢?)。与此同时,江东俊杰悉数参与此战。《吕蒙传》载,吕蒙“又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于乌林,围曹仁于南郡。”《程普传》亦云“程普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于乌林。”《甘宁传》载,甘宁“随周瑜拒破曹公于乌林。”以上史料足以证明乌林之役关乎胜败,左右战局。而乌林又确在长江北岸,故而我们可以断定火烧曹军的地点在乌林,赤、乌两战应称“赤壁鏖战、火烧乌林”才对。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要说了,这乌林、赤壁不是隔江相对吗?既在同一区域内,为什么要分的这么清楚呢?此问将矛头直接指向了赤壁与乌林的位置关系,疏理清这两者的关系很有助于我们确定赤壁、乌林的具体位置,在这里先不展开讨论,后文再表。
  二、火烧浦口

  如果我说没有火烧赤壁而是火烧乌林您还能接受的话,那接下来我要说孙吴联军火烧曹军不是一次而是两次您可能就会起疑了吧。不用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看两段令人疑窦丛生的史料。
  曹操进军至江上,欲从赤壁渡江。无船,作竹椑,使部曲乘之。从汉水来,下大江,注浦口。未即渡。周瑜又夜密使轻舸百艘,烧椑。操乃夜走。(《太平御览》七百七十一注引《英雄记》)
  周瑜镇江夏。曹操欲从赤壁渡江南,无船,乘簰从汉水下,住浦口,未即渡。瑜夜密使轻船走舸百数艘,艘有五十人移棹,人持炬火。〔持火者数千人,立于船上,以萃于簰,至乃放火〕。火然,则回船走去,去复还烧者,须臾烧数千簰。火大起,光上照天,操〔乃〕夜(走)〔去〕。(《艺文类聚》八十注引《英雄记》。又《御览》八百六十八引簰)作「椑」,「从汉」作「沿汉」,「住」作「至」,「百数艘」无「数」字,「移」作「(施)〔拖〕」,「持炬火」下有「持火者数千人,立于船上,以萃于?,至乃放火」十八字,「走去」下无「去复还烧者」五字,「火大起」无「大」字,「夜去」上有「乃」字。又八百七十引「周瑜败曹操于赤壁,密使轻船走舸百(户)〔余〕艘,艘有五十人拖棹,人持炬火」)
  《太平御览》和《艺文类聚》中的注引表述的是同一件事然字句颇为不同,《御览》简、《类聚》详,但是可以看出是由于传抄原因,才造成不同的。不过如果按《英雄记》描述,那么赤壁之战就和正史大为不同,主要为三点:
  一、曹操军渡江竟然无正式船只,只能用一种竹子扎制的竹筏——“竹椑”、“簰”。
  二、曹操军和周瑜军在仅经一战,曹操就连夜开溜了。
  三、曹操军自汉水南下,无追击刘备至江陵一事。




上一篇:略说扶风集团在益州的兴衰史
下一篇:三国时代受误解最深的君主曹丕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末英雄记》为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所写,论时代王粲比陈寿早多了,属于时人写时事,更为重要的是王粲参加了赤壁之战,此段记载几乎相当于战地报告,有相当的可信度。然《三国志》所书非实的话,为何自陈寿成书起至裴松之作注,却无一对《三国志》此战非难?而《英雄记》记载又有颇多疑点:
  首先,史载曹操建安十三年九月,“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而曹操自九月得荆州,十一月顺江陵而下,在如此长时间连船都不准备,只能临时凑合点竹筏,那也是于理不合的。
  其次,即使按照《英雄记》记载,周瑜亦不过烧了几千竹筏,曹操方是时处于“未即渡”的情况,周瑜军是来回几次才把竹筏烧光,可见当时竹筏属于停泊状态,故此曹操军兵员损失不会惨重。以曹操扫平北方,虎入襄阳的气势,怎么会为损失区区一堆竹子就连夜逃之夭夭呢?
  如此一来《三国志》和《英雄记》谁是谁非一目了然,但在下认为不能就此否定《英雄记》的记载。在经过论证和分析后,我个人认为《三国志》和《英雄记》的相关记载是可以并存的,而且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英雄记》里的曹操未必代表的就是曹操本人,如《三国志·明帝纪》记载街亭之战“右将军张郃击亮於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而实际情况可以看《三国志·张郃传》:“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於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应亮,郃皆破平之。”诸葛亮并未去街亭和张郃交战,而《明帝纪》却书张郃击亮於街亭,这亮其实是“亮军”的缩写。故此《英雄记》里的曹操也极有可能是“曹操军”的缩写。
  以这支部队是“曹操军”而非曹操本人所率领的部队为前提,我们再来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这支部队的兵种?
  第二、这支部队是由谁率领的?
  第三、这支部队的战略战术目标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是很好回答的,此部队既无船渡江自然应是步骑兵。有了这个答案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查询史料看赤壁之战期间是否有关于活跃在汉水流域的曹军之记载(《英雄记》言“从汉水下”),我们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三国志·乐进传》:“荆州未服,遣屯长社。后从平荆州,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
  《三国志·文聘传》:“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又攻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
  《三国志·徐晃传》:“从征荆州,别屯樊,讨中庐、临沮、宜城贼。又与满宠讨关羽于汉津”;
  《三国志·赵俨传》:“时(荆州未定)于禁屯颖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使俨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寻口、荆城、汉津、章陵,都在汉水之畔,我们可据此得出结论:当曹操从江陵顺江而下时,还有一支曹军在汉水活动,将领包括了曹军几乎所有的外姓大将,他们有着这样的一个共同点:诸公皆为马上统领,对水战知之甚少。他们最为擅长的是指挥步骑兵,以常理度之,通晓兵法的曹公当然不会让这些门外汉指挥来之不易的荆州水军,而是令他们率领精锐步骑直奔目的地,这也就解释了此间曹军“无船”之谜。
  接下来需要回答的是第三个问题,其实这也是第二个问题的延续,那就是赵俨、张辽等人率领的步骑军南下的目的真的只是“欲从赤壁渡江南”吗?要弄明白这一点,得先清楚《英雄记》中所指“浦口”的位置所在,这样才能从全局进一步判断曹军的战略目标。
  所谓“浦口”者指代江河与支流的汇合处(《广韵》引周处《风土记》,大小有口别通曰浦),当时长江与汉水之间有很多浦口,如船官浦、黄军浦等。至于《英雄记》中的浦口该如何定位,我找到了三点依据。
  1、(本点可为直接证据)《艺文类聚》之注引《英雄记》开篇即谈“周瑜镇江夏”接着便是曹军“欲从赤壁渡”“从汉水下,至浦口”,再联系到夏口据汉水入江口的这一客观事实,很容易让人有“江夏赤壁”即在“浦口”对面的想法。而接下来发生的“火烧浦口”事件则印证了这个假设。镇江夏的周瑜派出的轻船走舸既没有逆江而上也没有顺江而下,像到邻居家串门般,轻松将曹军的竹筏烧个精光。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2、(本点可为间接证据)在江夏赤壁周围还有两座山与赤壁大战有关,那就是大、小军山。《舆地纪胜》载:“大军山、小军山在汉阳县,昔吴、魏相持,陈兵于大小两山,故有大小军山之号,大军山在今汉阳县西南六十里,小军山在汉阳县西南五十里。”明代嘉靖《汉阳府》亦有此记载,同《舆地纪胜》相差无几,因而可以断定确有其事。这大军山在江北,驻扎曹军;小军山在江南,驻扎东吴联军。令人疑惑的是双方虽驻扎大军但并无大规模的战役,如“大军山之战”“小军山之战”之类记载。我认为唯一能解开这个迷惑的便是“火烧浦口”,道理非常简单:周瑜把曹军过河用的簰全部烧掉了,曹军只能看着对岸干瞪眼。
  3、(本点可为旁证)很不幸,我没有找到大军山附近有关“浦口”的记载,但这并不能推翻在此之前的推论。因为千百年来河流演变的实在太多,在江汉平原这样河网密布之地消失或增加几条支流实在是不足为奇的。而我在查找的过程中也并非一无所获,《三囯志·凌统传》中有一条记载:“后权复征江夏(黄祖),统为前锋,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数十里。行入右江,斩黄祖部将张硕,尽获船人。还以白权。引军兼道,水陆并集。时吕蒙败其水军,而统先搏其城,于是大获。”此段叙说透漏出的信息是:右江连接汉水,亦应连接长江,它是江汉间的水网之一,因为黄祖所在夏口在汉水出江口处,凌统是从背后偷袭得手,大概相当于步兵围山头时在后山发现的小路。同时右江不为大多数人知,它是凌统“常去大兵数十里”才发现的。时人都不清楚的水网更不要说让后人记下来了。所以“浦口”大概也是某较少为人知的水系与长江的交汇之处。当然也许就是“右江”。
  清楚了浦口的位置,了解了它与夏口的关系,再结合曹操亲帅部队的动向“自江陵征备(时备在夏口)”以及周瑜在战前的决策“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保为将军破之。”相信大家都会判断出赵俨、张辽军的战略意图:同江陵部队分进合击,在夏口同孙刘联军决战。清楚了这些,那曹军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曹军为何准备好竹筏而不渡江呢?那是在等江陵主力。不过“未即渡”竹筏便为周瑜所烧,计划落空。
  三、乌林与赤壁的位置关系

  而就在此时顺流而下的曹军也快来到了江夏赤壁,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孙武联军这才逆江而上,从而有了赤壁遭遇战。而接下来的事情则需要好好论证一番了。
  首要的便是乌林与赤壁的位置关系。
  蒲圻赤壁说的提出,主要是人们此前均不约而同地认为:“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周瑜传》)——既然记载曹军在江北,周瑜在南岸,必然是隔江对峙,而乌林已经确定在蒲圻这里,所以赤壁在乌林的对岸,自然在蒲圻了。但是这个理解很可能是错误的。原因是:
  1、这个“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应是曹操的前锋军而不是曹操中军在赤壁进行的,而曹操的中军则应在后面的乌林,距离前锋交战的地点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水经注云:“周瑜谓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所得表众不过七八万,是曹军亦实有二十三四万以二十四万之众,顺流而下,届少少里数所能尽。盖赤壁为为曹前锋所及,鸟林为后军所止。及一交战,操军败退,引次江北。吴军以蒙动斗舰数十艘,从南岸引次俱前,同时发火。大率由南而北,非尽由下而上也。是此《注》所据,於当时军势至合。”(就算除去了赵俨、张辽部队曹军之数亦不在少)
  2、从“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的记载,我们也可以发现问题:引次——也就是“退避”之意,这样一来,如果曹操在蒲圻赤壁与周瑜交战失利,由于该赤壁与乌林(江北)基本上是对面,那么直接使用“公军不利,引次江北”即可,而再用“退”则是多余的了。
  陈寿著《三国志》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洁,其这样重复地记载,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重复,而是在记载一个真实的过程:曹军(主力部队)在赤壁交战失利,先“败”(在江夏赤壁首战失败),再“退”(部队退到乌林一带),而后才“引次江北”(指转入防御态势)。
  3、《周瑜传》的记载只是说明:曹操驻扎在江北岸,而周瑜驻扎在江南岸,双方并没有一定是隔江当面对峙,而完全可能一个在上游,一个在下游。由于曹操的优势是陆军,因此周瑜在没有取得局面优势前,自然不会到江北去驻扎。
  4、《荆州记》有明确记载:“南岸名赤壁,周瑜黄盖(于)北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证明周瑜黄盖是从赤壁逆流而上之后于乌林击败曹操的,如果赤壁、乌林在对面,就不会有“上破”的记载了。同时,也记载了赤壁到乌林的距离是160里。
  如果赤壁距乌林只有十几里,那对于双方所谓隔江对峙的大军而言,根本谈不上“上破”,因为上万艘船只沿江岸停住,其长度将远远超过十几里。黄盖不论从江对岸的什么地点出发,都基本属于直接开向对岸,不要忘记,这里的长江,宽度都已经超过5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5、坚持蒲圻赤壁论者认为:蒲圻赤壁正好位于乌林下游,而有记载说黄盖正是从下游上破曹军的,因此黄盖必然是从蒲圻赤壁这一点出发冲向上游的武林曹军大营的。
  但是,这里却忽略了一个最简单的物理学常识:要横渡长江(黄盖从南岸开向北岸,至少是从江中心开向北岸)的船只要受到至少两个作用力:一个是船只风帆所受东南风的风力(如果没有风力则只能依靠船桨的推动力),东南风正好直接把船吹向西北对岸;另一个则是江水流动产生的垂直于横渡长江方向的推力。这两个力对船只形成合力,因而横渡的船只大体是从上游某一点出发而到达对岸的下游某一点,而不可能到达对岸正对面的某一点(当然更不可能到达对岸上游的某个点了)。
  所以,所以黄盖要想冲击位于上游对岸的武林,必定要先到达比乌林更上游的地点,再开始利用风力和水流的合力使船冲向对岸的目标。而这个比乌林更上游的点,绝不可能是蒲圻赤壁。(当然这个问题还与当时的造舶技术水平,造帆技术抛锚技术息息相关,小弟非专业,不敢妄言,还望诸位指教)
  反观江夏赤壁与乌林的关系则应该是这样的:
  赤壁位于武汉江夏区,而乌林位于蒲圻对岸,也就是说赤壁是曹军先头部队遭遇周瑜先锋的地点,而最后火烧乌林则发生在上游138千米(大致约330汉里)之外,同时,江夏赤壁乃黄盖诈降军出发地,黄盖是逆流航行330汉里之后才开始火烧曹军的。这样的距离,做为两军相持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而对黄盖诈降部队来说也过于遥远。
  因此,如果坚持江夏赤壁,则只能是周瑜在这里打胜开始的遭遇战之后,在此定下诈降计,而后全军逆流而上330汉里,发动了最后的火攻。可问题是,在定计之前,周瑜、黄盖等已经发现曹军船只连在一起的部署,这说明周瑜等人驻扎的地方不会距离乌林330里之遥。除非是周瑜提前派出了侦察快船,搞清楚了曹军的部署情况,而不是周瑜、黄盖亲自所见。不过这个侦察的距离也太远了,两军相距的也过远,不符合正常的作战规律。
  当然,如果按照支持江夏赤壁的《荆州记》的记载,乌林距离赤壁只有160里。黄盖是从160里外出发逆流而上发动火攻的,这个过程就基本符合正常的军事规律了。因为侦查快船和黄盖火攻战船大体均可以在两天左右从江夏赤壁到达乌林。因此,江夏赤壁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与乌林的距离。可是,怎么解决330里与160里的差距问题呢?这个距离与历史记载是相差太大了。
  经过仔细研究,答案找到了:我们要注意一点:上面提到的两地距离330汉里,是指现代长江水道的路程,而在东汉时期,这一带的长江水道到底是多少距离呢?是否与近代相同?
  根据一些水利资料记载:在南朝以前,虽然长江已经有很多沙洲存在,但是由于长江水量很大,这些沙洲还没有造成河道的堵塞,因此长江基本仍属于“顺直分汊河型”,没有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量U字形河湾。而到了隋唐以后,由于人口不断增加、长江两岸大规模地开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也开始变成“弯曲分汊河型”。因此,在东汉时期,从江陵到夏口的这段长江水道并不像今天这样弯曲。
  从《水经注》的记载也可以发现:当时(东汉到南朝)长江在这一段并没有曲折的河湾,而基本是直河道。我们下面列举几个《水经注》对河流的记载:
  ——《水经注河水》:又北过朔方临戎县西,……河水又北曲而为南河出焉。……曲从县北东流,……曲南过五原西安杨阳县南,……曲东过九原县南,……又东过沙南县北,从县东曲南,……
  ——《水经注泗水》:(经)又西过瑕丘县东,曲从县东南流,……又曲东南,过陆湖县南,……(注)南梁水又曲迳城南,……
  ——《水经注泗水》:(注)南流迳重岩堡,西曲而东流迳其堡南,……(经)又东北流,又曲东南,过武当县东北。……(经)又从县东曲西南,……(注)又南迳安昌故城东,曲迳其县南。
  由上所引可知,《水经注》对于河流急转弯之处基本都有“曲”的记载。下面再看:《水经注江水》:又东迳下乌林南,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江水又东,……又东合练口,……又东迳下隽县南,……又东迳蒲矶山北,……又迳鱼岳山北,……又东北迳石子岗,……又东迳州陵新治南,……江水又东得聂口,……江水左迳百人山南,右迳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所也。
  可见,从乌林到(江夏)赤壁,江水基本是东、东北流向,根本没有“曲”的记载。而现今称为簰洲湾的那个长江大弯,是由两个90度加一个180度大转弯组成的,如果当时就有,试想,怎么会没有一点痕迹而不被记载下来呢?
  因此,这些就都证明了,在东汉时期,这一段长江水道是很直的,基本没有弯曲现象。
  所以,在东汉时期,从乌林到江夏赤壁的长江水道距离按直线是60千米,即使加上河道有局部弯曲(但没有现代那个簰州大弯),按70千米计算,大约是170汉里,与《荆州记》的记载基本吻合。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一来,就证明了实际上正如《辞海》等所说:乌林位于今赤壁市(原蒲圻市)长江对面,而赤壁则位于70千米(160多汉里)外的下游武汉江夏区西南赤壁山。周瑜是先在下游的赤壁击败了曹操的前锋,看到曹操退守于上游的乌林,决定逆流而上,用诈降和火攻之计打跑曹操。
  我们知道,《荆州记》是南朝宋盛弘之历经数年亲自实地考察写就的,是非常可信的资料。而且南朝宋(420-479年)距离赤壁之战时间也最近(约200多年),其所记应当最接近历史的真实。
  同时,在江夏赤壁一带也捡到不少箭镞等战争遗物,也证明这里曾经是古战场。
  四、其他论据

  有鉴于蒲圻赤壁是目前的主流说法,我再说两点对其进行反驳:
  《云麓漫钞》的作者赵彦卫(南宋)曾指出蒲圻赤壁的一处硬伤:“指今石头口为其地,然石头口初未尝以赤壁名。”——由于在三国时期,蒲圻赤壁的名称为石头口,并不叫赤壁,此名是后代逐步演化过来的(大致是因为当时对岸的大火,映红了南岸的石头口,所以后来这里才逐渐被称为赤壁山,并流传下来。可是,《武帝纪》里有“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的记载(其他传记中也有),证明当时初战却是发生在一个当时叫“赤壁”的地方。所以,这个“赤壁”不可能是后来才演变出来这个名字的蒲圻赤壁。
  从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献记载看:在南北朝之前,蒲圻赤壁这里还没有形成“赤壁”这个名字,包括《荆州记》、《水经注》等在谈及这一带时均没有提及“赤壁”而只有乌林。但是,到了唐宋以后,这里才逐渐出现了“赤壁”的名字。这说明(正如赵彦卫所言):南朝之前,这里一直称为石头口,直到唐朝才逐步形成今天的名字“赤壁山”。因此,在东汉时期发生在赤壁的事件,不可能是在唐朝以后才叫此名字的地方——蒲圻赤壁。
  此外,从周瑜方面的行动规模也可证明。《江表传》记载:“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可知,在黄盖火攻之后,周瑜只是带领轻锐跟进,所谓轻锐,就是轻装的精锐部队,而不是主力投入全线攻击;同时拼命“雷鼓”,造成大队人马进攻的声势,要知道轻装的精锐——缺乏防护装备,但是是从各部队中挑选出来的精兵——不可能“大进”。如果周瑜主力就在江对岸,看到黄盖得手,怎么可能只出动轻锐进攻呢?这原因就是:周瑜只带领这些轻锐跟在黄盖诈降军之后接应(长途奔袭),本来就没打算全军出击消灭曹操。其后才是“备与瑜等复(请注意此处的复字)共追。”
  而且从《三国志》各个传记的记载中,都没有发现曹军在乌林因陆地交战而被大量斩杀的痕迹,只有:烧、溺、饥、疾、踏而死的记载,这也证明,周瑜带领的只是轻锐,并没有在火攻之后上岸对曹军展开陆战,结果让曹操比较顺利地沿华容撤走了。
  另外,“轻”也是指“少量”,这样的话周瑜到乌林参加攻击的部队就更少了(参见《三国志夏侯渊传》:“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这里“轻”表示少数兵马,只有400人)。
  通过以上大量的史料和分析,最后可以得出结论:江夏赤壁才是真正的赤壁之战首战的地点。而乌林则是最后火攻的地点,黄盖和周瑜是从江夏赤壁逆流而上160多里(当然也可能距离已经减少,因为周瑜初战胜利后可能向前继续推进若干距离),到乌林发动了那场决定三国历史的火攻。
  五、我的赤壁

  论述完毕,我把我认为的史实整体叙述一下: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开始南征。八月,刘表病死,二子刘琮立,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曹军进军至新野,刘琮投降。刘备南撤。十月,曹操攻占江陵,写信恐吓孙权:“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于将军会猎于吴。”不想孙权与撤至夏口的刘备联盟,摆出一副在夏口大决战的架势。曹操一面率江陵部队顺流东下,一面令赵俨、张辽部队南下,以便分进合击。十二月,顺汉水而下的赵俨军到达浦口,因无渡船便准备竹筏,等待江陵主力,却不想被周瑜来了个火烧浦口,不久之后曹操率主力赶到而已无后顾之忧的周瑜军突然出击,经过长途跋涉和已染疫疾的曹军自不是对手,初一交战,随即败退。由于船队庞大,本队后军尚在乌林一带,是以就地安营。而浦口已无船的部队退走并向主队靠拢。随后黄盖献诈降书,火烧乌林,孙刘联军仅以轻兵掩杀,在曹军退保南郡后才复共追,这使得曹操得以顺利脱逃。只不过在巴丘一带迷失了道路,而走出来后因为自己的军队不习水战,而且患病的较多,所以决定走陆路回江陵,为了不使余船落入孙刘联军手中,曹操下令将余船全部烧掉了,随后返回许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10 15:10 , Processed in 1.61256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