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011|回复: 2

谯周奔丧在魏延事件中的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国志》的《谯周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
  有史学家是这么解释的:
  摘自《四川文物》2002,6期文章(作者:李兆成)《蜀汉政权与益州士族》
  【谯周祖籍西充国县,谯氏为当地大姓,而谯周则是谯氏的代表人物。刘备入蜀后,谯周即任劝学从事等职,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群臣劝刘备称帝,劝进表中就有劝学从事谯周。他”耽古笃学”,醉心于读书和做学问,以至于”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举止怪异,常人难以理解,因而常被人嘲笑。”周初见亮,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请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但诸葛亮毕竟忍住不笑,表现出他对谯周的尊重。谯周对诸葛亮的尊重和任用是非常感激的,这不仅表现在他忠于职守,培养出一大批对蜀汉政权有用的人才,同时还表现在他对丞相诸葛亮格外尊重的态度。诸葛亮病死在前线,从成都前往奔丧的极少数官员中就有谯周,并且只有他到达了诸葛亮治丧处。《三国志.谯周传》载:“亮卒于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谯周预料到朝廷会严禁官员奔丧,却用最快的速度抵达目的地,行动非常坚决,这是谯周为实现自己愿望的精心谋划。它反映了谯周对诸葛亮真心的尊重。】
  这是我所见到的第三位史学家对这段话的解释,他们的解释内容基本相同,我的理解也大致相同,但我认为朝廷诏书不是为诸葛亮之死,而是为魏延事件而发。
  在网上又有历史爱好者这样解释:
  【这话看似是谯周奔赴军中奔丧,可其中有问题。
  1汉以来的法律,禁止长吏无假奔丧或者说以奔丧为名擅离职守
  同时期的例子
  (常)黄闻司徒赵温薨,自以为故吏,违科奔丧,为司隶锺繇所收,遂伏法
  如果谯周奔赴军前吊丧从时间来看肯定是擅离职守按照蜀汉的一贯司法精神必然要治罪,可他没事。
  2更重要的是依照当时礼制听到人死的消息应该是先去吊问其亲属——如鲁肃吊刘表是找刘琦而不是去找刘表遗体所在
  而诸葛亮的家属不在军中谯周去吊问谁?
  所以谯周应该是至府吊丧而不是至军吊丧。
  至于阿斗为什么要下诏禁止,倒也见仁见智,俺的理解却简单:这种事断没有人会落后的,都去诸葛亮家必然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干脆禁吊丧,最后会葬时有组织大办一下就得。】
  类似解释在历史爱好者中有不少,我认为这是史学观念与方法的错误推导出的错误结论。
  首先是“历史类比法”的错误:
  【1汉以来的法律,禁止长吏无假奔丧或者说以奔丧为名擅离职守
  同时期的例子:“(常)黄闻司徒赵温薨,自以为故吏,违科奔丧,为司隶锺繇所收,遂伏法”。】
  错误有二:
  1,以某些法定,官制,常规,规律来代替对具体历史事实的分析和甄别,完全无视同期历史事实有许多相反的,没有被斩的例证。就其所举例子本身就是一个违反法制的例子,其中的逻辑错误是在没有排除论证前提的其它情况下做出的:谯周一定遵守法制不会无假(或叫人代请假)奔丧;或怕死;或为诸葛亮奔丧定斩不饶,所以谯周没有奔丧前线。
  2,历史道路有多种可能性,在史家没有直接讲明历史事实之处,要搜集史料中的有关资料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恰恰相反,“历史类比法”的错误就是把不同环境,不同人物的种种不同思想行为等同起来直接拿来做证据。甚至把自相矛盾的例子拿来作证:你排除了谯周如果奔丧前线可能没事的情况了吗?如果历史记载了谯周因奔丧前线没事的原因还会这么说吗?这种什么也不能证明的“历史类比法证据”在网络历史文章中比比皆是,大有普及“关公战秦琼”之气概。
  其次是逻辑性思维疏忽错误:
  谯周完全可以在到诸葛亮家吊问其亲属后再奔赴前线参加诸葛亮遗体的葬礼!到诸葛亮家吊丧只需几小时,而奔前线要十来天(要看论证搜我文章《被谋杀的蜀国大将魏延》),时间大可包容在内。按陈寿的文意“亮卒于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显然是指谯周奔赴敌庭前线,文中后面省去了类似“前线”、“军中”之语。如其文是这么说:“亮卒,家治丧,周闻问即便奔赴”,或“亮卒,周闻问,即便奔赴其家”。毫无疑义,文意显然是指谯周奔赴诸葛亮在成都之家吊丧。




上一篇:邓艾侥幸的功名
下一篇:考证诸葛亮进军陈仓的真实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指出了对方论证的逻辑性错误就算解决问题了吗?当然不能,如果仅按历史记载的文理来认识历史,就会犯更大的错误。就像许多人把历史记载分成“正史”、“野史”那样,一遇见历史记载有冲突,不去仔细分析历史环境,历史人物的具体情况,而是“以正史为准”,说得轻松,讲得痛快;“正史”也有疑问,就以“历史类比法”:找几个与具体环境人物本身无关的“例子”来类比论证,说得轻松,讲得痛快。
  我的史学方法是:不管什么史料,都要以文意之理(文理)结合事实本身之理(事理)来认识、甄别、论证。因为文理不等于事理,那不过是史学家对于历史事实与事实之理的甄别、选择、记载与认识,自然写作环境各有不同,认识的侧重、深浅各有不同。
  那么陈寿说谯周奔丧的那一段文字是指到诸葛亮的家还是指到前线?文理看起来是到前线,事理如何,文理能和事理相通、互证吗?我们来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先分析陈寿是指“谯周奔赴诸葛亮家吊丧”之说。
  从史料“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中看,谯周奔丧有两个具体事实条件的限制:1、有朝廷的诏书禁止人们前往诸葛亮家奔丧。2、只有谯周一人在诏书使者到达诸葛亮家之前跨进诸葛亮家门,其余奔丧者都被挡在门外。
  逻辑推理:如朝廷接到诸葛亮死讯报信,预知“都去诸葛亮家必然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而以诏书禁断,则使者快马直奔诸葛亮家,没有一人能在使者之前到达诸葛亮家。谯周是“在家闻问”,更不可能先于朝廷得知诸葛亮之死。
  如朝廷接到诸葛亮死讯传出,等到有人报信,说有不少人知道后到诸葛亮家吊丧,社会秩序、道路混乱,朝廷此时再发诏书禁断,那就有许多人已经到达诸葛亮家,不可能他人都被拦住,“惟周以速行得达”。
  巧合无所不在:谯周“在家闻问”却先于众人到达诸葛亮家,朝廷使者恰恰是在预先又不预先、先于众人又后于谯周之间到达!说得“味道鲜美”一点:谯周刚跨进诸葛亮家门,诏书使者便到,“哐当”、“哐当”两声关上宅院前后大门,把其他人推开。
  有这种可能性吗?有,有百分之一到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也是有。
  再分析“谯周奔赴前线吊丧之说”。
  如同我在主文《被谋杀的蜀国大将魏延》第二章中的分析(省略),即使朝廷得知诸葛亮死讯,一两天以后才派使者奔赴前线,谯周也不能赶在(朝廷诏书禁断是为诸葛亮死讯而发的)有驿站传送的使者前面越过阳安关;其他人即使先于谯周知道诸葛亮死讯而向前线早出发一两天,只要谯周每天起早贪黑比别人多走几小时,十来天之内赶上、超过他人,先于(朝廷诏书是因魏延事件在褒口爆发而发的)使者越过阳安关不成问题;谯周先去诸葛亮家吊丧无须巧合、先到,也不影响他去前线。所以陈寿说的是谯周赶往前线吊丧,而朝廷诏书禁断是因为魏延事件在褒口爆发而发的可能性极大(历史是人们对于过去的认识而不是客观事实本身,所以只能论及可能性大小而不能绝对化)。
  以上是对本案客观性事实的讨论,历史事实因为记载简陋,大可以用审案方法探讨。
  现在对谯周进行人物分析。
  谯周“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而不以留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也。”
  “蜀记曰:周初见亮,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请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
  “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
  “后主立太子,以周为仆,转家令。时后主颇出游观,增广声乐。周上疏谏曰”。
  “于时军旅数出,百姓彫瘁,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
  “惟周以为:“自古已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且政理不殊,则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
  ”群臣或难周曰:‘今艾以不远,恐不受降,如之何?’周曰:‘方今东吴未宾,事势不得不受,之后,不得不礼。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请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众人无以易周之理。”
  “周上疏曰:(略)‘易曰:‘亢之为言,知得而不知丧,知存而不知亡;知得失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於是遂从周策。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
  “时晋文王为魏相国,以周有全国之功,封阳城亭侯。又下书辟周,周发至汉中,困疾不进。”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晋室践阼,累下诏所在发遣周。周遂舆疾诣洛,泰始三年至。以疾不起,就拜骑都尉,周乃自陈无功而封,求还爵土,皆不听许。”
  “晋阳秋载诏曰:‘朕甚悼之,赐朝服一具,衣一袭,钱十五万。’周息熙上言,周临终属熙曰:’久抱疾,未曾朝见,若国恩赐朝服衣物者,勿以加身。当还旧墓,道险行难,豫作轻棺。殡敛已毕,上还所赐。‘诏还衣服,给棺直。”
  以上史料出于裴注《三国志·谯周传》。基本代表了谯周一生的行为思想。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谯周的行为思想是以友情、以国民生计为重,不以礼数、无为之君、显官、个人得失为重。由此后来史家以礼数、国殇为由贬其行为者无数。
  再从谯周奔丧前线的其它理由中看,谯周当时为学者小官,平日手中并无公干急务而能弃之不问;为在蜀国威信极高的诸葛亮违制奔丧不至于杀头之罪,那样朝廷的政治影响太坏;为此坐牢时间也不会长,遇有大赦即可回家;“法不治众”,为官向前线奔丧者不止他一人,“惟周以速行得达”而已;后主赖诸葛亮为政,量其当政的蒋琬、董允自会说情,不能杀为诸葛亮违制奔丧之人。
  暗忖有此数理,谯周又是重友情,不拘礼数、国殇(狭义)之人,奔丧前线自然就在情理之中。
  至此,陈寿所说的谯周奔丧前线的文理与事理相通,谯周先到诸葛亮家吊丧也无须巧合,又不与谯周赶往前线冲突。陈寿的“惟周以速行得达”,不是指谯周先到后到诸葛亮家,而是指唯有谯周一人到达诸葛亮在前线治丧处的理解是准确的。
  我在主文《被谋杀的蜀国大将魏延》中以推论“惟周以速行得达”诸葛亮在前线的治丧地点“褒口”为证据之一,说明《魏略》记载魏延事件的准确性,这就是谯周奔丧在魏延事件中的意义:魏延是被杨仪、王平、马岱等人所谋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11 14:31 , Processed in 1.15907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