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102|回复: 1

解读“蜀汉不设史官”的谬论及《云别传》可信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蜀史
  现在有主流的观点认为蜀汉不置史官,史料很难收集,所以陈寿在编撰《三国志》的时候,居然是以“耳闻目见”加“道听途说”的,这个观点的出处来源于陈寿在《三国志•后主传》的卷末评语中提出来的:“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这为三国志蜀书编撰时远未及魏书或吴书详尽留下了一个好借口。但陈寿老先生没注意到就在同一《后主传》前几排的记载中记述的“景耀元年(公元258),史官言景星见,于是大赦,改年。”就打了他自己的嘴巴。
  确实,以先主先期颠沛流离的状况要设专门的史官确实很难。但是为官者身边的常见的从事、主簿是干嘛的?从事、主簿虽然不是专门的史官,主要工作是对领导的行为提提意见,出出主意,但同时也兼负秘书工作,记记领导的行为、下属的功赏等。若果说先主先期的资料很难募集,难道从先期就一直跟随着先主的简雍和孙乾天天都在打酱油?这又是一谬。
  而《三国志蜀书》其他地方记述有“王崇补东观,许慈掌礼仪。又却正为秘书郎,广求益部(益州)书籍,斯则典校无缺,属辞有所矣。”东观就是史馆,东观郎既是史馆的官,而“斯则典校无缺,属辞有所矣”意思为:参考资料并不缺乏,写作有根据了。于是这位东观郎王崇就著了一部史籍叫《蜀史》。而陈老先生自己的老师谯周,也著有一部《蜀本纪》,近二千年后的现在还可以找到的还有部蜀人陈术的《益部耆旧传杂记》。所以“国不置史,注记无官”一事,就被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谓之“厚诬诸葛”,认为是不实之词,诬蔑诸葛亮的。
  而现代著作《三国志今注今译》的章惠康老师,也认为陈老先生的《三国志蜀书》编撰的主要依据就是王崇的《蜀史》和他自己老师谯周的《蜀本纪》,但是却做了大量的修删。
  显然蜀汉不设史官、没有史籍的观点是谬误的,在下私以为暂且不说信口雌黄,但陈寿老先生至少是在良史《三国志》中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否定蜀汉设置史官、隐蔽蜀汉留有史籍甚至是他老师的著作、修删大量史料,陈寿老先生为何如此?我们又来聊聊陈老先生何许人也。
  二、陈寿老先生
  陈寿老先生的传有二,一是《华阳国志》,二是《晋书》都为他列了传,记述的内容互有呼应也互有差别。关于陈寿未把父母合葬而遭到当时人攻击的事都有提及,记述了陈寿为官几起几落虽有人赏识,也有人排挤,最终平淡而逝。而两传又分别记述了3件陈寿比较过分的劣迹:
  1、《华阳国志》提到李骧,当时与陈寿其名的才子,与其亲密友好,但是两人友情决裂后,相互诬陷攻击,受到当时人的批评。
  2、《晋书》记载了一是陈寿向丁家索要贿赂,丁家未给,于是不给丁仪、丁廙立传的事。
  3、《晋书》又记载陈寿的父亲应马谡街亭事件受牵连,而诸葛瞻有很轻视陈寿,于是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论:“诸葛亮不擅长用兵,诸葛瞻只懂书法,名声超过实际才能”,因此受到当时人的轻蔑。
  但是两传对陈寿的才华,编撰的《三国志》还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由这些记载,我们其实可以感受到陈寿的大致个性。
  陈寿的确非常有才华,也有治史的良知和正义感,但并非无瑕之玉,《三国志》也同样如此。陈寿就像大多数才华出众的人一样,有些孤高、有些怪异、也有些自己的情绪,对于整个蜀汉和诸葛亮来说带有非常复杂的感情。他的家人在蜀汉受到重刑,自己又受到轻视,还因为在丧父守孝期间让婢女服侍服药而导致到了晋朝都不能做官。但是他成长于蜀汉,受教于蜀汉,他的老师谯周对他后来的成就和才华有深远的影响。在晋朝虽然受到重视,有机会和平台一展所长,但是受到赏识原因恰恰又是因为他修编了《益部耆旧传》和编撰了《诸葛亮故事集》,他的兴衰荣辱都于蜀汉和诸葛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愤恨受到诸葛亮后人的排挤,却又因编写与诸葛亮有关的文献而受到提拔。想污蔑诸葛亮,但而历史的潮流和史官的良知又迫使他不得不将确凿的正面的事件记述下来,可想而知他在编撰《三国志蜀书》尤其与诸葛家族有关的文献时是何等的痛苦。有大致的整个过程却修删了详尽的记述,在星星点点的角落还带有个人情绪的骂上几句,不想落下个治史不严的骂名,但是蜀汉不置史官的说法经不起推敲,于是便莫名其妙的在后主传中提了句“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
  陈寿悲催起伏的一生,与诸葛亮和蜀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致使我们今天看到了一个奇怪的有别于《魏书》、《吴书》的《三国志蜀书》。




上一篇:《云别传》虚构出的汉水之战
下一篇:三国时代东吴灭亡的四大理由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裴松之以及云别传
  首先提下一个容易搞混淆的概念,有人说宋朝皇帝姓赵,于是裴松之为了讨好皇帝大量引用了《云别传》以褒扬赵云,这是绝对是天大的笑话。裴松之是南朝刘宋时期的人,不是南宋人。。。。南朝宋的皇帝姓刘也不姓赵。
  前面,我们聊到由于陈寿悲催起伏的一生,与诸葛亮和蜀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致使我们今天看到了一个奇怪的《三国志蜀书》,现在聊聊裴松之以及《云别传》。
  为何会有《云别传》,已无从考据,但是《云别传》的成书时间在《三国志蜀书》成书之后不会超过一百三十年。为什么?因为在《三国志》成书一百三十年后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就命令裴松之补修《三国志》,裴松之大量引用《云别传》的内容,自然《云别传》成书的时间在这一百三十年之间。
  私人猜测,《云别传》应为赵云后人至少是非常崇拜赵云的人编撰的。因为《三国志蜀书》中赵云的记载就那寥寥百多字,实在太不详尽,那么一位赵云的后人或是非常崇拜赵云的人愤愤而起,《云别传》因而成书是大有可能,期间多有溢美之词,于是就有人认为《云别传》为家传不可信,其中代表即为清代的何焯。在辩论中常常因《云别传》的可信与否产生大量的争议,这是个永无正确答案的题目。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凿的证据能证明《云别传》可信或是不可信,而《云别传》已经失传,现在我们也无从考据。
  既然没有一个确凿的证据能证明《云别传》可信或是不可信,那么全盘认可或是全盘否定《云别传》的行为自然是不严谨的。大家要注意,你我皆非史家大贤,我们都证明不了《云别传》可信或是不可信,要想先证明《云别传》可性再来确定裴松之引的部分是可信的,那叫不自量力也叫本末倒置。
  《云别传》也许全盘不被认可,但是至少能明确一点,被裴松之引用的部分是值得认可和相信的。为什么?因为裴松之的注到现在都是史家认可的古代三大名注,没有人否定或是质疑裴松之的注,自然裴松之引用《云别传》的那部分是值得认可和确信的,就是这么简单。
  虽然《四库全书》在提要中点了点裴松之注是否取材太过于宽泛,甚至有部分《搜神记》中的东西,但是依然不敢否定裴松之注的可信度和对三国历史的重要补充。
  裴松之注是多么重要我们以曹操为例就明白了。没有裴松之注,只看《三国志》的武帝纪那么曹操就是历史上最大的贤臣。又是平叛乱讨不庭,又是实行义务教育,当时的献帝还把他夸到只能天上有,地上都没有,几乎没有一点污点,但是结合裴松之注一看,一个丰满的枭雄形象立刻浮现于浩瀚的历史烟云,绝大部分裴松之注的事例都能与《三国志武帝纪》中的事例扣合起来,但是更丰满,事件的前因后果更清晰,原来是陈寿这个老小子,碍于晋朝的面子有很多事写不明。
  如果不看裴松之注,吕布等一干名将的光辉荡然无存,吕布的英勇几乎全来自于裴松之引的《英雄记》,这个东西靠不靠谱大家一百度就明白了。。。。。。。。。。。。。
  再来看看裴松之引的《云别传》的部分,这些记述非孤证,《继后汉书》就有旁证,而同为良史的《资治通鉴》也全盘接纳裴松之引的《云别传》。所以我们不需要全盘接受《云别传》,就算想接受也没地方接,因为已经失传,但是我们确信裴松之引的《云别传》的那部分内容,因为史家早有定论,要是谁想否定这些记载,那一定是被门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11 16:54 , Processed in 2.03767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