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601|回复: 1

谈谈姜维九伐中原的执着追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怎么评价他呢?这个先不说,我曾经一度非常不理解姜维,不明白他到底想做什么,为什么那么执着,是什么东西让他一直都不放弃?他为什么拼命要把自己搞的很累,他到底在想什么?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南)人。少孤,好郑氏学,才兼于人。姜维从小都是孤儿,喜欢郑玄的经学,那么从这点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原因。郑玄推崇儒术,特别尊重礼教,郑玄的学说最伟大的地方,是收集和整理了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他教导士人要出世,守善道,忧民敬业,学而有成就应该为天下苍生做贡献,不能贪图富贵,要施展抱负济天下之民。
  姜维一生的事情主要的大概有这么几个:
  降蜀:当时诸葛第一次北伐,西凉诸地纷纷相应,魏国臣子不断有人投降,当时姜维在天水任中郎将,也就是负责军事的偏将军。太守马遵疑心自己属下也有人要叛乱,随即连夜奔赴上邽,姜维听说后,也急忙赶至上邽,但当时魏国人人自危,没人相信他的话,不给他开门,随后姜维又跑去冀县,遭受同样的待遇,最后没办法,姜维只得去投降诸葛。
  姜维投蜀,本是一件平常事,他当时未必就认为蜀比魏更正统,因为他是被迫的,不是自愿的,在他遭受了被同僚怀疑,被自己的同僚放弃之后,一个正常人,难免有怨恨之心和悲愤之意。姜维的父亲本就是魏臣,在防守天水时,被做乱的胡人杀死,所以姜维在一开始是打算接替父业,尽忠报国的。但是天意弄人,偏偏遇到一个糊涂而又疑心重的上司,坐视姜维生死于不顾。被人无情抛弃之后,姜维在他27岁的时候就品尝了人生的艰辛。我想他在一开始时的投降很简单,只是因为被人抛弃后的怨恨和绝望。所以他从这个时候起,就很痛恨魏国,不再打算为魏国效力,我前面说了,姜维非常重视人的礼教和制度。他性格中有固执的一面,一旦他认为魏是不好的,他的观念很难再扭转了。
  姜维投降后,诸葛对他非常喜爱,很快就封他为侯,对一个没有多少战功的降将(姜维只是个偏将军),这种待遇是非常难得的。而且姜维的官衔也提成了将军(奉义将军)。诸葛曾写信给张裔、蒋琬夸赞“姜维才干过人,比马良等人还要好,而且心存汉室,是凉州上士。”我觉得姜维才干放置一边,说姜维心存汉室还不如说诸葛看出来了,姜维经此一变,深恨魏国的背信弃义,是铁了心的魏黑。而姜维也的确有才干,诸葛开始了悉心的培养。不久后,诸葛就名姜维回成都面圣,很快就被封为了中监军、征西大将军。
  北伐:姜维历年来对魏作战,大大小小一共有11次,远远高于诸葛的5次,我一开始以为,姜维为了博取功名,而急于取得军功,后来发现不对。姜维第一次北伐是在蒋婉的命令下,以小部队骚扰的形式,这次是受军名出发,不存在主动一说。而第2次北伐之前,姜维已经是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和费纬分掌朝政了,还急于立什么功?已经是极品了。所以说姜维北伐的原因不是急于立功。
  姜维的军事才能在诸葛手下的时候就有所体现,诸葛死后,安排他与杨仪负责撤退,诸葛死后,蜀第一次对魏用兵,也是由姜维率领,所以实际上,他已经是当时蜀国最会带兵的将军了。而后,汶山郡(就是廖立被流放的地方)的胡人两次做乱,姜维都很快平定,也展现了他的部分军事才能。所以他不会着急表现自己的军事才干。
  我认为,姜维急于北伐,原因有两点:一是他深恨魏国的无道,自己尽忠国家却被无情抛弃;二是他受蜀国大恩,以他一无名降将的身份,却被诸葛破格提拔,接连提升官职,他无以为报。以他自小学习郑玄经学的经历来看,他肯定觉得自己深受国恩,却未力寸功,心下不安。所以他北伐是急于报恩,而不是急于展示军事才能。他应该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多了,但做的太少了,因为他学的儒术是非常重视礼教的,借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他“深受国恩却存功未立。”他是豁出命来要报效国家。
  那么怎么来报答国家呢,当然是打败蜀国的敌人。所以不难理解,姜维去做凉州刺史,在劣势兵力的情况下,不顾风险,屡次出兵伐魏,他早都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他估计老早都在想,最好的结局就是马革裹尸,把这条命奉贤给国家。
  综观姜维历次北伐,周期短,兵力劣势,屡次无功却毫不气沬,很明显表现出姜维的报国决心。
  身死:姜维投降后还要甘冒风险,劝钟会谋反,最后事败全家皆死。本是个很多人猜测的话题,但这个我前面已经说很多了,原因已经找到了,就是姜维本来就觉得自己欠国家太多,所以他是甘心这样做的。
  一些争议话题:




上一篇:迷倒奸雄的红颜祸水邹氏
下一篇:展豪情关云长单刀赴会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是陈寿的评价:“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孙盛的评价就不说了,裴松之已经批驳过了,说不通,我也不再解释了。陈寿这样评价姜维,有他的客观原因,我个人,这样评价对于姜维并不合适。
  一.蜀国兵败,首先责任是黄皓等弄权,致使朝政败乱,纲纪无常,大批亮知之士不得重用,以使蜀国人心涣散。早在钟会出兵前,姜维就写信给后主,劝告要注意汉中防务,魏有伐蜀迹象。但这封信结果被黄皓私自隐瞒了,大家都不知道。姜维当时在屯田避祸,他除了上书劝告,他还能做什么?难道私自跑去汉中布置防务?
  二.姜维历次伐魏,前5次因为受到费纬制约,规模小就不说了,后6次规模比较大,其中2次失败,2次平手,2次胜利。说起来也是个平手,也许有人说,蜀跟魏耗不起,这样消耗国力,蜀早晚要被灭。我想问一句,难道姜维不北伐,蜀就可以守住了吗?后期钟会伐蜀,明显不是因为兵力不济,而是因为人心涣散,国无大将之才,才被邓艾击破。邓艾一支奇袭的部队,能有多少兵力?蜀和魏本身差距就大,你发展人家也在发展,你修养生息10年,人家也是10年,基础本就比你大的多,你歇好了,人家歇的更好。你差距只有越来越大,批评北伐的国策本就是个没事找事型的。打仗不是不对,当时蜀若想存续下去,就应该持续不断的制造麻烦,从中寻觅良机,四平八稳的发展,蜀那有一点可以胜利的希望?
  再说了,姜维屡次北伐,战争的地点都是魏国的土地,魏国其实每次更吃亏,打仗死人不说,还影响当地经济、政治。还老被蜀国抢人口,诸葛干过几次,姜维也干过,建兴17年,姜维大败魏军后,把河间、狄道、临洮三县民南迁,其实蜀的角色有点象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时的骚扰你,抢你的人口、粮食和财产。这种做法没什么不对的。
  三.最重要的原因是陈寿这么说姜维是有客观原因的,陈寿本是蜀人,蜀败后不得不举家迁往中原,作为陈寿肯定是有一肚子的牢骚,那么蜀灭亡就一定要有来承担罪名。另外,陈寿自己也清楚,最主要的责任不是姜维,是后主和黄皓,但是姜维犯了大忌,干了一件大坏事,致使陈寿不得不骂他。这件事就是姜维投降后与钟会谋反,做了谋反的事情,你还夸他英明神武,过人才能,这不是跟自己脑袋过不去吗?所以陈寿批驳姜维是迫不得已。陈寿是蜀人,姜维在诸葛死后,蜀国最困难的时候,激励了蜀人的士气,重新给予蜀人希望,陈寿不可能不清楚这些。所以陈寿在姜维传里,先是假借郤正之口,表扬了姜维一大通,最后在总结时,再说下这么一些话,陈寿这种写法,本身就是矛盾。所以我个人认为,陈寿不得不这么写,自己本人由于形势格禁,只能批判姜维,但对姜维不公平,所以他再借用郤正的话来概括姜维一生,这才是他对姜维的真实评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12 20:38 , Processed in 1.4251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