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931|回复: 2

淮阴侯韩信功败之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5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淮阴侯
韩信简介  淮阴侯韩信,楚州淮阴县人。为汉初三杰之一,精通兵法,善于统兵。韩信起初是一介平民,家中贫穷,喜好带剑。
  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韩信投效于楚军的项梁幕下。项梁死后又投效于项羽,官封郎中。因为多次献计给项羽,而项羽都不采纳便投奔汉中的刘邦。因经夏侯婴,萧何的推举被刘邦封为大将军。
  韩信此后用计平定三秦,助刘邦出蜀夺下关中。后因为刘邦彭城之败,韩信奉刘邦之命带兵数万,开辟新战场。韩信也开始他的丰功伟绩。
  韩信破魏,击赵,败代,又以计斩杀项羽大将龙且,击溃楚军,随后取下齐地。在公元前202年春天,韩信统帅汉军与楚军在垓下决战,最后击败楚军,一代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从此汉夺得了天下。
  韩信虽为汉创下了丰功伟绩,但由于刘邦的猜忌,韩信虽被封为楚王,但不久就刘邦夺了兵权,降为淮阴侯,软禁于身边,终于在公元前196年被吕后诱于长乐宫钟室,以谋反罪名杀害。
  二、淮阴侯韩信成功的三大因素  马致远的《蟾宫曲》中写道过:“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然则,韩信的成败真的是因为萧何吗?以我的观点来说,韩信的成败在与他自己本身,萧何对他成败最多也只起个辅料的作用罢了。可韩信是如何靠自己得以成就大业的呢?
  1,巧以言语,官封大将
  韩信因项羽不听取他的计策后,韩信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第一个是陈胜起义后开辟的乱世),就是投效汉王刘邦。而在这投效的过程却发生了一件事,《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到:“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官名)。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藤公(夏侯婴)。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这就是韩信成功的因素所在,就这句:“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引起了夏侯婴的注意,而后“藤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就这样韩信才没死,还被封为治栗都督。
  再此我们不得不称赞韩信的机智,韩信能当凭一句话而活命在于两点。一为韩信能看准时机叫人,我们看看韩信叫的是谁?藤公夏侯婴,这夏侯婴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跟随刘邦从沛县起义的哥们,叫住他还不能活命吗?二在于韩信说的是什么话?“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当时的刘邦到汉中可不是他自愿的,而是被项羽强行丢去那的。当时的西蜀可不是什么好地方,那里可是飞鸟飞不过山崖,猿猴不敢攀登,大蛇能吐人的动物世界。而且外面还有三秦王封着刘邦的出路,刘邦的手下和士卒也“多道亡归”。按当时的情况来看,刘邦是很难出西蜀夺天下的。这下可好,居然有人问刘邦是否要得天下,夏侯婴一听不乐才怪呢?最后还能与刘邦的左右手萧何谈话,这不能说明韩信的机智吗?要是当时说别的话,大概也没这种功效吧?
  萧何通过夏侯婴知道韩信后,就和他聊了十天十夜。“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在通过漫长的对话后萧何终于发现韩信是一名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韩信和萧何谈了很久但却没有重用他,韩信便收拾包袱走人。“信度何度言上,上不我用,既亡。”萧何为了追赶韩信,也就发生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萧何后来对刘邦说:“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在萧何如此大力的推举下,刘邦设坛败将,封韩信为大将军。

  刘邦是要封韩信为大将军,可刘邦还不知道韩信的实力是如何的,便与他聊了起来。刘邦先开口:“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韩信就问:“和大王相争的是不是项羽啊?”刘邦说:“是啊。”韩信又问:“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项王?”刘邦就说:“老子不如他。”韩信便开始他的长篇大论,也不过是说你刘邦好,他项羽坏些。但这话一说也博得刘邦的信任:“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彊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豪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在此我们不得不说,韩信的成功要素之一在于他的机智与口才。在被斩首的时候借夏侯婴而不死;又以他的口才与萧何谈了数天得萧何的欣赏;最后以他的长篇大论博得刘邦的肯定。相对于那个难封的李广,韩信确实要强多了。
  2暗渡陈仓,平定三秦.
  韩信被封为大将军后第一件事是干什么呢?不外乎帮刘邦出蜀后取关中。可怎么出又怎么打呢?当年刘邦被丢到西川时候,张良因韩王的事要离开刘邦。临走前曾对刘邦说:“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子房的计谋虽好,但也为刘邦设下了难题。要出蜀就必须有栈道,但走出蜀的栈道皆被烧掉,韩信要怎么办呢?俗话说得好,路是人走出来的。栈道烧了,我们就从新走一条路啊。可三秦王可不是好玩的,他们都是秦时的名将啊。尤其是那个章邯更是一个难以对付的老将,如果韩信走出蜀和他们打的话,以他们三人的能力,韩信是很难成功!这又给韩信出了难题。可韩信也想出了一个妙计。当时刘邦军中最勇与最著名的人莫过于樊哙。韩信以樊哙修建栈道以引三秦注意,而自己另率军队开辟新道路。以奇兵之计把三秦王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但三秦的军力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打跨的,韩信便以一定的兵力与三秦磨,要三秦王不知的情况下磨掉他们的实力,但此过程是很艰难的。可刘邦他不知道,他要的是马上胜利,就命令韩信要马上赢,韩信没办法就只要照办。这也为后来刘邦杀韩信埋下了祸根,这是后话。韩信打赢了三秦,可这样一来章邯也就退进废丘城里不出了!虽然灭了另外两个秦王,可章邯这根钉子没拔掉可不行啊,况且废丘城是出了名的坚城,韩信久攻废丘还是不能把它给攻下。这可把韩信给急坏了。但韩信毕竟是军事奇才,他引渭河之水,来一个水淹废丘。这废丘说来也怪,你用火烧它,他是越烧越坚固,可你用水一泡啊。它的城墙一下就跨了。就这样,韩信于公元前205年攻下废丘,守将章邯自杀。这样一来,关中就成了刘邦的地盘,这也为后期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定下了强大的基础。
  这可谓韩信初出茅庐第一功啊。韩信以明修栈道吸引三秦的注意,又暗渡陈仓三秦王打了个措手不及,又水淹废丘而帮刘邦夺取了关中,况且关中有险要作为天然屏障,以守住函谷,潼关便可距天下之英雄,关中更是产钱产粮的好地方,可谓能进能退啊。从此刘邦便以关中为基础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取天下。虽说韩信后期打了更多漂亮战,但以平三秦夺取关中做为刘邦的基础,况且也使得韩信的才能被天下人所承认。这暗渡陈仓,平定三秦可以说韩信成功的第二个要素。
  3.背水一战,坎下悲歌
  由于齐国的作乱,项羽带兵与田荣一战。“是时项王北击齐,田荣与战城阳。”与此同时,刘邦带兵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皆降。合齐,招攻楚。”并攻下项羽的彭城,“项羽闻知,乃引兵去齐。”项羽知道后带上三万骑兵以迅雷不及耳速。“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于彭城灵壁东睢河,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
刘邦在彭城之战大败后逃跑,与
韩信相会于荥阳。汉军输了之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欲反汉与楚和。魏反汉,与楚约和。”刘邦为此大发脾气,以韩信为左丞相攻击西魏王曹豹。而这一措施也是韩信为什么能成为汉初第一功臣。当时刘邦打不过项羽,但为了得天下便问计于张良:“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张良说:“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蜔;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刘邦听了此计后便使韩信开辟一条新战场。
  “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缸渡军,袭安邑。”韩信再次以类似于暗渡陈仓之计大破魏军。后又北击赵,代。韩信与张耳带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侯陈余听说韩信带兵来攻打赵国,便聚集兵力于井陉口,号称有二十万之多。
  赵国广武君李左车知道后便献计于陈余,说:“井陉这个地方十分狭窄,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韩信和张耳)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可这陈余是什么人啊。按《史记》中记载的说:“成安君,儒将也。”也正因为他这种行为而帮韩信成就了千古功名。
  我们来看看韩信怎么破赵二十万军?韩信暗中派间谍去赵打探消息,一听到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策后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隐蔽小道上山,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的军队。韩信还对他们说:“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然后韩信就派出一万人作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而列阵。天刚亮韩信就率军队与赵军作战,做战了不久后便韩信与张耳就假装失败逃跑,引赵兵到河边的阵地。虽然汉军兵力比赵军要少数倍,但因为背靠水,已无退路,所以汉兵便誓死与赵军作战,赵军也因此无法击溃汉军。就在赵军倾巢而出时,韩信埋伏的二千名骑兵就迅速进入赵的营垒,“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就这样,韩信以正兵防御,以奇兵夺得了胜利。
  在攻下赵后,韩信带兵进攻齐国。楚将龙且来救齐,和齐王广合军与韩信作战。但又被韩信用计谋打败,更杀死了楚名将龙且。
  公元前202年,刘邦以黥布,彭越,韩信三将与项羽作战于垓下。一举击败楚军,更以四面楚歌之计,使得项羽于乌江自刎。
  韩信以他出色的谋略与统军的能力,连攻魏,赵,代,齐,更于垓下消灭的楚军,为汉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为韩信成功的第三大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因为这些丰功伟绩,给韩信的将来留下了祸根。此为后话。
  三、淮阴侯韩信失败的三大因素  1.不听从蒯通之言,与楚汉三分天下
  韩信在打下齐国之后,韩信的谋士蒯通就对韩信说:“仆尝受相人之术。”韩信听了之后就很有兴趣,要蒯通给自己相一相。蒯通就说:“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其实蒯通说白了,就是要韩信谋反自立。因为韩信所得之地,天下三分已得其一,如果他谋反为王的话,便可以与汉,楚分庭对抗。况且当时用兵者,无人能及韩信,只要韩信一出手,天下还不是韩信的囊中之物。而且蒯通还看清楚了一点,就是刘邦后来对韩信的不信任,韩信用兵太强了,没人是他的对手,只要他一反,刘邦就无能为力了。所以刘邦一定要在功成之后,把韩信给灭掉.但韩信却不听,他认为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不能背叛。况且自己帮刘邦打下天下,他没理由杀自己的啊。这就是韩信的死脑筋。虽然韩信这人很聪明,但却没有政治的头脑,跟项羽一样认为,有恩就得报恩,有仇就得报仇。刘邦以前对待韩信更是:“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他完全不能理解自己帮他人打下天下,别人为什么还要杀了自己。
  蒯通为了帮他解开这个结子,就举例说明,以张耳,陈余两人的交情来说明友亲这种东西有时候是靠不住的。而且你韩信也不是刘邦从沛县带来的老哥们。他为什么就不可能杀你呢?蒯通举例说明完后又说道,你韩信一路从魏打到齐,“可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今足下戴震主之威,狭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从蒯通之言我们可以看出现在韩信是不可能归属楚汉哪一方的了,而且以现在韩信的功劳,刘邦最多就封个王给韩信,刘邦已经没办法再封赏给韩信了。但韩信的功劳太大了,大到刘邦他自己都害怕,刘邦能不杀你韩信,来维护自己的江山吗?
  可惜韩信就是拐不了弯,继续相信这位对他知遇之恩的刘邦。可不久,韩信在垓下打败项羽后,刘邦就夜盗韩信的兵符,并把他丢到楚国去当个楚王,这算好的了。但正因为韩信一时的心软,为自己的将来惹来祸害。虽说封王侯,可确是得不偿失啊。
2.不察高祖心之变,直舌快语惹祸来

  韩信在垓下之战后,被刘邦封为楚王,定都下坯。在韩信当上楚王不久,项羽亡将钟离昧便投靠韩信那活命。为什么钟离昧要跑去韩信那呢?因为刘邦当时正在全国搜查项羽的老部下,要把他们一一的杀掉。这时刘邦知道钟离昧在韩信那,要韩信交出来,可韩信为了这老朋友也就不理刘邦的命令。
  汉六年,有人告发韩信造反,刘邦就用陈平的计策,假借天子到楚云梦游玩为借口,到楚国抓拿韩信。韩信知道后,便很为难。这时候有个人就给韩信献条烂计:“斩昧谒上,上必喜,无患。”韩信想,因为钟离昧而两人都被杀,不如钟离昧死而自己活来得比较值。就听取这个计策要杀钟离昧,钟离昧知道后说:“汉所以不击楚,以昧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亦。”可韩信还是没听进去,钟离昧便自杀身亡。韩信就拿着钟离昧的首级去献给刘邦,刘邦就顺手把韩信给捆绑了起来。为什么呢?刘邦虽然是去抓韩信的,但没有明言说要抓他,但韩信却卖友求荣誉,这就引起刘邦的猜忌,感觉他心中有鬼,这就证明了韩信要谋反。随后就把贬韩信贬为淮阴侯软禁止于身边。
  这就是韩信不察人心而得来的后果。本来借助自己的军事的才能,与钟离昧这样的名将的帮助,刘邦是不敢动韩信的。可惜韩信不察人心,错把钟离昧杀害.
  韩信被软禁在长安之后,便常常称病不上朝。有一次,刘邦请韩信来和自己聊天,想和解两人坚硬的关系。刘邦就要韩信说说各位将领各自的缺点和优点,能带多少兵啊。“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韩信向来对军事有兴趣,而且刘邦很多手下,韩信都曾带过,便和刘邦说了起来。就在这时,刘邦就大感兴趣的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韩信就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刘邦听后想,自己才能带十万,那你韩信能带多少啊。就问:“于君何如。”韩信就说:“臣多多而益善耳。”
  就在此时候韩信又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太过于认真的与刘邦探讨问题。自己带越多兵越好,而刘邦只能带十万,刘邦一听还不生气吗?就这样,韩信最后一个活命的机会也没。本来刘邦想缓解二人的关系,可韩信因不懂的察言观色,又加上对自己太过于夸耀自己的能力,前文也曾提过刘邦干扰韩信对付三秦的计略,害得韩信不能一举消灭三秦,这也让韩信看不起刘邦这位不懂兵法的君主。韩信就这样把刘邦给惹恼了,从此韩信就只能在长安等死了。其实成为皇帝的刘邦已经不同于做汉王的刘邦了,韩信过分看中了刘邦对他的知遇之恩,不知道刘邦在与项羽争天下的过程中,内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连萧何这种哥们最后也得对刘邦提心吊胆的,韩信能不遭殃吗?
  3,功高震主,不安本份
  前文提过,韩信因为连占多地,成就汉初举世无双的功劳。这对汉可是功不可没啊。可正因为这些功劳引起韩信那虚荣的心理。
  韩信攻下齐国后曾派人对刘邦说:“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刘邦一听当然是大发雷霆啦。当时刘邦被项羽打到东跑西藏,差点没命,可这韩信不来帮他,却自己要当起王。这便是刘邦开始讨厌韩信的因素之一。本来韩信为汉立下如此功劳,封王是少不了的,可他过于夸耀自己的功劳,想要马上当王,这当然引起刘邦的不快。但刘邦还要靠韩信来夺天下,所以不得不依了韩信。从此二人的关系也慢慢微妙了起来。
  韩信被刘邦软禁在长安后,经常与樊哙等刘邦的哥们来往。“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樊哙不但是刘邦的哥们,更是刘邦的老婆吕后妹妹的丈夫,与刘邦的关系就更亲密了。可樊哙和韩信这样亲密,这还不引来刘邦与吕后的反感吗?
  此后最要命的因素来了,就是陈豨被刘邦封为巨鹿守。陈豨被封为巨鹿守后就去拜访韩信,韩信就对陈豨说:“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韩信因为经过被刘邦贬侯,软禁的事件后。头脑开始灵活了起来,明白刘邦已经不相信自己了,就要陈豨和他一起造反。可韩信早在蒯通之劝下不反,偏偏要到这个时候才来反,是不是晚了。本来韩信从来没想过要谋反的,但因为刘邦对自己的不公,让他郁闷了很久,又因为陈豨被封为巨鹿守,为了让陈豨不要自己走一样的路,就要他谋反。吕后知道后,便与丞相萧何商量,诱骗韩信到长乐钟室,然后把他杀了。韩信死的时候大喊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而且还连累自己的三族被杀。更要命的是,他连死也要把蒯通给召出来,真不明白他和项羽是怎么想来,一个把给自己献计的人出卖了,另一个却把给自己告密的人给出卖了。
  如果韩信在平定天下后能同留侯张良一样功成身退的话,难道韩信还会被杀吗?按司马迁的话来说: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可惜一代名将因为过于夸耀自己的才能,最终导致自己的子孙后代被杀,真是悲哉。
 刘邦在把陈豨灭了之后,听说
韩信已经死了,表情流露出的是且喜且怜之。为什么喜?因为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就这样解决了。怜?是因为韩信为刘邦打下了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到最后却不能善终,刘邦能不悲伤吗?
  四、总结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是后人对这一代名将的评价。可我看了《史记淮阴侯列传》后认为,萧何只不过为韩信的成败起了一点推动的因素罢了。韩信从成到败的一生中都是因为自己。如果当时夏侯婴不推举韩信的话,萧何能知道这样一个人物吗?如果韩信最后不和陈豨一起谋反的话,韩信不过于招摇的话,吕后会用萧何的计策杀了韩信么?一切的因素都因为韩信自己。
  韩信做为汉第一功臣,具有举世无双的军事才能。但他不能如张良般懂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为了自己一身的荣耀,为了展现自己的才华,韩信最后功高震主。迫使刘邦不得不除掉韩信。他不能功成身退,最后招来杀身之祸,这又能怪谁呢?
  要造反,又不早在手中把兵,能与汉,楚三分天下的时候谋反。等到天下已定再来谋反已经太晚了。帮助朋友钟离昧,又不能善始善终,最后得了一个卖友求荣的称号。韩信于天下于自己,做了多少对错之事呢?韩信一身最多也就当一名王侯罢了,且最后不能善终,并连累自己的三族。可惜了他暗渡陈仓,背水之战,垓下之战博得的一世英名啊!

                                                                                                                                                                                                                                                               ——三国在线 伊达如璟斋


评分

参与人数 1智力 +6 五铢钱 +12 武力 +6 收起 理由
柳筱姬 + 6 + 12 + 6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巨鹿之战——压垮大秦的致命稻草
下一篇:崇祯——明朝灭亡的催化剂
发表于 2014-10-31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人气旺
发表于 2015-1-11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细的描述,呈现了韩信的功与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3 12:06 , Processed in 1.78719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