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624|回复: 1

[转载] 目论者——析邓艾之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5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引言

目论之人,向来只见毫毛而不见睫毛。识他人之忧患好似洞若观火、抽丝剥茧;然自视之,却又仿佛云里雾里、稀里糊涂。汉末三国,目论之表表者,当属魏末名将,邓艾。

昔吴将诸葛恪围合肥新城,不克退归。邓艾与司马昭有言,诸葛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於外事”,此正是“不虑大患,其亡可待也”。果不其然,诸葛恪于吴建兴二年一命呜呼、魂赴黄泉。邓艾预言之功力,由此可窥见一斑。但不曾想,其后不过十年光景,诸葛恪大患又同降于邓艾身上,邓艾却浑然不觉,最终与诸葛恪落了个殊途同归。

裴松之对此曾评曰:邓艾矫然强壮,立功立事,然闇于防患,咎败旋至,岂远知乎诸葛恪而不能近自见,此盖古人所谓目论者也。

邓艾一案,其缘由历来归咎于钟会和司马氏的幕后推手。不可置否,“钟会、胡烈、师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以及司马氏“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帝王惯用手段固然对邓艾之死起了决定性作用。然而,考究邓艾本人及其行径,却可发现邓艾亦有自寻死路之嫌。

(一)承制擅封

“成亦萧何,败亦萧何”。邓艾之首功,在于破蜀。而其首罪,亦多源于破蜀。

魏景元三年冬,魏国大将军司马昭立意伐蜀。此番伐蜀大计中,与蜀长期对峙的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朝堂之上,遂掀起一片反对声潮。

司马昭对此大为不悦,毕竟邓艾为司马氏一手提拔,以屯田掌犊之身跻于朝堂之上,却不想在如此节骨眼上大唱反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若连伐蜀都腹死胎中,那日后司马昭谈何而来的进爵为公以及称王称霸的资本。权衡之下,渐起疑心的司马昭遂舍弃掉了邓艾这位原定最佳主帅,取而代之将主帅职务扣在了巧妙“迎奉上意”的钟会头上,并又名义上派遣廷尉卫瓘为监军,田续为邓艾护军,实则安排二人上演一初“无间道”,以防不时之需。事至日后,卫、田二人果然不负司马公所托,邓艾命丧三造亭,皆拜其所赐。

四年十一月,邓艾以不满两万之兵,“束马悬车,自投死地”,仗着一股锐气令后主开城纳降。蜀中共计“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余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余物称此”。自此,刘氏三分基业宣告覆灭。大功告成的邓艾随即入主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面对如此留名千古成就以及时下“蜀人称焉”的局面,但凡常人,多少都会有有些把持不住、自鸣得意。邓艾虽为名将,但终究难脱凡人之俗,遂亦开始头脑发热。而这一“热”,却促使其昏招迭出。

三国志•邓艾传》有云:(邓艾)辄依邓禹故事,承制拜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蜀群司各随高下拜为王官,或领艾官属。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

所谓承制封授,即秉承皇帝旨意而行封授之事。东汉末年,朝纲紊乱,群雄纷争,视汉朝与无物者大有人在,故承制擅封者自然也不在少数,有如袁绍、孙策、公孙度都曾干过此类未经许可的行当。然而,自曹丕草创曹魏来,曹魏自不比汉末颓势,仅有明帝曹睿年间发生过魏兴太守申仪承制擅封案,但此案却堪称“反面教材”。

《晋书•宣帝纪》载曰:初,申仪久在魏兴,专威疆埸,辄承制刻印,多所假授。达既诛,有自疑心。时诸郡守以帝新克捷,奉礼求贺,皆听之。帝使人讽仪,仪至,问承制状,执之,归于京师。

将在外,权忌过重,而承制擅封则更易招惹事端。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威慑朝纲,故献帝曾于建安二十年九月以曹操“典任于外,临事之赏,或宜速疾”,特许其“承制封拜诸侯守相”。今邓艾破蜀,纵然立有首功,但其终不可比魏武强势,而司马昭也绝非献帝此类凡人善茬儿。邓艾承制擅封一案,表面上以“邓禹故事”为幌大规模封授蜀臣,实则与“专威疆埸”的申仪颇有几分相似,更甚者亦有暗谕曹操之嫌。而邓艾除去封授蜀汉群臣官衔外,竟还大肆委任其部下担任蜀中各郡太守,故邓艾罪更甚于申仪。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申仪当年正是栽在了司马懿手中,而如今邓艾面对其子昭,不知吸取前人之训,反倒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不论邓艾究竟是无心插柳,抑或有意栽花,承制擅封这一路昏招终究将这位破蜀功臣送上了风口浪尖处。彼及日后,承制擅封果然为小人落下口实。素有异志的钟会“因邓艾承制专事,密白艾有反状,于是诏书槛车徵艾。”

(二)得蜀望吴

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大破张鲁,东川悉平。其后司马懿曾向魏武进言,“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可惜魏武不以为然,引用光武帝写给岑彭信中一语:“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司马懿“得陇望蜀”之念遂腹死胎中。然而,世事终有轮回。其后不过四十年间,深的司马懿真传的邓艾却在破蜀之后克隆出一段“得蜀望吴”。

魏景元四年十二月,司马昭以平蜀之功加封邓艾为太尉。伐蜀之时,邓艾官拜征西将军,封邑六千六百户。此次进封太尉,增邑二万户,前后共计二万六千六百户。在魏国的封制中,这样的天文数字绝无仅有。按照常理,人臣已极的邓艾自当效仿汉之张良,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然而,邓艾却人心不足蛇吞象,随即又向司马昭提出了“得蜀望吴”之策。

《三国志•邓艾传》载,艾言司马文王曰:“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却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今宜厚刘禅以致孙休,安士民以来远人,若便送禅於京都,吴以为流徙,则於向化之心不劝。宜权停留,须来年秋冬,比尔吴亦足平。以为可封禅为扶风王,锡其资财,供其左右。郡有董卓坞,为之宫舍。爵其子为公侯,食郡内县,以显归命之宠。开广陵、城阳以待吴人,则畏威怀德,望风而从矣。”

在收到邓艾洋洋洒洒的伐吴阔论后,司马昭却对此颇为不满。试想当初伐蜀大唱反调的是邓艾,而如今怂恿伐吴的也是邓艾,这红脸黑脸都叫一人扮了,此番若是再成了邓艾之美,那司马公这身为最高决策者的脸面与威信又将何存。思量之下,司马昭遂否决了邓艾“得蜀望吴”之策,只是让监军卫瓘送给了邓艾冰冷冷的八个大字:“事当须报,不宜辄行。”

与此同时,邓艾同样是一肚子窝火。自己苦心筹画的伐吴大计不但被一口否决,更甚至竟连司马昭的一封手书都未换来,敢情从头到尾自己都是井底捞月、瞎子点灯。邓艾心有不甘,于是决意再次上书司马昭。

艾重言曰:“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今蜀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吴会,宜早镇定。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今吴未宾;势与蜀连,不可拘常以失事机。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

如若说第一次上书司马昭仅仅是颇有微词,那么,对于第二次上书司马昭便可以称得上雷霆震怒。此番上书邓艾非但没有认为自己承制擅封有违常科,反而大言不惭的借“以安初附,谓合权宜”为承制擅封做了辩解。更甚者,竟扬言“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

汉末以来,自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至司马氏三马食槽,曹氏和司马氏的称王称霸无一不是复制了权臣之路。此前,司马昭已明示邓艾“事当须报,不宜辄行”,而邓艾对这八字方针却有如过耳清风、置若罔闻,屡次以社稷国家为幌与司马昭针尖对麦芒,明摆着一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谁又能耐我何”的样子,熟不知自己本是司马氏爪牙而非国之爪牙,宁弃国之利但绝不可犯司马氏之忌。司马昭本不是什么好鸟儿,邓艾如此以身试法安能不被疑有欲做曹操第二而招惹来杀身之祸。

“一棋走错,满盘皆输”。自破蜀之后,邓艾可谓是步步昏招,而此次愚蠢的“得蜀望吴”,更是彻底将这位七旬老翁从拜将坛转送于祭坛之上。

(三)性格决定命运

世间有言:性格决定命运。

泰始三年,时离邓艾已过多年,邓艾老部下段灼在上书追理邓艾时开篇便曰:“艾心怀至忠而荷反逆之名,平定巴蜀而受夷灭之诛,臣窃悼之。惜哉,言艾之反也!艾性刚急,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故莫肯理之。臣敢言艾不反之状。”三国之时,邓艾的文才武略称得上是出类拔萃者,而其种种性格缺陷,同样可谓是集大成者。

伐蜀之时,邓艾以不满两万之兵使后主震怖,君臣面缚。面对唯唯诺诺的蜀臣以及时下不可复制的破蜀首功,邓艾遂不知天高地厚,谓蜀士大夫曰:“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又曰:“姜维自一时雄兒也,与某相值,故穷耳。”邓艾之狂,由此可见一斑。

邓艾死后不久,司马昭以为其常年身居陇右,必然素得士心,如今一死,边境恐怕要发生骚乱,便派相府铠曹属唐彬去陇右暗访,不料却唐彬回报:“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虽长史司马,参佐牙门,答对失指,辄见骂辱。处身无礼,大失人心。又好施行事役,数劳众力。陇右甚患苦之,喜闻其祸,不肯为用。今诸军已至,足以镇压内外,愿无以为虑。”

作为一代驰骋沙场的名将,褪去战马上的光鲜,义阳人邓艾的性格及处世却有诸多致命要害。昔蜀汉名将关羽、张飞并称“万人敌”,为世虎臣。但“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邓艾同乡蜀将魏延,虽“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却“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再观邓艾,邓艾不但“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同时又“性刚急”、“忌克诡狭,矜能负才”。相较之下,关、张、魏三人的性格缺陷可谓相形见绌、小巫见大巫。而上述三人最终尚用性命为此埋单,邓艾又岂有不亡之理?

卫瓘奉旨收邓艾,邓艾军却“悉来赴瓘,唯艾帐内在焉”;邓艾命丧三造亭,陇右不变,更是“喜闻其祸”。失人心至此,究其根本,邓艾自取。

结语

昔人有云: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魏咸熙元年大年初一,坐守成都的邓艾自以为“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真真一副身正不怕影子斜之势,熟不知自己早已定下走狗良弓谋臣相。最终,在这新年的第一天,邓艾搭上通往京城的第一班囚车,并落了个“白起之酷,复见于今日矣”的下场。纵观邓艾一生,戎马倥偬数十载,其功绩可谓显赫一时。然而,历经摸排滚打的邓艾却始终只识弯弓射大雕,浑然不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此正应古人所谓目论者。




上一篇:姜维麒麟儿(姜维小自传)
下一篇:徐庶最后的结局…没有交代,谁能告诉
发表于 2014-6-19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政治牺牲品!如果站在司马一对就不一定了是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13 11:58 , Processed in 0.62697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