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 《让县自明本志令》发布于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o年)十二月。时年作者五十六岁,处于他军事上、政治上取得了辉煌成就的晚年。两年前失利的赤壁之战,虽使他失去了统一全国的时机,并导致了事实上的吴蜀魏三国鼎立局面之形成。但三方当中,他的势力最强。并且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条件。此时北方大片疆土已经完全统一,实际上曹操已经成为北方的最高统治者;而徒有虚名的汉献帝,只不过是曹操运于股掌之上的一个傀儡罢了。因曹操官居丞相,位极人臣,大权独揽,不可一世。因此引起抗议,有些人认为曹操有篡夺汉室政权的「不逊之」,甚至要他让出兵权。面对这种外敌未平、内部不稳的情势,曹操写了这篇令文,一方面如实地叙述了自己的历史功绩;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确实没有篡夺权力的野心。说来源源本本、切切实实。终其一生,曹操也没有当皇帝──尽管这是唾手可得的。说明本文表白的心迹是真实的。只是因为当时孙权、刘备正虎视眈眈,天下尚未平静,曹操才不能让出兵权的。审时度势,曹操的这种用心是可以理解的。 《让县自明本志令》全文可概括分为两大部分: (开头至「意忘已过矣」)是第一部分,主要回顾作者三十多年的奋斗史,着重在纪功劳;第二部分,主要说明作者在当前既无野心又不让权的苦心,即明本志。全文旨在说明曹操的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一心为国的,是断不会有「不逊之志」的。为了表明诚意,他愿意自动让出四县封地中的三个县。应当说,曹操对这一棘手问题的处理是恰当、周到的。 第一部分写作者早年的志趣。曹操有自知之明,自己当时少年得志,本非知名之士,深怕别人瞧不起,因此只想做一个郡守,在政治教化中树立声誉。所以任济南相时,严惩了贪官污吏,触犯宦官们的利益,并遭到豪强的反对。从中可以看出曹操早年的雄心和胆略。 接着写其隐居家乡时的读书射猎生活。这是曹操在政治上初试锋芒受挫后采取的以退为进的策略步骤。表面上在乡里读书射猎,实际上是养精畜锐,寻找有利时机东山再起。表白自己希望在讨贼立功中封侯而已,实际是说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大志或「野心」。当时还不愿扩充实力,说明自己本志有限。 再写自己先后消灭军阀袁术、袁绍、刘表的历史功绩,同时说明自己目前身为丞相,早已超出原来的志向。言下之意是:自己不会再有更大的野心。 第二部分:「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几句话,在踌躇满志之中,不无自尊自负之意,但也是实际情况。汉末如果没有曹操拥戴汉家王朝(当然是表面的),汉献帝早就沦为阶下囚了。曹操在维持汉末国家局部统一当中起着重大作用。鲁迅先生很欣赏曹操的坦率:「曹操自己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这句话他倒没有说谎。」(《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接着以齐桓公、晋文公两个人物模拟自己。齐桓、晋文「以其兵势广大,犹能事奉周室」,借以引古论今,说明他曹操也会效法前贤事奉汉室政权,同样会「以大事小」。古已有之,今天何必怀疑呢!作者紧接着再以乐毅和蒙恬两个历史人物模拟自己,用意和手法与上面一样。 紧接上文蒙恬「积信于秦三代」的说法,说明曹操一家也同样受到汉室的重用和信任。而且从他的祖父曹腾起到他的儿子曹丕、曹植止,已经不止三代了。意思是说,曹操也会如蒙恬那样感恩图报,遭到再大再多的误解也不会心存二志。并且用以告诫过妻妾,要使天下人都知道,进一步显示了曹操的诚意。这段文字语重心长,情深意厚,感人动人。鉴于圣明如周公者,尚留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曹操也就不厌其烦地反复再三表白心迹。 然后,曹操出于自身及子孙首国家安全的考虑,断然拒绝让出兵权,不愿「慕虚名而处实祸」。这是一位考虑成熟而老练的政治家老谋深算的明智之处。用语明确坚定,显示出作者在关系个人命运和国家安危的原则问题上,是没有半点犹豫和含糊的。 末尾一段,又以古之贤士介之推和申包胥功成不受奖赏的高风亮节期许自身,表示要踵武前贤,居功不傲,准备要让出三县的封地。虽然自己有「荡平天下」(实际是北方)的不朽功绩,但封兼四县的邑土于心不安。因而作出让县的政治姿态,以便消除部分舆论的压力。在这里充分显示了曹操的练达和灵活的政治手腕。尽管他「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但他绝不恃强蛮干,目空一切。从让县这一作法来看,曹操反倒给人以谦恭礼让、充分考虑舆论影响的印象,政治上获得极大的成功。 综观全文,曹操表达的是真情,说的是实话,实践证明,曹操至死也没有当皇帝,他没有食言而肥。他生前曾对劝他称帝的人说过:「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氏春秋》)意思是说,他仅做一个像周文王那样的统一天下的奠基者,而把最高统治者的名义留给子孙后代。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